推进县城扩容提质。主动对接郑州都市圈提质扩容,全力配合许昌北绕城高速公路、国道311改建、新元大道东延等工程建设,打造环郑州“半小时通勤圈”。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坚持前瞻30年、编细15年,统筹实施“多规合一”,科学划定“三区三线”,纵深推进“四大片区”开发,超前谋划、加快布局重大产业项目,打造城市发展新亮点。开展城市更新行动,突出抓好40个百城建设提质项目,实施城区道路、地下管网更新等市政工程,改造背街小巷50条,新增停车位1200个,引导人口、产业、公共服务由老城区向新城区疏解。坚持“房住不炒”,均衡有序供应商住用地,推行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积极稳妥化解问题楼盘,加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推进漆井社区安居工程等棚改项目,确保安置群众早日住上新房。
补齐城乡基础短板。落实灾后重建总体规划,注重城市“里子工程”“避险工程”,超前布局城市生命线,强化重要设施、重点场所等安全防护,提高防御灾害和抵御风险能力。立足防大汛抗大灾,抓好贾鲁河综合治理、许扶运河环通泄洪、汶河堤岸加固等水利工程,确保河道长期通畅、安全度汛;加快南水北调农村供水配套建设,让全县群众吃上优质“丹江水”。统筹城乡饮水安全、农网改造、数字乡村、清洁能源等工程,形成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的一体化基础设施网络。
(五)实施生态提升行动,创优高质量发展环境。
推进城市环境大提升。改善市容环境,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集中整治店外占道经营、违规户外广告、背街小巷“脏乱差”等顽疾,倡导“门前五包”,落实“路长制”,打造20条最美街道、精品街区。改善交通环境,科学设置交通严管街、限行区,加强交通疏导管控,规范电动车管理,推广绿色公交、低碳出行。改善绿化环境,拓展核心区域生态空间,提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争创“国家森林城市”。改善生活环境,开展垃圾分类、“限塑”行动,抓好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废弃物处理等项目,发展“无废经济”,建设“无废城市”。
推进乡村环境大整治。以小城镇为核心,开展环境卫生、城镇秩序、镇容镇貌“三整治”,强力整治垃圾乱倒、广告乱贴、电线乱扯、招牌乱挂等突出问题,补齐市政设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等方面短板,建设“美丽小镇”4个。以农村为重点,开展“清脏、治乱、拆违、增绿”行动,抓好房屋安全隐患整治、“双违”专项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治理,加强坑塘环境整治,新改造农村户厕2.82万户,打造“四美乡村”9个、“果树进村”示范村26个、“五美庭院”1万户。以国省干道、县乡道路为延伸,全面清理公路两侧垃圾、污水、杂物,更大力度净化、绿化、亮化、美化,让城乡“交通线”变身美丽“风景线”。
推进生态环境大改善。实施蓝天工程,加强重污染天气管控、臭氧污染防治、“散乱污”企业整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科学精准实施季节性差异化管控措施,做好重要节点空气质量联防联控,优良天数完成市定目标任务。实施碧水工程,深入实施河湖长制,开展城区黑臭水体治理攻坚,加强鹤鸣湖湿地、花木园区水系等河湖生态修复,确保1个国控断面、2个市控断面水质长期稳定达标。实施净土工程,推广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确保受污染耕地、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
(六)实施民生改善行动,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全力办好民生实事。更换改造城市窨井设施1600个,改造17个老旧小区481户;巩固“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修建农村公路130公里、中小桥梁8座,16条农村客运班线实现公交化运行,60%行政村设立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站;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进村(社区)行动,提高妇女儿童健康保障水平,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继续实行住院护理补贴,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殡仪馆、骨灰楼建设,公益性公墓全部建成投用。
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千方百计稳定扩大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88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400人。聚焦“一老一小”,完善“三孩政策”配套措施,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型养老和托育服务。适度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落实城乡低保、医疗救助、残疾人补助等社会救助政策,关爱农村“三留守”人员和城镇弱势群体。落实抚恤优待、就业安置政策,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打造军地双拥共建示范。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开展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攻坚,深化教师县管校聘、校长职级制、集团化办学改革,推进花都新城学校、金汇区小学、金祥路小学等项目建设,落实“双减”政策,保证校园安全,办好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推进医疗、医保、医药改革“三医联动”,全面提升县级公立“三所医院”,启动实施人民医院新区分院,完成农村卫生室公有化、标准化建设80%以上。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加强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建成全民健身中心,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慈善公益事业,支持工青妇、红十字、融媒体等各项事业发展,做好民族宗教、统计、审计、外事、侨务、史志、档案等各项工作。
(七)实施风险防范行动,坚守高质量发展底线。
严防严控新冠疫情。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强化“四方责任”,扎紧“四个口袋”,筑牢“三道防线”,加强中高风险地区返鄢人员、冷链物品、进口货物的排查管控,最大限度减少疫情输入风险。健全扁平化指挥、平急转换、主动预警等机制,强化县域医共体与乡镇的上下联动、协作对接,发挥医院发热门诊、乡镇卫生院、村(社区)卫生室等机构监测预警作用,落实“四早”措施,在最早时间、用最低成本、解决最大问题。加强流调队伍、隔离管控、医疗救治、物资储备等能力建设,建强用好数字化疫情防控平台,发挥核酸检测实验室作用,常态开展应急演练,筑牢社会免疫屏障,以疫情防控之稳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之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