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2月8日)

  持续强化精细管理。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加快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扎实开展城市修补、商街优化等城市品质提升“八大攻坚”行动,强化门前三包、违法建设、停车秩序等专项治理,完成10 条背街小巷改造、8条道路“飞线”整治、15处路口景观小品焕新,让精细、精致、精准体现在城市管理的每个角落。统筹做好“八园”提升和“多节点”打造,新改建青年友好型、儿童娱乐型等个性化主题绿地游园8处、绿化节点7处,实施人民公园等夜景灯光亮化,呈现“景在城中、城在景中、城景交融”的美丽景象。依托智慧管理平台,加强智慧城管、智慧社区、智慧消防、智慧防汛多场景协同应用,拓展城市运行实时感知触角,用“大数据+大脚板”推动城市管理能力大提升。

  六、聚焦乡村振兴加力提速,毫不动摇抓提升、促增收,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力加快“双十镇”建设,让乡村经济更活、环境更美、生活更好,奋力写好乡村振兴市中答卷。

  做强农业提质文章。积极发展城郊农业、精致农业,加快沃农智慧农业产业园、“枣庄皱皮辣椒”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力争市级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190家。出台中高端预制食品、功能性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加快腾达中央厨房、思克奇奶酪制品项目建设,发挥久旭生物、兄弟食品等企业带动作用,推动农产品加工向全产业链延伸、向精深方向发展,力争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36家以上,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家以上,新认定市级以上知名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3个。

  做优农村美丽文章。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水、电、气、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乡村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配套,加快实现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型小城镇融合发展。纵深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四季”会战,持续抓好城乡环卫一体化,年内完成15个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建改善农村道路50公里,新增清洁取暖3800户,提升镇级生活垃圾中转站5处。精心组织乡村振兴“示范村、特色村、精品村”创建行动,重点打造孟庄花果飘香生态片区等6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以及薄板泉生态小镇、云谷康养小镇等特色文旅小镇,深入挖掘齐村镇前良村、税郭镇长汪村等特色村落资源禀赋,争创省、市级美丽乡村6个,景区化村庄2个,在乡情美景中留住乡村味道。

  做足农民增收文章。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运行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兜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拓宽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新培育一批电商直播淘宝村,提升农民增收空间。积极引导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深入实施集体经济三年强村计划,深化“ 三资”清理,规范集体经济组织运行,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达到50 万元以上。多渠道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壮大乡村新时代工匠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培训高素质农民及农村实用人才70名以上。

  七、聚焦民生保障加力提速,用心用情惠民生、增福祉,积极构建共建共享发展格局。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政策向民生聚焦、财力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高民生保障能力。持续加大民生投入,高质量办好10件惠民实事。

  突出就业优先导向,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就业,深化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年内新增城镇就业6000人以上。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社保、医保扩面征缴,稳步提高养老金、医保、低保等待遇标准。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全面落实社会救助、抚恤优待、大病保险等托底政策, 统筹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和残疾人福利保障,确保困难群众生活基本稳定。

  优化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推进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东海路小学、十六中南校、职业中专等7所学校建设,实施强校扩优和结对共建, 持续巩固“双减”“三名工程”“四项服务”等教改成果,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特色多样、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擦亮“学在市中”品牌。大力实施“健康市中”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支持市直医疗机构发展,鼓励区属医院与知名医疗机构战略合作,抓好枣庄市人民医院、山东健康集团枣庄医院新院项目建设,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完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功能,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均衡布局,打造“医在市中”品牌。聚焦“一老一小”,积极探索多元化托育服务,培育壮大医养结合等新业态,建成一批日间照料中心和长者食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加快文旅融合提质,高水平规划中兴民族工业文化遗产公园,叫响“百年中兴”特色文化旅游品牌。稳步推进牛郎山国家森林康养基地、龟山风景区提升等工程建设,打造诗意桃源“山慢城”。着力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融合古法技艺与创新工艺,让古建砖瓦、尚岩土陶等非遗资源“活起来”,帮助人们在触摸、回味中感知市中、留住乡愁。不断丰富文化服务供给,持续完善城乡书房、文化驿站、基层文化服务中心等硬件设施,举办“黄河大集”“文化进万家”等群众性活动,开展文化惠民演出、公益电影放映不少于1600场次。强化与一甲动漫、曙光一线等文化企业和新媒体合作,推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作品,讲好市中故事,提升市中影响力。

  八、聚焦社会治理加力提速,不遗余力防风险、除隐患,坚决筑牢发展安全屏障。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扎实守好安全发展“一排底线”,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市中。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519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