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水平创新。强化企业研发投入激励,加快创新平台建设,规划建设浪潮(沂水)科创中心,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行动,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合作交流,推动成立食品、装备制造、纺织服装、新材料等产业研究院,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20项以上,攻克关键核心技术10项以上。以全省青年发展友好型县域建设试点为抓手,坚持柔性引才、科学育才,因需储才、因才施策,加快建设“才智沂水”,力争引进带技术、带项目、带团队高层次人才10人以上。实施高成长企业培育计划,力争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家、瞪羚企业2家、单项冠军企业1家。
推动大文旅融合。把“后疫情时代”作为文旅产业发展新的起跑线,充分挖掘“红、绿、蓝、古”资源,实施跋山文体生态旅游基地、花韵乡居等文旅重点项目,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释放活力。加快精品旅游线路串联整合,推动院东头镇、夏蔚镇、泉庄镇红绿资源全域融合、一体发展,打造红绿融合发展升级版。加快纪王崮墓群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积极申报跋山遗址考古公园,深入挖掘文物价值。依托天上王城、彩虹小镇等古韵景区,开展非遗、戏曲、文物进景区活动,打造文旅融合发展升级版。探索集体、企业、农户多元投入、多元合作民宿发展路径,促进乡村振兴、集体增收、共同富裕。规划建设囤兰民宿等精品民宿,争创星级民宿3家以上,擦亮“行走的家”沂水旅游民宿品牌。
推动大市场升级。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继续以多种方式刺激消费、引领消费,组织开展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商品促销活动20场以上。举办“山东·沂水”食品博览会,推动沂水食品开拓市场、擦亮品牌。坚持“房住不炒”“稳”字当头,优化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满足群众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完善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县乡村商贸物流服务网络提升行动,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打通经营服务进农村“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上行“最先一公里”。深化培强骨干、培优新企、培树品牌、培育市场“四大工程”,稳住外贸基本盘。
三、坚定不移强基础、塑优势,打造乡村振兴沂水模式。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积极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决扛牢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政治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6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4万亩。以省级现代农业强县项目为带动,聚焦粮食精深加工产业,强龙头、补链条、树品牌,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营收增长10%以上。全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新增“三品一标”认证5个,创建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7个以上,培育长三角农产品供应基地10个左右。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市级以上示范社、示范场分别达到150家、90家以上,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实施“片区引领”行动,加快泉庄—崔家峪、许家湖—四十里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抓好诸葛镇省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建设,巩固提升黄山铺镇市级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成效,争创院东头镇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扎实推进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完成改造1.2万户。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工程,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抓好国家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推广畜禽粪肥还田利用10万亩、可回收可降解地膜12万亩。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信用+”乡村治理新机制,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沂水经验。
加快推进富民兴村。实施“四雁工程”壮大行动,深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广“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力争80%以上的行政村集体收入过20万元。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育高素质农民400人、农村实用人才2000人,让更多“土专家”“田秀才”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大显身手。推广“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模式,拓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新增贷款5000万元以上。拓展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权能,完成股权质押贷款1.5亿元以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持过渡期内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强化动态监测帮扶,抓好扶贫项目监管,确保资金资产安全、收益长效稳定。
四、坚定不移提品质、树形象,建设生态宜居秀美沂水。坚持内外兼修、协同推进,全面提高城市承载力、宜居度,努力建设城市精美、交通畅美、生态优美的秀美新沂水。
以更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深化两城同建。投资87亿元实施5大类、60项城建重点工程,全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中心、第三污水处理厂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构建“一河两岸、东西联动、深度融合”城市发展格局。加速城市更新。加快卷烟厂、马山官庄、龙家圈等安置区建设,继续实施公家疃、兵房岭等片区改造,启动十里堡、福美特家属院片区征收,实施老旧小区改造60个,打造幸福安居家园。完善基础设施。实施西城电网、暖气、燃气、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改造提升雨污分流管网81公里,新建公共停车场1处。推动绿化升级。坚持“拆城建绿、全域增绿”,规划建设金澜湾湿地公园、珠山岭森林公园、崇安公园,改造提升大沂河湿地公园,新建改造口袋公园25处,打造“沉浸式”绿化空间,让市民开窗见绿、出门见景、漫步进园。推动亮化提升。高质量推进“一河一街两游园”等14处城市节点亮化,点亮城市“颜值”,赋能夜间经济。做活“水”文章。以大、小沂河为重点,开展城区水系综合治理,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城市生态水系,让城市因水而美,让市民享水而居。加强城市治理。深化网格化服务,开展深度保洁,整治背街小巷,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决战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让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