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东省)东源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2月3日)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政府各项工作至关重要。当前东源正处在乘势而上、赶超跨越的关键期,从外部环境看,支撑东源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正在加速汇聚:国家乡村全面振兴、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等战略的深入实施;省“百千万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珠三角地区产业有序转移等部署的深入推进;市锚定“加快实现绿色崛起”使命任务,着力打造“三大样板”,推动“八大新提升”的具体安排,为我县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从自身发展看,随着长深高速扩建及国道G205东移等项目加快建设,“融湾”“融深”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更加凸显;加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等蕴含的巨大潜力,这些都为我们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和有力支撑。特别是县委围绕打造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县,明确“七大行动”和“七大攻坚突破”重点任务,更为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中开创新局,在守正创新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今年县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8”具体安排,紧扣县委“1177”具体安排,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扎实推进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县建设、当好河源绿色崛起主力军,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东源实践。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进出口总额与2023年持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坚持全域统筹、城乡协调,在推动“百千万工程”上实现更大突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县建设为总抓手,坚持“上中下”齐手、“点线面”发力、“政企民”联动、“强要素”聚集、“土特产”强农,大力推动镇村“创先、进位、消薄”齐头并进。

  建设现代宜居的魅力城市。牢牢把握纳入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县建设的重要机遇,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提升城市功能,启动实施县智慧城管建设项目,加快县城市政管网工程等项目建设;发挥万达商圈、华丰总部经济、五馆一宫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露营、房车营地、郊野休闲、城区夜市等新业态,努力打造县城沿江商文旅体经济示范带。推进城市更新,持续修复人行道、公园广场等市政破损设施,接续推动康华小区改造,让老旧小区焕发“新颜值”。加强城市管理,新增公共停车位400个以上,规范管理机动车、电动车、共享单车,确保重点时段、重点路段见警率达100%;推动城市分类投放点升级改造达50%;加强农贸市场、夜市摊位管理,让城市更加干净整洁。

  建设功能完善的特色镇域。开展抓重点强示范行动,深入实施“一镇一策”,优先支持打造“1+3”典型镇,鼓励各乡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支持顺天镇发展壮大油茶种植及精深加工等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科技新城,构建加工在乡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的格局;支持柳城镇依托万亩智慧农场,推进东江示范碧道、丝苗米现代种业“育繁推”一体化联农和研学基地等建设,打造农业强镇;支持义合镇依托阮啸仙故居、县“百千万工程”人才干部培训基地、中组部红色村组织振兴红色美丽村庄先行试点等资源,打造农文旅特色旅游风光带;推动船塘镇加快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建设,积极盘活闲置资源,发展镇、村集体产业。深入开展美丽圩镇建设,“一镇一方案”提升乡镇规划建设水平,落实“七个一”要求,强化“六乱”整治,推动顺天镇、康禾镇创建美丽圩镇省级示范样板,带动全县乡镇实现“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

  建设振兴发展的和美乡村。深入开展“同心同向同发力·共建共享百千万”行动,全力建设“诗画田园”“东江画廊”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扎实开展“党建引领齐参与·镇靓村洁庭院美”行动,以15个典型村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六清三绿一改”,整治农村黑臭水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农村厕所整村改造完成率分别达77%、95%以上,创建“三美”家庭1000户以上,新建美丽宜居村17个、特色精品村3个以上,实现“小家美”向“乡村美”“全域美”蝶变。全力推进农村集中供水“三同五化”提升改造工程建设,新建船塘水厂,标准化改造14座镇级、132座村级水厂,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坚持微改造、精提升,扎实推进顺天镇大坪村、沙溪村和义合镇下屯村、曲滩村农房风貌管控提升试点建设,提升“四沿”农房风貌2955栋;按照“试点先行、逐步铺开、全域实施”思路,稳步推进农村集中建房工作,重点加快义合下屯、柳城下坝、船塘黄沙、骆湖致富等示范点建设。健全35家富镇强村公司运作体制,实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巩固拓展“消薄”成果,深入挖掘推广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鼓励各村抱团发展,促进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落实防返贫监测帮扶,强化产业、就业、消费帮扶,确保有劳动力脱贫人口收入增速不低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农民可支配收入稳定超全国平均水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994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