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30日在梅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梅州市市长 王 晖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来梅调研指示精神,按照市委的部署要求,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力抓好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建设,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我们以严实作风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总要求,突出主题主线,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重点措施,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明显成效。市政府领导同志带头践行“四下基层”,深入基层开展宣传宣讲、调查研究、现场办公,形成一批高质量调研报告,办成一批民生实事,化解一批信访积案,建立健全一批制度机制,带动政府系统工作作风和执行力不断提升。
——我们以走在前列的干劲全面落实“百千万工程”,掀起强县促镇带村的火热实践。聚焦建机制、树典型,搭建指挥、政策等五大体系,市县指挥部实现实体化运作,落实清单任务,创新出台实施方案、考核办法等;推动县域经济差异化发展,2个县(区)、9个镇、50个村成为全省首批典型,预计净增“四上”企业368家、无“四上”企业乡镇全部清零,104个镇分别至少结对1家建筑企业,县域发展、城镇提能、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对口帮扶协作等各项工作开局良好。
——我们以主人翁的担当推动《支持梅州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振兴发展总体方案》从“纸面”落到“地面”,一批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平台落地实施,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成效初显。制定市《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要点,出台鼓励类产业企业专项补助实施方案、高端紧缺人才认定补助暂行办法等15个配套文件。国家和省对我市享受政策范围和补助标准给予倾斜支持,全年争取各类项目资金153亿元、创历史新高。推动省出台支持梅州融湾发展的若干措施和财政政策等配套文件,提请下放部分省级行政职权事项。设立梅州(广州)科创中心“反向飞地”,广梅园“科创+空间”引进24家商贸供应链企业,梅州融湾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过去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我们坚持把稳增长摆在突出位置,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促消费,有力扭转了经济增速长期排名全省靠后的被动局面。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408.43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居全省第二、山区市第一,增速省排名创2000年以来最好成绩;规上工业增加值286.54亿元,增长8.9%,增速居全省第二、山区市第一,增速省排名创2000年以来最好成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4.81亿元,增长5.6%,增速居全省第五、山区市第一,增速省排名创2008年以来最好成绩;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3%,居全省第五、山区市第一,增速省排名创2013年以来最好成绩;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7亿元,增长10.4%,增速居全省第三、山区市第一,增速省排名创2015年以来最好成绩;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9%。项目建设扎实有效,270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8亿元,梅州至龙川高铁基本完工,武平至梅州高铁梅江特大桥开工建设,瑞梅铁路、汕梅(汕昆)高速改扩建和5G基站等项目加快建设,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6%,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8.9%、居全省第一。着力打造“梅品惠”公共消费品牌,市场消费加快恢复。新增2个国家级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县。稳定外贸进出口,梅州综保区进出口总额增长165.3%,带动全市进出口降幅收窄。落实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17亿元;新登记经营主体4.59万户,总量达36.47万户、增长6%。国资国企主要经营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7家国企在广东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嘉控集团获评粤东北地区首家AA+主体信用等级国企,嘉城集团获评AA主体信用等级企业。
(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我们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深入实施大产业等五大提升行动,制造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全市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8%,比上年提高12.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分别增长33.6%、26.1%,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自2018年以来首次达到30%以上。烟草产量首次突破40万大箱,电力产业增加值增长9.6%。铜箔、印制电路板、绿色建材等一批新材料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大埔电厂二期、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新型储能等电力能源项目加快建设,全球首个浸没式液冷储能电站投入运营。入选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210家企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扎实推进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承接珠三角转移项目36个,园区收储土地近7000亩。梅州高新区工业总产值连续四年增长20%以上。推动省市县三级共建兴宁医疗器械产业园。培育“个转企”439户、增长404%,新增“小升规”工业企业114家。金融业增加值增长7.7%,各项存贷款余额创历史新高,增速大幅提升、居全省前列,存贷比提高到71.9%。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9%、居全省第五,预计新增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家,华发集团梅州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基地等项目落地建设,京东智慧渔业基地完成前期工作,制定客家炒绿、陈年客家炒绿团体标准,梅州柚、客家预制菜等区域品牌持续打响。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引进项目276个、计划总投资621.48亿元,完成投资138.08亿元、增长42.4%,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发展新动能不断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