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2年4月19日在光明区第一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光明区人民政府 蔡颖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光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1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光明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高质量高颜值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关键年份。

  区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按照省委“1+1+9”工作部署、市委“1+10+10”工作安排和区委“1+2+3+2”工作要求,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等重大战略契机,牢牢把握光明科学城发展窗口机遇期,起而行之、高举高打,圆满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科学城创新生态,光明科学味道更浓、创新动能更劲

  聚焦于“领”,科学城上层架构日臻完善。搭建世界一流科学城“四梁八柱”,正式出台光明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启动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立法,政策“软实力”迈上新台阶。优化光明科学城规划建设市区联动体制机制,编制实施重大设施、重大平台等“六重”五年行动计划,推动落实38个重大项目,加快提升科学集中度显示度和成果产业化效能。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投融资及建设运营管理方案,编制完成光明科学城开发建设计划,实体运作光明科学城开发建设运营主体,“投建运转”一体化实施路径更加明晰。

  致力于“显”,重大创新载体加快建设。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主体结构建成,综合粒子设施首栋建筑封顶。鹏城云脑Ⅲ列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正式入驻。材料基因组设施开展设备采购招标。精准医学影像、特殊环境材料器件科学与应用研究、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等设施加快前期工作。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过渡校区正式启用。大科学装置核心区一号路开工建设,变电站、高压线迁改等基建工程同步扎实推进。

  着眼于“创”,科技创新力量加速壮大。主动参与国际科技竞合,率先申请发起合成生物“BT-IT融合”国际大科学计划。深圳湾实验室成为呼吸领域国家实验室深圳基地,入驻科研团队80余支、科研人员800余人。电动汽车产业计量中心等3个国家质检中心高效运行,制订国家标准20项,累计服务企业2284家。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国际创新产业信息服务平台、光明生命科学大数据中心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加快前期工作。与华为共建科学城产业联合创新基地,成立智能制造及生命科学创新中心等4大平台。全区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达119个,承担国家级、省级科技战略任务96项,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739件,各类创新主体获得国家、省级专利奖8项。

  落脚于“用”,科研成果产业化探出新路。全国率先发布支持合成生物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若干措施,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投入运营,构建全国首个“楼上创新、楼下创业”综合体,建设合成生物产业园,入驻企业20余家。建设光明国际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与深圳大学共建创新验证转化基地。全区新认定科技创新产业园6家,入驻科技企业超100家。围绕疫苗和免疫治疗、高端医疗元器件、锂电池关键材料等领域,打造7大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成功举办中国合成生物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工程生物创新大会、全国首届脑与健康科技光明产业大会、光明科学城成果转化大会等系列大型活动。

  服务于“人”,创新创业环境持续优化。编制光明科学城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目录,打造“规划+计划+办法”人才政策体系,全区高层次人才数量翻倍。向科学城重点人才配租住房3161套,发放新引进人才租房补贴8114万元。积极发挥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引导作用,全年资助项目1514个,拨付资金2.4亿元。持续优化科技金融服务,搭建光明科技金融在线平台,引入金融机构23家,发布科技金融产品50件。引进世纪北斗、明脑信息等30家科技服务业企业。与博士科技、南部知光等合作共建转移转化基地,实现技术转移机构“零突破”。

  二、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光明经济综合实力逐级推升、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

  经济运行基础更加稳固。坚持稳中求进、变中求新,深入落实市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十大计划”,扎实开展“大抓项目、大抓固投”行动,完成年度十大攻坚克难任务,实现了负重开局下的发展“逆袭”。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285.3亿元,增长12.9%,增速“十三五”以来首次突破两位数,排名全市第一。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8亿元,增长1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04.2亿元,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880.4亿元,增长1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9亿元,增长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万元,增长9%。新增商事主体1.9万余家,增速全市第一。高质量完成第七次人口普查,全区常住人口达到109万,光明成为全市最具人口活力的城区之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134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