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再上台阶。成功获批创建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建成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4所、新增学位2880个;新增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5所、新增学位1680个,学前教育“5080”成果持续巩固。县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北校区)首期建成开学、新增学位2500个。新增中小学教育集团3个,集团化办学实现学段全覆盖。“双减”工作持续巩固,整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14所、实现规范经营。
健康服务便民暖心。县精神专科医院、县中医院中医专科楼、县妇幼保健院附属配套工程等项目建成使用,新增医院床位600张。县第二人民医院达到社区医院标准,4家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级推荐标准。省级卫生村、市级卫生镇实现全覆盖。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100%,适龄女生第一剂次HPV疫苗接种覆盖率达97.29%。平稳渡过新冠、流感、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高发期。
文化内涵不断提升。县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建成县图书馆共建服务点5个、“馆校共享图书”服务点11个。编撰完成《东源县文化普查丛书》。“仙湖茶传统制作技艺”“河源客家盐焗鸡制作技艺”及“黄田米酒酿造技艺”入选第九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追龙》荣获2023广东省第六届客家新民歌“十佳歌曲”奖,《南园民谣》成为全省第一首村民集体创作村歌。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协办河源万绿湖马拉松赛,举办县乡镇男子篮球联赛、村BA等大型赛事活动,徒步、足球、气排球等特色体育活动深入开展。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法治东源建设、“八五”普法深入推进,在全市率先实现刑事案件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阮啸仙故居入选全国红色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名单,10个村获评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成功打造广东省县级标杆“信访超市”,中央信访工作联席办、国家信访局交办的29宗重复访和10宗重点案件顺利办结。网络安全事件下降46.45%。扎实开展“1+6+N”矛盾纠纷多元共治试点工作,创新“阳光议事制”“积分制”“大树头议事”等治理模式,义合镇下屯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扎实做好“保交楼”工作,房屋交付率65.34%。建立源头防范和根治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长效机制,为劳动者追回工资待遇超9200万元。率先在全市开展无毒县创建工作,无毒镇(村)数量位居全市前列;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挽回群众损失585万元;“河安2023”专项行动成效显著,刑事治安警情实现连续两年下降。排查建筑施工、消防等领域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217项、整改率98.6%,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建成国道G205线柳城至仙塘段等道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68公里,亡人交通事故起数、亡人数实现双下降。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不断完善,成功防御“杜苏芮”等强台风。森林火灾发生率下降75%、受害率下降50%。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持续加强。
(六)全面转作风、全力提效能,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第一议题”制度,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化践行“四下基层”制度,解决各类问题一批;全力支持、配合省委第十巡视组开展巡视工作。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办复人大代表建议52件、政协委员提案83件;通过省市“八五”普法中期评估。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全力支持纪委监委监督执纪问责,扎实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全面加强审计监督。坚持过紧日子,县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持续压减,核减政府性投资概预(结)算项目金额5.7亿元。主动公开政务信息3874条,办理12345热线群众诉求22262件。全力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定期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重点工作推进会等,强化督查考核,政府系统运转更加高效。
同时,我们统筹兼顾,认真做好武装、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事务和双拥共建等工作,工会、老龄、青年、妇女儿童、侨联、红十字、社会组织等事业进一步发展,民族宗教、殡葬、统计、调查、公积金、机要、保密、档案、史志、气象、邮政、烟草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历程令人难忘。这一年,经济在应对挑战中稳步增长,产业在提质增效中加快转型升级,机制在深化改革中迸发内生动力,民生在保障兜底中惠及更多群众。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亲切关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深圳市及盐田区和省、市直部门大力帮扶的结果,是县委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盐田区委、区政府及省市挂扶单位,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向中央、省驻东源有关单位和武装部、消防救援人员、武警、公安干警及所有关心、支持、参与东源改革发展的杰出乡贤、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思危方能居安,知忧才能克难。我们也清醒认识到高质量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县域经济总量还不够大,先进制造业占比仍然不高,特色农业优势不够明显,县城繁荣商圈仍未全面构建。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乡镇联城带村功能有待提升,农村发展基础仍然薄弱。三是产业平台能级还不够强,土地、人才、能耗等制约依然趋紧。四是财政收支平衡持续承压,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公共服务还不够优质均衡。五是少数干部应对复杂局面、推动发展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对此,我们将不畏风浪、直面挑战,脚踏实地、真抓实干,逐一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