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来说,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更强力度扩投资促消费。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强攻项目稳投资,提质扩容促消费,加固高质量发展底盘。
坚定不移招大引强。把项目招引作为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3+4+7+21”招商队伍作用,把握原中央苏区对口支援、吉安东莞对口合作的国家战略支持,瞄准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区域产业转移,主动对接行业领军、头部企业,力争引进“5020”项目3个、百亿项目1个。实施招商大比拼活动,优化项目引进论证机制和招商优惠政策,用好以商招商、乡情招商、商会招商等方式,开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产业链目标化、清单化、精准化招商,努力实现企业回迁、资金回流、技术回乡。力促轻奢饰品产业链整体落户,助推优饰联科技与中国白银集团强强联合,打造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
全力推进项目攻坚。深入开展六大领域“项目大会战”,全年实施重点项目200个,完成投资360亿元以上。强化全要素全周期服务保障,推行重点项目“领导挂帅、擂台比拼”和“红灰榜”公示机制,以“两函一单”、双月督查倒逼项目建设“你追我赶”。推动麻洲生态岛、欧阳修文化原乡、永丰大桥改造、藤田燃气管道等项目早日开工,上固至三坊旅游快速通道、藤田至上固公路改造等项目加快建设,市民服务中心、城南农贸市场等项目完工投用。
持续做旺商贸消费。深化商贸消费提质扩容三年行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文旅融合,释放消费活力。持续丰富景区业态,加大力度引客入县,重燃下西坊老街“烟火气”,推动恩江古城创评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丰乐谷创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力提升县乡村三级商业设施,精准谋划乡镇商贸综合体建设,完成五星级酒店主体工程,推动和景商业广场二期运营,新增商贸入统企业30家。积极融入“大井冈”旅游圈,举办“畅游古城·乐享永丰”等文旅消费活动,全力塑造欧阳修文旅IP形象,强化欧阳修和永丰的关联度。创新消费业态和模式,加大消费券发放力度,支持首店经济、网红经济、电商经济,做旺大宗消费、假期消费、夜间消费。
(二)以更大决心振兴实体经济。把工业作为振兴实体经济的首要支撑,聚焦工业强县,全力夯实发展根基,抢占高质量发展赛道。
支持首位产业倍增发展。坚定电子信息首位培育产业不动摇,积极融入京九电子信息产业带和吉安电子信息产业“三驾马车”建设,努力探索差异化、特色化产业发展新路径。支持航盛电子、状元娃等企业壮大发展,完成普吉光电智造园、数字经济产业园主体工程,优化延伸电子信息产业链条,力争电子信息产业年产值翻番。依托16家锂电企业,抢抓机遇风口,推动产业链招商,培育扶持锂电产业做大做强。强化数字赋能,协同推进赣深数字经济走廊和数字政府建设,编制产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开通5G基站160个。
统筹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实施生物医药大健康提能升级行动,引导消毒产品企业高质量发展,支持狼和医疗器械、恩威制药、海州生物等企业靠大联强、合作升级,助力和明集团、京通美联、维莱营健等企业增资扩产,推动北区大健康小镇加快建设,修正医疗、华川批文转换中心竣工投用,力争生物医药大健康年产值突破60亿元。做好新材料产业延链补链文章,实质化运作城发矿业公司,加快新广源二期、富珺石材等项目建设,引导新材料产业向涂料、管材、塑胶等终端产品延伸,力争新材料年产值突破130亿元。启动农产品加工区规划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速冷链物流项目落地,扶持永叔府、绿百合等农业龙头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
推动园区建设提档提质。全面开展开发区重点领域专项整治,着力夯实产业承载基础,推动园区能级稳步提升。开展园区“盘活存量求增量”行动,鼓励“零增地”技改,加快清理批而未用、批而未供土地,推动闲置厂房、僵尸企业“腾笼换鸟”,提高园区亩产效益。完成工业园区扩区调区,启动园区光伏发电、新材料产业园污水处理厂、路网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行“标准地”供地,新建标准厂房50万平方米、动态储备20万平方米以上,让企业“拎包入住”,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
(三)以更大魄力深化改革创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攻坚行动,打破资源要素发展瓶颈,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
深化改革攻坚。巩固提升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成果,一体推进乱占耕地建住宅类房屋专项整治试点,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办好全省宅改及乡村治理现场会。深化工业园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实现“园区事园区办”。深化普惠金融改革,盘活国有资产,不断壮大城发集团、工投集团。纵深推进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升级工程,推动狼和医疗“北交所上市”、广源化工“上交所上市”计划。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吉事即办”政务服务,落实“一网通办”、拓展“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实现更多高频民生事项掌上办。深化企业“首席服务管家”、企业特派员、服务专员等帮扶模式,实行“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制度,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开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专项整治,细化包容审慎柔性执法监管机制,全面落实企业安静期、超时默许制和市场经营活动轻微违法行为免罚、“首违不罚”等改革举措,努力打造一批营商环境“永丰品牌”。出台更多惠企政策,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