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千塘万渠”清淤行动:在2024年汛期前开展近1千个水塘和超过1万公里河道、渠道的“千塘万渠”清淤行动。
9.“三项工程”:“粤菜师傅”工程、“广东技工”工程和“南粤家政”工程。
10.学前教育“5080”:广东于2018年提出学前教育攻坚计划,即实现全省公办幼儿园在园学生比例达到50%,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学生占比达到80%。
11.“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12.“1+6+N”矛盾纠纷多元共治试点工作:“1”指综治中心,“6”指综合网格、基层法院、基层检察院、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及“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N”指其他政法、综治和社会力量。
13.省委“1310”具体部署:“1”指锚定“走在前列”一个总目标;“3”指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10”指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在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一体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人才强省建设,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新突破;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东样板上取得新突破;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在交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份好的答卷上取得新突破;用心用情抓好民生社会事业,在推动共同富裕上取得新突破;扎实推进法治广东平安广东建设,在构建新安全格局上取得新突破;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上取得新突破。
14.市委“138”具体安排:“1”指一个使命任务,即“锚定加快实现绿色崛起使命任务”;“3”指打造三大样板,即“着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河源样板”“着力打造独具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河源样板”“着力打造‘绿富双赢’河源样板”;“8”指奋力实现八大新提升,即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提升、奋力推动制造业当家取得新提升、奋力推动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取得新提升、奋力推动“融湾”“融深”取得新提升、奋力推动民生保障取得新提升、奋力推动文化强市建设取得新提升、奋力推动统筹发展和安全取得新提升、奋力推动党的建设取得新提升。
15.县委“1177”具体安排:指“牢牢把握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这一政治保证,锚定“省首批典型县建设”这一核心工作,开展“七大行动”(“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制造业提质攻坚”行动、“茶产业提质增效”行动、“治水大会战”行动、“党建引领齐参与·镇靓村洁庭院美”行动、“添绿添美你我他·绿美东源靠大家”行动、“同心同向同发力·共建共享百千万”行动),聚力“七大攻坚突破”(聚力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中攻坚突破、聚力在全域全面“融湾”“融深”中攻坚突破、聚力在坚持制造业当家中攻坚突破、聚力在推进绿美东源生态建设中攻坚突破、聚力在加快推进文化强县建设中攻坚突破、聚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攻坚突破、聚力在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中攻坚突破)。
16.“千万工程”: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17.“1+3”典型镇:“1”指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顺天镇,“3”指灯塔、柳城、义合等优先培育选树的3个典型镇。
18.“七个一”:一个入口通道、一个美丽街道、一片房屋外立面提升、一处美丽圩镇客厅、一个干净整洁的农贸市场、一条美丽河道和一个绿美小公园。
19.“六清三绿一改”:清垃圾、清污水、清搭建、清杂物、清张贴、清公厕,绿村庄、绿庭院、绿四旁,改习惯。
20.“三美”家庭:“绿美”“富美”“和美”家庭。
21.农村集中供水“三同五化”提升改造:城乡供水同标准、同质量、同服务和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一体化管理、专业化运作、智慧化服务。
22.“雁归源”人才行动:具有一定社会资源和专业专长的外出乡贤、应届毕业大学生、本地户籍人员等返回东源就业创业,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才智。
23.“五边”植绿:在山边、水边、路边、镇村边、景区边植绿。
24.“清四乱”: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清理整治行动。
25.“三所学校”:乡镇中心小学、乡镇中心幼儿园、乡镇寄宿制学校。
26.县域医共体“六大中心”:行政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管理中心、财务管理中心、医疗质量管理中心、药械管理中心、医疗信息管理中心。
27.“四个一”应急处置:任务一张表、指挥一张图、管控一张网、勤务一套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