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8日)

  (五)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高度重视未来一段时间珠海人口、企业较大幅度增长的发展趋势,把握城市发展规律,优化城市规划建设,促进产业布局、人口布局、口岸布局、交通布局与城市格局在更高水平上相协调、相适应。

  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加快建设三大战略通道,打造三条与城市产业紧密衔接、高效联动的经济走廊,建成高品质城市发展轴带。其中,深中通道连接线串联高新区、香洲区、西部中心城区、富山,是直通深圳前海综合时效最高的快速通道;港珠澳大桥连接线串联香洲、鹤洲、高栏港和珠海西部地区,直连香港、澳门,辐射珠江口西岸广阔地域;市域轨道环线依托珠机城际、珠斗城际、广佛江珠城际,串联东西城区。加快构建全市域15分钟上高快速路网交通体系,打造“3060”通勤圈。加快兴业快线南段、机场北快线等交通项目建设,建成金海公路大桥一期、鹤港高速二期、兴业快线北段,动工建设珠峰大道快速化提升工程。今年建成珠机城际二期,实现香洲拱北到珠海机场30分钟轻松到达。年内完成香海大桥西延线先行段主体工程,京珠高速连接线快速化改造工程实现主线贯通。开工建设珠海大道、九洲大道、人民路等快速化提升工程。加快建设珠海机场综合交通枢纽。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深入实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里子”工程,以“绣花功夫”持续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大公共资源统筹力度,新增公共停车位1.9万个,其中新建智慧停车场35处、新增公共智慧停车位1.3万个。新建市政燃气管道30公里,开工改造65个老旧小区项目,整治一批内涝点。提升垃圾分类质效,推动建设环保生物质热点工程三期和生活垃圾转运站项目。加快“城市之心”等项目建设,打造更多城市公共空间。科学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快洪湾二期天然气热电联产等骨干电源项目,推进临港、依海二期等气电项目前期工作。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建成珠海中心粮库(二期)。加快推进梅溪水厂、唐家水厂建设。系统推进小林联围、乾务赤坎大联围、白蕉联围海堤提升工程,加快病险水闸重建和重点堤段提升。

  涵养城市文化气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入挖掘文化资源,规划建设珠海历史文化遗产游径线路,积极申报历史文化名城。优化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化站、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建设特色公共文化空间,打造一批“城市书房”“小剧场”等城市文化新地标。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珠海”。举办珠海艺术节、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珠海市民艺术荟等文化活动。大力支持精品创作,打造一批叫好又叫座的原创文艺精品。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扶持国有文化企业集团做强做大。做好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启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筹备工作。2024年11月第十五届中国航展将在珠海举行,我们要积极履行好中国航展执委会单位职责,加强与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中国空军等15家主办单位的沟通联系,大力推动军民融合,拓展合作空间。实施航展场馆优化提升“六大工程”(新建珠海太空中心新馆、航展中心综合馆和航空航天馆,建设地面停车下沉工程、金凤台扩建工程,新建无人船动态演示区、斗门莲洲机场无人机飞行区)。举办首届亚洲通用航空展(11月23-26日),实现“双年看航展,单年看通用航空展”。

  (六)建设绿美珠海,加快低碳发展

  深入贯彻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部署,实施绿美珠海建设“九大行动”,创造性实施“美丽中国”珠海实践项目。

  加快绿色转型发展。珠海拥有良好的生态基础,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加快培育低碳零碳负碳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光伏设备产业,布局发展智能电网产业,推动光伏等新能源有序并网。以富山工业园的新能源领军企业及周边区域为载体,规划建设零碳科技城。加快推进9个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全市新建民用建筑保持100%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倡导绿色出行,力争电动巡游出租车和网约车占比超70%。严格落实“三区三线”,强化绿色规划管控。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美丽中国”珠海实践,建成一批示范项目。持续开展颗粒物和臭氧协同防控,确保空气质量保持全国前列。推进水环境治理攻坚,加快推进3座工业污水处理厂和莲洲水质净化厂建设,实现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推动污水处理水量和浓度“双提升”。推进受污染土地安全利用,加强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

  科学精准扩绿增绿。加快打造城市森林,构建完善全市域生态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四级城乡公园体系。做好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复审迎检工作。在“护绿”上下功夫,优化林分、改善林相,提升森林城市生态价值。用好乡土树种开展植树造林,因地制宜扩大阔叶林、混交林种植面积,高质量完成年度植树造林任务。开展“人人动手、绿美珠海”活动,让大自然之绿、之美不仅体现在珠海的山川河海,也体现在千家万户,在身边、在眼前。

  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统筹推进生态修复六大任务,开展红树林生态修复、海岸线修复和海洋生态屏障建设,示范建设一批美丽海湾,实施各类排洪渠生态廊道等水生态修复工程,系统开展矿山石场生态修复。

  (七)深化全龄友好型城市“三大工程”,更好满足市民美好生活新期待

  珠海是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过去五年,珠海小学生人数增长18.3%、各类人才总数增长55%,充分展现了珠海对人口的吸引力、凝聚力。我们将深化实施“三大工程”,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深化港珠澳民生融通,努力把每个人的幸福都融入到珠海经济社会发展图景中。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485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