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优营商环境。深化“最多跑一次”,建成企业服务中心,闭环企业办事流程,坚决遏制审批事项体外循环。拓展“办好一件事”事项,推进“秒批”服务模式。深化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优化重大发展事项“一事一议”机制,健全产业项目协调服务体系。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综合查一次,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争创省级信用县试点。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减税降费和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出台一批更管用的稳岗纾困政策。充分运用惠企政策“网上超市”,推动“免申即享”“即申即享”“限时即享”。深入践行“1%工作法”,放大“五法联动”效应,常态化开展“纾企困、惠民生”遍访等政企交流活动,积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提升行动,营商环境评价指标跟进省市同步达到全国标杆水平。
(三)突出特色、突显乡村,在深耕厚植中打造乡村振兴的现代化南陵场景
立足特色育品牌。围绕构建“343”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加快“一镇一业一院一头部一基地”建设,大力培育南陵大米、食药用菌等多功能产业片区。发挥麦金地中央厨房等龙头项目牵引作用,大力引育一批预制菜、休闲食品、农产品物流等龙头企业,力争新增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开展特色种业提升行动,强化杂交水稻育种和紫云英等优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持续扩大种子销量和国内影响力。积极发展都市型、科技型、精细型农业,重点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式田园综合体,联动推进“两强一增”行动。
多管齐下促增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精准实施重点帮扶举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深化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占比达60%以上。完善农村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连锁共配”项目,实现农产品年网销额超17亿元,争创国家级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提升农村劳动人群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和职业农民5000人次以上。
适度超前强基础。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改造提升高标准基本农田(小田变大田)2.5万亩,实施“大托管”示范推广10万亩。着力补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短板,完成“四好农村路”95公里、安防养护工程145公里;扎实开展新一轮中小河流治理,完成七星河堤何湾段治理工程,适时启动建设漳河上游及城区段防洪工程、老孤峰河治理工程和资福河控制性工程;积极推进麒麟水厂二期扩建和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全面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建管并重优生态。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到40%,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16个、美丽宜居村庄150个。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探索EOD合作模式,强化青弋江、漳河流域水系综合治理,加强重要水源地保护和入河排污口监管。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林长制,贯彻长江“十年禁渔”部署,高水平创建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森林覆盖率达34.1%。加大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管,做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和湿地保护修复。启动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精致别样生态产业化节点,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县。
(四)以品塑形、以文铸魂,在提档升级中打造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现代化南陵场景
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聚焦宜居城市、特色城镇、美丽乡村有机贯通,加快构建“一主、三片区、两带两廊”空间发展格局,让“城市像城市,农村像农村”。立足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主城区五向空间向“131”城市组团优化,持续提升城市功能性品质。加快村庄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实施,以提升型、稳定型和特色型村庄为重点,科学谋划美丽乡村整体性推进和特色化布局。
努力夯实城市建设基础。坚持既着眼短期需求,又兼顾长期动能,谋划实施一批利长远、强基础、接地气的城市更新项目。实现G318南青线一期改造工程建成通车,加快推进G205城东段快速化改造、S339升级改造等重大交通项目前期。开工建设110KV工山输变电工程,建成220KV后港变2号主变扩建工程。坚持应用牵引、数据赋能,建成城运中心,形成事中事后监管、智慧农业、智慧交通等智慧应用场景。实施城南易涝点整治,完成籍山大道海绵化改造。
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树立城市经营理念,用“绣花”功夫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推动城市各功能区管理效能加快释放。持续提升一般区域公共环境,奋力打造“最干净城市”升级版,实现城区公共环境洁净度、基础设施完好率两个100%。谋划建设生活垃圾、固废垃圾中转站及环卫专用停车场,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春谷路、惠民路等杆线下地,推进非小区式老旧居民区和背街小巷整治。增强“功成不必在我”意识,提升文明创建常态长效管理水平,力争创成全国文明城市。
赓续传承城市文化脉络。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加强大工山、千峰山、牯牛山等文化遗产保护,启动建设陵阳中路历史文化街区,谋划推进城东文化产业园建设,打造具有较强辨识度的历史文化标记标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围绕“两道三山五区”文化走廊,因地制宜发展个性化乡村旅游集聚区和文化主题片区,加快团结湖快递物流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和奎湖综合连片旅游开发,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乡约南陵·百村千舍”旅游民宿品牌建设工程,打造霭里、板石岭等一批极具特色的皖南旅游民宿产品和民宿品牌。
(五)共享成果、共同富裕,在为民利民中打造更高生活品质的现代化南陵场景
行民之所盼,推动民生实事更暖心。立足政府“干的事”精准对接群众“盼的事”,认真践行暖民心行动“八共四参与”群众全过程参与机制。深化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两落实、七整治”成果,打造更多金牌物业,推动“三率五化”取得新进展。配齐暖心便民设施,建成城市智慧停车管理系统,新增城市机动车泊位3000个以上,新建口袋公园2个、柔性步道10.5公里,改造镇级菜市场6个,努力解决群众停车、健身、买菜难问题。新增老年助餐点23个、老有所学项目点39个。充分关爱青少年儿童,实现幼儿园2-3岁托班开设比不低于10%,全县学生近视率下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