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更宜居。完成178个村庄规划编制,建成省级美丽乡村18个。新建乡村道路200余公里、桥涵274座、文化广场50个,改造农村电网48个。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项行动”,清理垃圾33万余吨,修缮重建住房2062户,改造户厕9353个,建设清洁卫生自然村2376个。新建村庄污水处理站12座,铺设入户污水管网70公里。引导群众共建共治,完善村规民约406个,入选“中国好人”1人、“阜阳好人”15人,评选“最美庭院”近2万户。
(四)聚焦内外兼修,城市面貌展露新颜。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硬环境、软服务双向发力,城市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加快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化中等城市。
城市品质日益彰显。科学精准划定“三区三线”,编制泉北片区开发方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进一步优化。新改扩建迎宾大道东延、港口路等市政道路37条,城区16纵14横路网格局全面形成。文泉公园建成开放,15个绿地游园生机盎然,外环生态公园圈初步成型。实施暖心市政计划,加装遮阳雨棚18个,建成完善无障碍设施48个、公厕30个,系统整治提升河道6条,建成滨水绿道8.7公里。
管理服务优化升级。积极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开展非标电动车专项整治,优化公交线路3条,投放共享单车3650辆,新增公共停车位2676个,城区交通秩序规范有序。谋划实施城市生命线工程,建成社区微型消防站22座,城市智慧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新图书馆搬迁开放,辅仁书院文化名片持续擦亮,开设阅读空间9个。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升级改造文明菜市、夜市摊点17处,创建5个示范街区。新招入112名社区工作者,组建66支便民爱心服务队,社区志愿服务全覆盖。
生态环境稳步改善。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精准管控工地扬尘、移动污染源,建成投用空气自动监测站27个,实现空气质量监测全覆盖,PM2.5浓度下降4%。严格落实河长制,完成泉河—流鞍河城区岸线整治,消除白沟、于寨沟、迎新沟等黑臭水体13.8公里。“田长制”“林长制”管理成效明显,整治违法用地534.7亩,新增造林1418亩、修复退化林5060亩,四方红农业科技公司获评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国能生物发电二期扩建工程、皖能垃圾发电二期项目投产运行,光伏、生物质年发电10.4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33.3万吨。
(五)聚焦创新赋能,发展活力加速释放。加强改革创新,以改革增动力,以创新激活力,不断提高对外美誉度、投资吸引力和发展竞争力。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接续政策,为企办理留抵退税5.1亿元,以“免申即享”等方式新增减税降费8.8亿元。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全面完成169项对标提升举措。涉企服务便利高效,89个事项全程帮办代办,兑现各类奖补资金2.6亿元。推广运用阜阳金服平台,帮助企业融资90亿元。“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等现场办公活动常态化开展,建立企业诉求“一口”收办机制,解决诉求3573件,办结率100%。
重点改革蹄疾步稳。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挂牌成立,顺利完成应急、文化等六大综合执法队伍改革。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6家国企合并重组。推进“管委会+公司”改革,园区服务效能明显提升。组建安徽临晟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推动国有企业向市场化、集团化运营转变,实现营业收入3.3亿元。深入推进“三变”改革,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亿元。发展壮大本地建筑建材业,政府投资项目全面推行“评定分离”模式,新增一级资质建筑企业2家、二级资质23家。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持续推进科技创新“4111”五年行动,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战新产业产值突破35亿元。新增发明专利49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8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超2亿元。深化产学研合作,实施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9个,成立中科--临泉智能农机装备创新中心,与安农大共建省级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南京农业大学在临设立院士“大豆”实验站。选派373名科技特派员送技下乡,实现村级“一对一”服务全覆盖。
(六)聚焦改善民生,幸福指数持续攀升。倾力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全年投入民生资金6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6.3%,十大暖民心行动全面完成,十件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社会保障坚实有力。常态化举办“2+N”等招聘会220场,开展技能培训6050人,新增实名制就业1.4万人。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监管平台,帮助农民工追回工资6503万元。建成市级以上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4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894万元,助力2200人返乡创业。精心呵护“一老一小”,完成93家老年助餐点建设,发放低收入养老服务补贴近3万人,安心托幼延时服务惠及2万余人。全民参保计划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发放保障资金19.3亿元,养老、低保等社会保障实现提标扩面。拨付失地养老保险4540万元,分配入住安置房4881套。
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财政教育支出同比增长27.6%。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新改扩建金城路九年一贯制、兴业路实验学校等28所,增加学位4500个。顺利完成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任务,公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超95%。普通高中总班级数达681个,“大班额”现象全面消除。扎实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公办在园幼儿占比提高8个百分点。补充教师1386人,获评市级以上名优教师186名。
健康临泉深入推进。启动县医院与北大第一附属医院新一轮合作共建,县医院防治卒中中心综合质控位列全国第四,妇幼保健大楼建成接诊。推深做实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县外住院率逐年降低。扩大口腔医疗资源供给,牙椅数增加34.9%。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118个,引进培育卫生专业人才196名。开展快乐健身行动,新增笼式足球场等场地96块,城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