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2月3日)

  全面激发数字经济驱动力。聚焦打造“算力之城”,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优化算力算法和大数据中心布局,加快推进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郑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项目建设,力争郑高新全域算力网一期项目建成投用。新建5G基站4000个以上,国家级5G工厂实现零突破。深化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持续实施“智改数转”行动,争创国家“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100个以上、绿色化改造项目500个以上,完成1000家规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新增省级以上智能工厂(车间)20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5个。全面推进智能建造试点工作,新增产业基地1家、示范项目10项、骨干企业15家。

  着力推动高端服务业发展。优化地方金融生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快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落实“五个一”培育机制,新增上市挂牌企业10家以上,支持“郑好融”申请征信牌照,支持郑商所品种工具创新,支持巩义建设铜期货交割仓。以工业设计、文旅设计等为关键支撑,建设“设计河南”先行区,争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之都。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加快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原国际会展中心等展馆建设,谋划建设国际会展中心二期,扶持壮大自主品牌展会,引进一批国际性展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新培育A级物流企业10家以上,新增物流豫军企业10家、星级冷链物流企业1家。

  不断强化产业发展空间支撑。实施产业集群培育和提升工程,力争1/3左右开发区进入全省先进行列,新增营收超5000亿元开发区1个、超500亿元开发区1个,规上工业企业突破2000家,推动开发区整体实力提升。聚焦小微企业园和都市新型工业园,加快推动建设巩义市化工产业园、荥阳市高端铸造产业园,谋划建设高新区电子板卡产业园和郑东新区、高新区算力产业园,贯通郑东新区、金水区、高新区“软件产业带”,打造有技术含量、就业容量、经济效益的现代都市型工业园、科创园、文创园,加速推进产城融合。

  (三)坚持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以项目为带动扩投资增后劲。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压茬推进、接续发力“三个一批”项目建设,确保签约率、开工率、达效率居全省前列。抓好已谋划的3800个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5200亿元。加快推进上汽集团新能源电池工厂、紫光智慧终端产业园等1000个产业项目建设,力争工业投资增长20%以上、完成1300亿元;统筹推进实施500个工业技改项目,确保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0%以上。加快推进陇海路东延等361个交通项目、下游七里河防洪提升治理等119个水利项目、郑开同城东部供水等601个城建项目建设,力争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200亿元。全力推进惠济区老鸦陈安置房等140个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原区大李—西岗等94个棚户区改造、花园口镇等129个城中村改造、富田城等266个商业地产项目建设,力争房地产投资完成1500亿元。全面落实重大项目调度机制,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资金、新增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REITs基金等资金,推动部门协同破解用工、用能、土地等要素制约。建立民间投资重点项目库,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畅通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投资渠道。

  促进消费提质扩容。以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牵引,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推动平台经济、网红经济集聚发展,支持中国(郑州)直播产业基地、河南信息消费产业园、郑州新消费产业园创新发展。持续推进正弘坊、银泰商业中心、金马凯旋第四代万达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落地一批高端商业品牌;新评定5条市级特色商业街,改造提升21条特色商业街区,力争实现总客流量3亿人次、营收超过100亿元。深度挖掘历史底蕴、城市故事,打造20个独具特色的文旅夜消费场景,争创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城市、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打响“天地之中、华夏之源、功夫郑州”品牌,全力打造大嵩山世界级旅游景区,高标准办好2024全省文旅文创发展大会、中国郑州少林功夫节;加快推进以二砂文创园、芝麻街双创园、上汽为代表的工业主题旅游示范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伏羲山神仙洞康养旅游度假区等休闲康养基地,打造特色鲜明、具有国际水准的旅游度假康养目的地;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电影小镇、方特、海昌等主题公园为载体,加快打造中国幻乐之城,支持中牟县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网红旅游打卡地,力争接待游客达到1.7亿人次、境外游客突破7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

  持续壮大市场主体。坚持精准滴灌,优化“亲清在线”财政资金支付平台,实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财税政策精准直达。扎实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常态化开展“四项对接”,持续举办“郑州企业家日”系列活动,新增“四上”企业1600家,市场主体稳定在200万户以上。

  (四)深化改革开放不动摇,着力破解瓶颈难题。跳出郑州看郑州,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找定位,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重点领域改革方面。全面抓好机构改革。按照中央、省委要求,做好市级涉改部门机构改革工作。全力做好开发区改革“后半篇”文章。围绕“三化三制”“管委会+公司”等重点,推行领导干部任期制、员工全员聘任制、工资绩效薪酬制,强化专业人才和团队招引,提升市场化运营水平。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围绕规模总量、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绿色集约等核心指标,开展年度考核评价。持续推进高新区、经开区扩区共建,加快起步区、拓展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重大项目落地,推动开发区提质提效发展。持续深化国企改革。以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组建产业投资集团,推动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壮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组建科创集团,加强基础研究,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创新联合体;发挥新组建建设集团在建筑工程领域的牵头带动作用,探索推进基础设施集中代建;依托粮食集团,整合涉农资源,筹备农业发展投资集团,推动现代种业、高端种植、食品研发等取得新突破。动态调整投资负面清单,聚焦主责主业,构建“一业一企一强”格局。深化分类监管、分类考核、分类核算,构建新型经营责任制,增强监管效能。持续推进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大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市建设,持续提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数字化水平。严格落实国家不当干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问题清单,坚决破除不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种障碍。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研究制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具体措施,切实解决市场准入、要素获取等制约因素,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增强预期、提振信心。着力提升行政审批效能,拓展审批绿色通道,在并联审批、集中审批上加大力度、加密频次。巩固提升“15分钟便民服务圈”成效,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新增“一件事”30项、“免证可办”事项100个、“跨省通办”事项100个,实现“都市圈通办”高频事项20个、“同城通办”事项200个。加快完善电子监察系统,推动“有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为企业群众办事提供“兜底”“暖心”服务。强力推进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探索主管部门“一揽子授权”管理制度,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实施以信任和绩效为核心的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全面激发科研机构活力。完善“需求方出题、科学界答题”机制,推行“揭榜挂帅”项目遴选制,突出科技创新评价导向,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深入推进金融改革。强化资金配置能力,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打造功能互补、内外联通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力争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达到7万亿元。健全科技金融协同机制,用好“郑好融”“郑科贷”平台,落实科创贷贴息政策,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突破1400亿元,争创郑州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持续推进市域7家农商行统一法人改革,支持郑州银行改革化险及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出台促进数据要素产业发展措施,构建基本完善的数据要素制度体系,积极开展数据要素产业园遴选,在金融、交通物流、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形成一批数据应用示范性场景和标志性产品,建成投用中电(郑州)数据金库,数据交易额突破3亿元。深入推进公共停车泊位、充电桩等特许经营权改革,推进资源向资产、资本有效转化。深化“五水综改”,开展水权交易,提升水资源承载能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zhong/1056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