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焦生态兴县,致力塑造美丽广昌新形象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工作。系统实施“八大标志性战役29个专项行动”,重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提升攻坚战,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 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巩固提升空气质量。全面深化“河长制”,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专项行动,加强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管,探索地下水污染防控与环境管理新模式,确保水质稳定达标。以抚州开展全国“无废城市”建设为契机,提高固体废物综合治理水平,提升土壤环境质量。加快推动国家储备林基地项目建设,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积极拓宽“两山”转换路径。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努力争创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积极开展GEP核算成果运用。拓宽生态产品间接融资转化直接融资渠道,建立健全生态信用体系,力争生态产品权益类贷款余额保持在全市前列。积极探索碳金融工具,继续开展水权交易试点,稳妥推进农业、林业碳汇交易。大力推广林药、林菌、林油、林禽、林果等多种森林复合经营模式,建设林下经济产业园,重点发展岗梅、茯苓、樟芝等菌药种植,实现林下经济综合产值10亿元以上。有序开发森林食疗、森林药疗、森林养生等项目,打造森林康养旅游示范区。
全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按照全县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的达峰“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严把招商引资项目准入关,严控“两高”项目落地,坚决完成能耗强度下降目标任务。积极推进全国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建设,改善能源结构。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推广垃圾分类处理,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
(四)聚焦投资消费,聚力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以更足干劲强化项目建设。抢抓中央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机遇,积极对接“四大攻坚行动”,精心谋划储备一批质量高、利长远、增后劲的好项目。借助中央统战部、全省统一战线、华润集团帮扶等资源优势,用好苏区振兴政策,全力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17亿元以上,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0亿元以上。加力提速项目建设,成立项目建设工作专班,实行高位化调度、集成化作战、扁平化协调、一体化办理工作机制,力争省大中型、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进入全市第一方阵。积极争取南丰至瑞金铁路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修编。强力推进G206广昌绕城公路改建工程前期工作,力争G206广昌白沙坪至田西村南岭脑段公路改建工程开工建设。加强项目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和工程质量。
以更实举措提振刺激消费。深入推进商贸消费提质扩容三年行动,立足“商贸+文旅”“商贸+特色美食”,着力推动消费复苏升级。实施景区品牌提升创建行动,完成姚西村华润希望乡村项目建设,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昌段)建设,启动梦想e谷(广久)沙滩二期等项目建设,支持雯峰农文旅景区、杨溪抚河源漂流景区创建省4A级乡村旅游点,力促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档升级。挖掘特色美食,提升夜宵街、烧烤街等商业街区、夜间街区品质,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发放政府电子消费券,充分释放消费潜能。继续办好莲花旅游文化节,积极承接博览会、展销会等会展活动,全面扩容会展消费。加快广昌县足球实训基地建设,举办大型足球赛事和培训,促进商业、旅游、体育等联动发展。引导电商企业规模化专业化集聚化发展。推进全省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
(五)聚焦宜居宜业,倾力打造魅力绽放新县城
坚持精心规划。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推进县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促进城区空间功能拓展。完善滨江东路片区功能。强化规划刚性约束,严格规划执行管控,保留城市文脉、地域特色。做好城市经营文章,发挥国有平台公司作用,合理开发利用城市资源,推动城市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实现以城建城、以城兴城。
抓好精致建设。深入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活动,全力推进文创产业园、数字物流产业园、建材市场二期、森林公园停车场改造、雁塔新区人防工程、雁塔新区邻里中心、应急物资仓储物流基础、生活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及管网提升改造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基本功能”和“基础设施”。全面完成桃源小区等5个老旧小区改造,适时启动旴江花园等7个老旧小区改造,推进羊面岭三期安置房建设,切实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完成旴江路道路“白改黑”,启动解放路道路“白改黑”,畅通区域路网。利用县城人口集中区空闲土地建设“口袋公园”等休憩场所,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强化精细管理。扎实推进国家卫生县创建,改造提升背街小巷,常态化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顺利通过考核验收。深入开展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力促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双提升”。探索制定小区物业公司准入退出办法,有效推动无物业小区物业管理和居民自治改革试点,提升小区物业服务水平。深化“三长”联动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城管进社区”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六)聚焦改革创新,着力实现改革攻坚新突破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惠企纾困政策,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持续唱响“四心”营商环境品牌。继续推行党政领导企业接待日、挂点帮扶企业等制度,巩固提升“党建指导员(零号员工)”、企业税收补贴白名单、税无忧、拿地即开工、分期办理施工许可等“保姆式”服务企业模式,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助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