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过去一年,全区上下团结一致、砥砺奋进,在自我加压中争先进位,在实干担当中勇开新局,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通过了尤为艰辛的发展大考。过去一年,我们谋篇破题、落细蓝图,厚植了高质量发展的市中根基。牢固树立“大抓工业、抓大产业”的鲜明导向,泉为异质结电池项目仅用8个月时间完成签约建设、竣工投产,彰显了“市中速度”。水处理剂产业集群入选省“十强”产业集群储备名单,康力医疗获评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蹚出了一条具有市中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过去一年,我们聚合优势、打响品牌,擦亮了更富特色底蕴的市中名片。全方位聚人气、汇商机、塑形象,先后举办农民丰收节、老街啤酒音乐节、辣子鸡美食文化节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打造了汇集市中元素的文化IP。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成功创建省级全环境育人实验区、省级基层治理实验区、省级乡镇商贸中心建设引领县,入选省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省级公园城市建设试点、省级青年发展友好型县域试点名单,市中的影响力、美誉度进一步彰显。过去一年,我们刷新颜值、做优品质,增添了近悦远来的市中魅力。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扮靓城市面貌,高标准打造解放路、振兴路等4条精品示范路,青檀立交游园、誉德游园等一批“微景观”缤纷亮相。着力破解城市建设历史遗留问题,深入整治门头牌匾、城市飞线,先后实施3次“拔钉清点”行动,集中拆除21处现场,拆除楼顶违建2100余平方米,亮出了城市天际线、美化了城区地平线,绘就了全域精彩的幸福画卷。过去一年,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汇聚了全民抗疫的市中力量。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冲击,全区上下闻令而动、向“疫”而行,2912名党员干部主动请缨、尽锐出战,9548名“天使白”“守护蓝”“志愿红”星夜成军、勇赴一线,用无悔付出展现“逆行者”的大义担当;社会各界踊跃捐资捐物、奉献爱心,与党委、政府一道,送上了一份份暖心馒头、爱心蔬菜、贴心口罩,涓涓细流聚成战“疫”磅礴力量;61万市民风雨同舟、守望相助,党群携手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钢铁长城”。
各位代表!奋斗历程令人难忘,取得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不懈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监督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区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中央、省、市驻区单位,向广大企业家和所有关心支持市中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思危方可居安,知忧才能克难。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稳定运行压力依然存在,消费市场恢复不及预期,部分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困难;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快,新兴产业尚未形成强力支撑,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不足;城市更新任务艰巨,整体投入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社会民生领域还有短板,群众的一些“急难愁盼”问题仍需下大力气解决;部分工作人员思想观念、工作作风、能力素质还不适应新的形势任务要求,等等。对此,我们一定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期望与重托!
2023年政府工作安排
今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走在前、开新局”,积极融入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紧扣“工业强市、产业兴市”部署要求,以“重点工作突破年”为抓手,以工作加力提速为主线,坚持“工业强区、产业兴区、城建立区”战略,锚定“事争一流、再创辉煌”目标,努力打造工业强、产业兴、城乡美、群众富、发展质量高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平稳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以上,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年度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任务。围绕上述目标,着力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工业发展加力提速,坚定不移强龙头、聚集群,全力培强现代产业体系。矢志不渝发展实体经济,培育新兴产业,焕新传统产业,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以工业大发展、产业大振兴带动综合实力大提升。
突出新兴产业链式集聚。大力实施产业攀登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坚持产业协同、沿链聚合,促进更多骨干企业、优质项目进“链”入“群”,力争“6+3”现代产业企业突破1000家、营业收入突破550亿元。持续抢跑新能源赛道,重点围绕泰和、泉为两家链主企业,完善产业配套,加快企业集聚,支持泰和科技扩展开发水处理剂上下游新品,有序实施年产10万吨电解液、CEC等项目建设,助推磷酸铁锂高端正极材料、VC电解液添加剂等项目投产达效,有序抓好泉为异质结光伏组件及储能产品、华电枣庄银山光伏发电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从材料制造到场景应用的光伏全产业链零碳智慧园区。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深化与中国建材集团、中国建材总院战略合作,推动光子材料产业园、特种玻璃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力争年营业收入突破110亿元。培育壮大新医药产业,加快推进海木动保GMP产业基地、瑞立康肝素系列产品生产线建设,启动实施中盛世电子医疗器械产业园、鼎誉达医疗生产基地等项目,年内新招引医疗器械和兽药制品企业10家以上,擦亮“中国兽药谷”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