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14日)

  (四)动真碰硬深化改革开放。有序推进温州湾新区体制机制调整,社会事务管理稳步划转,新区机构正式运行,东部融合发展迈向新征程。各项改革统筹推进。构建“1612”数字化改革体系,推进143个省级重大应用在龙湾贯通落地,“汽摩配行业能源数字化管理”获评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领航应用案例,“中小学生近视防控”获评全省最佳应用。“未来城区”集成改革进一步深化,“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等“牵一发动全身”重大改革提质提效,“全域未来社区建设”等9个项目荣获省、市改革突破奖。对外开放不断深化。进出口总额增长32.6%,出口增速全省第六。积极打造“一带一路”枢纽节点,新增企业境外投资项目10个、投资额5.43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占全市总份额95%以上、连续两年全市第一。以龙湾为核心的浙江(温州)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成功获批,设立海外仓、跨境电商独立站各3个,新增省级外综服务示范企业2家、跨境电商产业园1个。龙湾—仪陇东西部协作实现消费帮扶超1亿元,龙湾—苍南山海协作产业飞地开发实质性开展。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确保应兑尽兑、应享尽享,落实留抵退税34.8亿元,快兑直达惠企资金16.92亿元,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恢复元气。率全省之先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行政执法“十条禁令”,深化企业投资项目促产“一件事”改革,推出“竣工即投产”“验收即领证”等系列举措,“两万”行动和“帮企云”解决企业反映难题1038个,相关做法在省专题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五)精雕细琢改善城区面貌。深化全域未来建设,新增省级未来社区试点7个、未来乡村试点2个,合力绘就新时代美丽城乡新图景。城区建设加速提质。实施“大建大美”项目98个、投资115.8亿元。以“未来城区”集成改革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入选省级试点,万顺(万民、万康)社区顺利创成省级未来社区,万顺城市新区成功入选省第一批“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城市样板区”,金海湖城市新区、龙湾双创产业新区等风貌区通过市级验收。瓯飞一期北片围垦工程在温州水利领域首次荣获鲁班奖,温瑞平原东片排涝工程加快建设,海塘安澜工程(蒲州水闸—龙江路)顺利开工。完成土地“清零”3286.72亩,新增工业供地(用海)1952.5亩,实现经营性用地出让1002.74亩。有力推进“三改一拆”工作,全年拆除违建2040处、58.44万平方米。拆迁安置提速提质,开工安置房4569套、建成5008套、交钥匙7376套。交通互联加快构建。市域铁路S2线主线全面贯通,温福高铁、机场三期、航空物流园、金丽温洞头支线等项目前期步步跟进,金丽温高速东延龙湾段、机场大道东延、通海大道西段、永昌路改建、环山南路等重点项目提速建设,沿江快速路一期东段、环山北路二期、永宁东路(龙海路—罗东街)等重要道路实现开工。大力治理城市拥堵,打通金石路等断头路4条,新增优化公交线路16条,新增停车位1.16万个。农村公路改造提升5.5公里、大中修12.4公里,初步形成农村路网微循环。人居环境持续优化。“行走龙湾·文明有礼”主题活动初见成效,无物业小区、乱拉电线、违建违停等一批顽瘴痼疾得到有力整治,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评。全力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实施永强塘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综合治理、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等工程,市控以上断面优良率达83.3%,中横河、环城河—东门浦获评省级美丽河湖,PM2.5平均浓度达近十年最好水平,创成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全省首批开展用地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一件事”改革试点,高标准创成全省首批全域“无废城市”。乡村振兴走向纵深。建成美丽乡村26个、精品村15个、特色精品村2个,瑶溪村建成省级未来乡村、入选省首批金3A级景区村庄培育名单。补足农村基建资金短板,到位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专项债资金9.57亿元。完成农业和水利领域省级“一件事”改革试点2个,创成省级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区,连续两年获评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体化运营区强村公司,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1.53亿元。

  (六)全心全意增进民生福祉。成功入选省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二批试点,大胆探索有利于共创共建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让幸福更加可得可感。社会事业更趋均衡。深入实施“未来教育”三年行动,投用中小学、幼儿园7所,创成省级现代化学校10所、省一二级幼儿园19所,“双减”课后服务平台入选教育部试点,中考成绩实现“十五连冠”,高考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坚持教育公益属性,完成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专项攻坚,最大力度保障新居民子女就学需求。“健康龙湾”省级考核实现“三连优”,扩面建设智慧健康站,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站7家,投用蒲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匠心打造“三带一馆群一街一古堡”文化工程,和合文化园和张璁纪念馆、姜立纲书法艺术馆、叶萌春艺术馆等馆群串珠成链,永昌古镇、寺前街历史文化街区加快建设,全省首部专门堡志《永昌堡志》编纂出版,创成省诗词之乡,成功争取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000万元。惠民开放奥体中心,改造提升国际网球中心,因地制宜建成一批“家门口”的体育设施,成功入选省体育现代化区创建名单。公共服务更有温度。奋力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区,新增婴幼儿托位566个、养老机构床位356张,建成区未成年人保护救助中心,创新成立全省首个“未来康养”基金,全市唯一入选省基本康养公共服务直达试点。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全省首推弱势群体就业成本扣减政策,连续七年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新增城镇就业11700人。深化“全生命周期”救助服务品牌建设,建成投用区慈善家园,实现困难群众医保参保全覆盖。率全市之先完成退役军人建档立卡省级试点。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残疾人、慈善、红十字、社科联、文联、工商联等事业加快发展,外事、侨务、民宗、国防动员、统计、供销等事务全面进步。平安建设更加高效。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北京冬奥会等重大活动维稳安保工作,排查梳理矛盾纠纷29823件,整改销号重大风险隐患535个,信访积案实现动态“清零”。众志成城、接连扑灭十年难遇的三场森林火灾,安全生产、消防等领域事故数稳步下降。成功处置群体欠薪事件45起,为农民工兄弟追回工资1亿多元。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以雷霆之势铁腕打击黑恶势力、电信网络诈骗、食药环等领域违法犯罪,“公安大脑”高标准完成市级试点创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531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