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在深化系统治理上持续发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入落实“黄河战略”,打好绿色低碳转型硬仗,守护好肥城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
实施环境综合治理。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第二轮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抓好PM 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强化“四尘三烟三气”污染防治,完成焦化、水泥行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确保PM 2.5年均浓度下降至4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稳步提高。开展城乡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行动,铺开实施22公里的高新区至石横污水主管网改造工程,实施入河排污口、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省控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四类水质。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农膜回收行动,严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规范实施污染地块治理,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强危废全生命周期管控,提高固废源头减量化水平,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努力打造“无废城市”。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贯彻“四水四定”原则,严格水资源管理,加快大汶河砖舍拦河闸、尚庄炉水库增容、城区人工湿地等工程建设,发挥工业污水厂、康润中水厂、康王河上游人工湿地效益,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强化砂石资源监管,加大综合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加强水土保持监管,实施漕浊河、汇河等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平方公里,打造美丽幸福河湖30条河段。创建绿色矿山4家,治理废弃矿山8处,恢复地形地貌景观。积极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大力挖潜宜耕耕地后备资源,新增补充耕地面积1000亩。持续开展国土绿化和森林质量提升行动,植树造林1200亩,创建森林村居5个以上。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践行“双碳”战略,深入实施“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持续抓好“散乱污”企业整治,加快低效落后产能淘汰退出。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加强节能事中事后监管。实施重点节能改造工程,开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行动,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储能、光伏发电等绿色产业,创建绿色工厂2家。探索推广超低能耗建筑,新建绿色建筑占比达到100%。持续推行农业生态绿色发展新模式,化肥、农药利用率保持在40%以上。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推广新能源汽车,新增新能源充电桩220个以上。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倡导绿色低碳生活,让绿色消费、低碳生活成为新风尚。
(六)持之以恒推进文化引领,在全面培根铸魂上持续发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
坚持以文化人。全面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传活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五有”建设提档升级,深化“五为”志愿服务,持续开展“肥乐宣”讲给你听活动。探索服务群众新模式,推进融媒体深度融合,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持久。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君子文化”“桃文化”“红色文化”内涵,完成《肥城文化故事》《风物肥城》《陶山文化概览》等文史编纂,争创“齐鲁诗词之乡”“中华诗词之乡”,擦亮肥城文化品牌。做好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省级试点工作,修缮保护朝阳洞石刻造像、鱼山古民居等重点文物,公布新一批县级非遗项目。推进美德城市、信用肥城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文明达标村覆盖率保持85%以上。
坚持以文兴产。大力发展文艺活动、影视制作、新媒体代运营等文化产业,积极探索教育培训、研学旅行、展览展会等新型业态,集聚膨胀印刷出版产业链条,培植壮大一批文旅龙头企业。做强做优桃木雕刻、聂氏铜艺等地方特色文创产业,塑造“山东手造”典型品牌。立足桃花源、陶山、温泉等资源禀赋,加强与央企国企、行业领军企业的合作开发,让沉睡的资源焕发活力。加快吕仙、鱼山、圣井峪等景区综合开发,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和优质品牌,推动鱼山桃花海唐乡、马埠民俗馆争创3A级景区。精心办好“两节一赛”,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
坚持以文惠民。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建成启用市民中心,打造独具特色的公共服务新地标、城市文化新名片。持续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提升100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础设施。依托社区图书馆、农村书屋等文化阵地平台,深化书香肥城建设,建成居民身边的公益“大书房”、阅读“打卡地”。组织实施“四大赛事”、送戏下乡巡演、“七进”文化惠民等活动,开展各类文化活动800场次以上。
(七)持之以恒推进共同富裕,在增进民生福祉上持续发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创造品质生活,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惠及群众。
兜牢社会保障。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大民生,优化就业创业服务,突出抓好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等群体就业保障,新增城镇就业6000人以上。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动企业养老保险精准扩面,推进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拓展第三代社保卡应用,打造“无证明社保”服务品牌。聚焦“老幼特罕孕贫”六类群体,强化医疗保障功能,构建多层次、全生命周期医疗保障体系。健全社会综合救助体系,做好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动态管理。提升“一老一小”服务能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老年事业与产业协调发展,镇街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扎实做好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工作,更好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