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8日)

  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同舟共济、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天宁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各人民团体,向税务、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医保、交通执法、银行、证券、保险等各驻区单位和广大企业,向驻区部队指战员、公安政法干警、消防救援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天宁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外部环境严峻、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多重压力,经济持续向好的态势还不稳固;传统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高,三新经济集聚赋能效应尚不明显,企业上市步伐有待加快;科技创新能力较为薄弱,科创平台数量、质量亟待提升;资源要素制约明显,大项目、好项目数量不够多、质量不够优,科技招商、精准招商还有待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期盼仍有差距;政府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依然任重道远。我们一定正视差距、直面问题,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绝不辜负全区人民期待!

  二、2024年主要工作安排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也是常州“万亿之城再出发”的第一年。常州经济总量和规模站上了更高台阶,城市能级的跃升必将带来更多发展资源的集聚。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竞争将愈发激烈。我们感到,越是形势多变,越要保持定力。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我们必须坚信“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确保在经济增长、风险防范上稳得住,在动能转换、提高效益上进得好。越是竞争激烈,越要拉高标杆。放眼高质量发展新赛场,我们必须坚信“小区能有大作为”,扛起勇挑发展大梁的担当,在实体经济强区、重大项目攻坚、新兴动能培育、城乡融合发展、民生品牌打造上快人一步,实现区域综合实力的稳步提升。越是爬坡过坎,越要政企同心。当前“三重压力”“三大变局”叠加冲击,企业发展殊为不易。我们必须坚信“寒冬过后就是春暖花开”,始终将企业家视为天宁发展最宝贵的财富,时刻与企业家们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添油加力、保驾护航。越是重任在肩,越要勇毅向前。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前行路上的阻碍,我们必须坚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弘扬四敢精神,攻坚克难、砥砺奋进,集中精力办好我们正在做的事、必须做的事、可以做的事,不断突破既往、超越自我。

  新的一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区委全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锚定目标、奋发进取,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走在前、做示范”的果敢担当,为常州“万亿之城再出发”勇挑大梁、多做贡献。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实际使用外资、进出口总额稳中提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GDP增幅基本同步;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主要污染物减排、单位GDP能耗下降、大气、水环境质量改善完成市下达任务。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推进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抢占发展新赛道,奋力打造产业强区。坚持主攻实体经济不动摇,把产业发展作为立区之本、强区之基。

  全力竞逐三大赛道。深度融入全市“新能源之都”建设布局,努力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做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抢抓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零部件本地化转型机遇,立足全区新能源汽车精密部件、装备制造、检验检测认证等优势领域,紧盯“电池、电机、电控”核心三大件,实现与整车龙头联动生产、就近配套,产业规模保持两位数增长。做精第三代半导体产业,与专业基金合作,聚力车规级芯片的技术突破及产业生态优化,加强“揭榜挂帅”科技攻关,全力实现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半导体新型材料、专业设备等全链条协同创新、集聚发展。做优太阳能光伏产业,进一步扩大场景应用,探索建设光伏一体化建筑、光储直柔建筑等绿色能源示范工程,做强光伏玻璃、封装胶膜、逆变装备等高附加值产品,提前把握钙钛矿、异质结等行业新发展趋势,加速光伏产业迭代升级,实现弯道超车。

  提档升级传统产业。加速传统产业转型步伐,实现制造业集约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干燥设备、医疗器械等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力争全年新增规上企业200家、亿元以上工业企业10家。分类推动企业“智改数转网联”,打造一批智能工厂、5G全连接工厂等行业标杆示范项目,新增星级“上云”企业30家、典型应用场景50个。支持浩万新能源、诺德电子创建国家智能工厂、数字领航企业,全年新增省级智能工厂(车间)5家以上。提速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推广应用,力争接入企业超2000家、标识解析率超60%。实施工业园区质效提升行动,探索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盘活用好存量土地、闲置厂房, 为优质企业腾挪发展空间。纵深推进“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整治提升印染、铸造、干燥等行业,引导零散低效产能有序退出。推进生产节能改造,重点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企业,提速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创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968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