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

  高质量建设基础设施。加快实施一批优结构、补短板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保持基础设施投资合理增长。全年完成交通投资35亿元以上,建成杭绍甬智慧高速上虞段并通车,推进绍兴轨道交通2号线上虞段、104国道南移、329国道北移、南北中心大道全线高架、四环东南环线、江东路扩容提质、新章镇大桥及连接线、公交城南枢纽站等工程建设。加快海塘安澜、曹娥江主城区防洪堤百年一遇除险加固等项目建设。推进杭州湾热电联产、工业用水置换、油气化工码头等重大基础配套建设。构筑清洁低碳能源供给体系,全年光伏并网达到50兆瓦。

  高效率协同内外融通。畅通接轨大上海、融入杭甬都市圈发展通道,推进与上海静安区、杭州余杭区、余姚市等重点城市合作,用好虞籍乡贤资源和商会组织优势,扩大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朋友圈”联盟。加强与上海金桥开发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杭州钱塘新区、宁波前湾新区在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主动承接外溢项目,力争招引长三角地区亿元以上项目10个。积极融入G60、杭州城西、宁波甬江等科创大走廊,加强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做深做实“沪杭甬研发孵化+上虞产业转化”文章,每年争取科研、人才合作项目20个以上。

  (五)全力塑品质提能级,开局破题推动多片区发展

  以全域视野编制城市规划。落实“三区三线”划定要求,优化区域和城乡功能布局、用地结构和要素配置,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案。扎实推进“一江两岸三城多片区”规划制定,重点抓好“未来城、活力城、文旅城”的控规修编和城市设计。编制虞东联甬片区、虞南山居片区、上浦双旅片区等规划,支持各乡镇街道立足自身禀赋优势,打破行政藩篱和区域界线,推动差异化、融合化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美丽经济、边界经济、特色经济。

  以匠心精神打造重点片区。放远眼光、放大格局,高水平推进“未来城、活力城、文旅城”建设。“未来城”突出开发建设体制机制创新,谋划启动曹娥江文化艺术中心、e游PARK创意产业园、竺可桢未来学校等项目,致力打造“产城人文景”深度融合的“青春之城”样板区。“活力城”突出“一江两岸”总部经济招商,按照社会资本招商一批、国资建设运营一批、财政投资改造一批的思路,实施“老城焕新”行动,分类有序推进安置小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文旅城”突出“慢活休闲”导向,加快启动皂李湖“休闲之湖、科创之湖”核心区块开发建设,推动顶级IP主题乐园、英台·高端度假古建筑酒店等项目落地,联动推动城南、祝家庄等区块开发。

  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治理。围绕打造“最清洁城市”,全面实施城市精细管理“510”行动,扎实推进“优化、洁化、美化、彩化、序化”工程,建设口袋公园10个,建成高标准示范区1个。动态更新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因地制宜编制街道一体化设计导则,按照“小街区、窄马路、宽路网”理念,改善空间连通性和交通可达性。扎实做好背街小巷、“三边”环境、货车停靠、户外广告等专项治理,积极打造“一网统管”智慧城管平台,实现城市有序高效运行。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征收改造70万平方米以上,新增停车位2100个,建成投用虞东资源再生利用绿色综合体,全力推进“双创鸿雁”“活力高铁”城市风貌区建设,争创省级风貌样板区。

  (六)全力强统筹促共富,久久为功打造和美大花园

  勾勒区内山海协作共富图景。深入实施区内山海协作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三年行动,落实“五帮一”推进机制和十大配套政策。专项安排100亩土地指标,统筹谋划布局一批促进集体经济增收共富项目,确保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2%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73以内。打通跨乡镇虞南断头路3条、新建改建农村道路40公里,实施农村饮用水共富提质三年行动,投入7700万元改造单村供水站30座,争取列入省自然资源厅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试点,竞争性实施高山村移民项目,有效拓展虞南发展空间。健全区镇两级财政体制,优先保障绩效高、受益面广、群众急需的民生项目,加大力度支持市场化程度高的招商项目,设立共同富裕专项基金,实施跨区域招商共赢共享,争创全省第三批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

  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谋划曹娥江共富示范区,统筹推进章镇小城市培育、丰惠千年古城复兴,强化功能配套,优化产业布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虞南片区人口集聚、产业培育、城乡建设。投入3.2亿元有序推进全域未来乡村创建,重点建设一批示范村,迭代升级打造一批乡村共富工坊,探索农村建筑垃圾定期收集集中处置机制,片区化、特色化、景观化构建“一环三带N点”美丽乡村格局,争创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抓实抓好“林长制”“田长制”工作,完成“农业双强+标准地改革”省级试点,整合提升“四季仙果”“觉农翠茗”“虞香大米”等品牌优势,建立“1+N”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体系,启用区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47.86万亩、产量4.27亿斤,争创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深入实施蓝天碧水行动,确保PM2.5平均浓度、AQI优良率等考核全市领先,县控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力争列入第一批省级“全域幸福河湖”创建区。

  彰显“文旅+城市”魅力气质。调整完善旅游工作体制机制,厘清优化曹娥江旅游度假区、文广旅游局、文旅集团职责边界,更好发挥职能优势。实施“文化润景”计划和文旅融合“五百五千”工程,争创省市“微改造、精提升”示范点20个。加快建设“黄金一号”水道项目,完成曹娥庙历史文化街区主体工程,全面开园运营瓷源文化小镇,推动大东山、白马春晖、桃花源等景区资源串联、破圈。办好“诗画曹娥江”生态休闲旅游节、谢晋诞辰100周年、“上海·上虞周”等系列文旅活动,整体性提升上虞旅游知名度,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高水平推进曹娥江文创走廊和浙东运河文化带、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建设,大力引进培育一批专业文体运营机构,积极承办国家级体育赛事,争创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469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