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2023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紧扣“三区同建、三个前列”目标任务,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以赴强招引、抓项目、兴产业、惠民生、促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滨强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东港篇章。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进出口稳中提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上述目标,综合考虑了宏观环境影响,有效衔接了“十四五”规划目标,充分评估了各方面机遇和挑战,既立足区情、量力而行,又自我加压、尽力而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把握好五个原则:一是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始终。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二是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始终。在促进共同富裕上久久为功,在补齐发展短板上持续用力,在帮扶困难群众上善作善成,让全区人民的生活年年都有新改善、一年更比一年好。三是坚持把高质量发展贯穿始终。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固强补弱、蓄势赋能,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四是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始终。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办好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不断增强现代化海滨强区建设的动力和活力。五是坚持把统筹协调贯穿始终。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坚持市区一体、融合发展,坚定必胜信念,发扬斗争精神,推动各项工作争第一、走在前。
重点要在实施八大行动上不懈努力:
(一)实施项目攻坚行动,着力强化高质量发展硬核支撑。坚持发展为要、项目为王,扎实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推动项目数量、建设质量、投资总量“三量齐升”。
发起项目建设新攻势。实行投资“赛马”机制,用好“红黄旗”“招推服”“清单化”等机制,营造“以项目论英雄、凭实绩排座次”浓厚氛围。实施总投资1598亿元的128个区级以上重点项目,确保年内完成投资160亿元以上,力争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亿元。加快推进航空产业基地等22个省级、龙佰钛业等48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抢抓国发18号文件机遇,围绕产业发展、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持续谋划争取一批专项债券、国省预算内投资、行业部门投资项目,形成覆盖全面、结构合理、梯次分明、质量优良的项目储备库。
抢抓招商引资新风口。更新产业链招商图谱,完善招商引资支持政策,健全考核评价机制,“顶天立地”招大引强,“铺天盖地”培新育活。用好青岛(日照)会客厅等招商载体,充分发挥招商小组作用,精准发力加大产业项目招引力度,新招引到位内资增长10%以上。深化与央企、国企对接合作,加快推进聚力无人机等签约项目落地。发挥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基金作用,提升资本招商的能力和水平。健全督促调度机制,每月通报招引到位资金等情况,强化压力传导。
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做实重大项目招引推进提级会商、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帮助研究解决项目推进和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依托“政策通”平台,强化政策归集、精准“画像”推送、“免申”无感兑现,真正让黄金政策发挥出黄金效益。用好中长期贷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一揽子稳增长政策,一对一破解土地、资金等制约难题。做好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擦亮“信用东港”品牌,把更多的C位让给企业家,让选择东港的企业找到“家的归属”、感受到“家的温暖”。
(二)实施产业强区行动,着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坚实根基。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深耕细作城市经济。坚持“存量优化”与“增量扩张”并举,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元宇宙、生命健康等产业,让城市经济的内涵更为深厚、产业更加优化、发展更有活力。积极服务中央活力区在建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完成投资30亿元,金杉国际大厦、黄海明珠广场等项目竣工。做强人力资源产业园、平台经济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大力招引创意设计、服务外包、数据标注等项目,年内新引进楼宇企业800家以上。继续加强与港口的对接,谋划更多的港产城融合项目,争取更大成效。加快消费恢复和消费升级,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家电消费,力争吾悦广场、保利广场、海曲坊建成开业。壮大体育旅游、休闲度假等特色产业,推出乡村游、近郊游等精品旅游路线10条以上,加快开元森泊度假乐园、丽都大酒店等项目建设,推动文旅体深度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统筹推进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建设,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产业竞争中大显身手。聚焦数字赋能,启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新建5G基站708座,新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3个、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3个。实施两化融合项目10个,培育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推动新华谷文旅电商城建成运营,加快中漫元宇科技产业园落地,年内引进数字信息企业100家以上。
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围绕“入规、登高、上市、智造”,实施工业强区三年行动计划,力争“一年初起势、二年见成效、三年结硕果”。充分发挥“一区多园”主阵地作用,推动要素向园区集聚、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群。大力发展航空制造维修和飞行培训、通航消费等“航空﹢”业态。建设临港临钢现代产业走廊。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筛选一批“种子企业”,“一企一策”培育扶持,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以上。落实重点企业靶向提升机制,新增市级以上“专精特新”“瞪羚”等优质中小企业20家以上。开展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实施重点技改项目25个,完成投资9亿元、增长1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