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25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根据区委统一部署,2025年区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新福建建设宏伟蓝图和“四个更大”等重要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化使命担当,着力奋勇争先,全力推进“奋勇争先落实年”等各项重点工作,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新时代新仓山,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仓山实践。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机遇,初步确定2025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完成市下达的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和节能减排降碳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改革创新驱动,奋力构建区域竞争优势
坚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向科技创新要活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持续放大仓山发展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纲要。纵深推进国企改革,加强区属国企品牌建设,做强做优区属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全面建立镇街履职事项清单,切实为基层减负。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行动,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创新举措3项以上。全力打造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深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两岸优势产业合作,打响闽台陈靖姑民俗文化交流活动等品牌,推动台胞住房保障等惠台政策直达快享,促进两岸经贸、情感、社会融合发展。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政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功能,加快法律援助事项入驻,实现负面清单外事项“应进必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打造标杆型便民服务中心1家,推动政务服务“就近可办”,降低企业、群众办事制度性成本。坚持“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完善挂钩服务企业机制,以更大力度帮扶企业。落实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法治保障。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深化“综合查一次”制度,减轻企业负担。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力争R&D经费投入和高新技术企业总量位列全市第一方阵,组织实施科技重大项目和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攻关。依托区内高校资源,深化产学研合作,带动成果转移转化,完成技术合同认定成交额10亿元以上。加快创新服务平台打造,力争新增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学会服务站各1家。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打响“英才聚仓·幸福满仓”品牌,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245人、高技能人才1500人以上。
强化金融保障能力。常态化开展“烟山鹊桥荟”等政金企对接活动,持续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深化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鼓励金融机构针对小微企业需求推出差异化金融产品。健全完善基金运作机制,组建规模1.3亿元的烟山股权子基金,撬动更多资本投向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光电信息等产业。用好“榕腾计划”,加快海西新药、康佰家等企业上市进程。
二、强化新质生产力引领,奋力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全力推进“131”产业体系建设,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做强智能制造产业。坚持把智能制造作为核心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锐捷网络等龙头企业,力争省数字经济领域创新型企业入选数量保持全市前列,推动数字经济产业规模突破700亿元。推进区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等数字应用场景建设,建成投用城市大脑一期项目。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深化“工业提振”三年行动,大力推进“智改数转”,帮助星网视易等23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鼓励企业“上云上平台”,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引导福顺半导体等重点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力争列入省市重点工业技改项目20个以上。
做精重点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生物医药产业,推进国际医疗综合实验区建设,加快台湾药械进口先行先试及LDT试点等政策申报,积极谋划引进外商独资医院;加大北京同仁堂等优质企业扶持力度,推动瑞科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引进生物医药产业项目20个以上,产业规模突破220亿元。打造特色新能源产业,实施全区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推动中交海峰风电做大做强,落地理想汽车交付中心等重点项目,推进新能源产业强链补链。加速文旅产业发展,挖掘“闽江之心”、三江口、螺洲等文旅资源,主动融入“文化中轴”“诗画闽江”轴线,办好烟台山文化艺术节、银杏节等特色活动,推广“文化+非遗+国潮+旅游”应用场景,培育国货潮品、文艺演艺、体育赛事等新场景,打造仓山文旅IP,力争全年接待游客超11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110亿元。持续提升茉莉花茶品牌知名度,用好中国茶叶交易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展会平台,全力打造福州茉莉花茶“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
做优现代服务业。持续提振消费,组织万达-爱琴海等商圈开展“惠聚榕城”主题促消费活动,加快建设SM商业广场,做好白湖北园片区商业综合体招商运营和业态提升,推进福州百饼园食品等5家企业申报省级老字号,推动商贸繁荣发展。加快外贸提质增效,提速纵腾网络总部大楼项目,打造跨境电商示范园区,带动外向型经济壮大。推动企业上规模发展,力争全年新增提升商贸服务业企业180家以上。
三、强化项目攻坚发力,奋力积蓄澎湃发展后劲
坚持“项目为先、项目为要、项目为大”,持续加大项目攻坚力度,以项目建设大突破来稳势头、促进位,为仓山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更实举措扩大有效投资。加强重大项目储备,谋划一批衔接“十四五”和“十五五”发展的重大项目。抢抓国家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机遇,紧盯“两重两新”等领域,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支持,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加快推动高宅花园等154个、总投资2168.63亿元的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文翠公馆等74个、总投资727.53亿元的项目开工,花海云筑等39个项目竣工,加大投资强度。
更大范围拓展平台载体。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经验推广,加大低效用地盘整优化力度,深化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推动以园聚链、以链集群。实施八箴路南北两侧地块征迁,谋划推动义序其他片区滚动开发。推进恩歌实业、佳宏经贸等“工改商”项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快义序片区工业用地A、D地块项目建设,提速奋安实业等7个企业自主提升项目,推进福顺半导体产业园等“园中园”建设,力争累计建成高标准厂房70万平方米以上。
更高水平开展招商引资。全面落实“一把手”招商、“走出去”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机制,全方位发动本土企业、台资侨商等资源,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招大引强,推动华威卉谷等项目落地,力争全年招商项目数超80个、预期投资额100亿元以上、综合排名保持全市前列。
四、强化城乡融合发展,奋力推动城市能级跃升
坚持“做全金山建新片区、做精中部老城区、做强城门盖山片区”,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加快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有序推进征迁交地。推动市第二总医院三江口院区等项目清盘扫尾,启动江南CBD地块一周边配套道路工程等项目征迁,力争全年交地3170亩以上,出让土地1800亩以上。持续推进批而未供土地处置,盘活闲置土地资源。
提速大三江口片区建设。把三江口片区作为战略要地、重要节点,推动连片开发,启动南湖片区南侧地块等项目征迁。高效推进厦航广场等46个项目建设,推动中海创三江口总部大厦等28个项目开工。推动嘉成生物科技总部等重点项目落地。加快螺洲古镇、梁厝历史文化街区三期等文旅项目建设,联动植物园、林浦等文旅资源,打造环南台岛文旅示范带三江口区域段,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优化城乡功能品质。以城市建设项目竞赛为抓手,加快白湖北园东升片区综合开发等城市更新品质提升项目38个,推动完成中洲岛改造提升等项目23个。有序推进金山大道提升改造等交通治堵硬件项目14个,推动完成下洋北片区道路工程等项目11个。分流改造一批市政雨污水管网,全面完成源头小区、企事业单位雨污分流改造,推动污水集中收集率达76%。实施“九个一批”古厝保护利用行动。推进三江口植物园二期建设,提升改造口袋公园5处,推动绿化覆盖率达45.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84平方米。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五大工程”,加快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建设,打造都市型乡村振兴仓山样板。
加强城市管理能力。强化智慧城管平台建设,提高智慧化城市管理水平。新建、改扩建垃圾分类屋、亭15座,试点“环卫+执法”深度融合联动工作机制,实现“互相吹哨”双向赋能。开展静夜守护、“两违”整治、渣土车整治、电动车治理等行动。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交办信访件“回头看”,推进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巩固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实施全域治水“七大行动”,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与沿江非法堆砂场专项整治工作,强化重点入河排污口监管,力争全域治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五、强化优质服务供给,奋力描绘民生幸福底色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让群众生活更加舒心、暖心、安心。
兜牢民生保障底线。聚力办好25项为民办实事项目。统筹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新增就业1.8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500人。新建规范化零工市场、驿站和“就业之家”服务点,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末端延伸。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
构建优质均衡教育体系。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构建与人口变化相协调、结构布局合理的配置模式。动建齐安小学等3个项目,建成冯宅中学等3个项目,新增学位4200个。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确保学前公办率达65%。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完成45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急救设备配置。施行教师队伍分层分类精准培训,进一步提升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全力优化英才中学等14个教育集团办学管理,提高薄弱校教学质量。
提高医疗养老供给能力。提速仓山区医院项目建设,谋划建设区妇幼保健院新址项目,建成投用金山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争创省市精品中医馆,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中医阁”7个。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确保全区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5个。促进银发经济创新发展,鼓励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打造区社会福利中心为医养康养一体化的四星级以上养老机构。加快居家社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提升,着力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深化拓展“长者食堂+”服务功能,推动“长者食堂+学堂”融合比例90%以上。
涵养城市文化底蕴。丰富公共文化供给,办好“百姓大舞台”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加速发展全民健身,举办仓山区2025年全民健身运动会,实现全民健身设施社区全覆盖。完成阳岐风貌区三期保护提升工程。全面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确保456处文物全部完成复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保护修缮金山刘氏宗祠等两处文物;全面完成省级以上文保“智慧消防”提升工程,开展“文物保险+服务+科技”试点,健全文物安全防护体系。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探索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路径,实现区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着眼源头治理,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推广警地三联“枫桥警务模式”,深化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构建“一镇一站”“一村一点”的综合应急力量体系,筑牢安全发展防线。加快推动总长32公里、总投资15.56亿元的闽江干流防洪提升工程,强化洪涝灾害应对水平。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六、强化自身能力建设,奋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奋进新征程,必须不断提高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规范、高效履行好政府各项职责。
坚定信仰,筑牢政治忠诚。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之以恒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遵规守纪,严格依法行政。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依法履行赋权事项运行监管职责,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行政执法效能。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悉心听取各方面意见,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担当作为,紧抓作风建设。开展“服务企业月”“项目攻坚月”“治理提升月”三大行动,专项攻坚突破,激励干部主动找活干,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持续精文减会,让基层一线腾出更多精力抓落实、干实事。坚决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集中财力保障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清正廉洁,永葆为民本色。始终保持“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警醒,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铲除腐败土壤,以清廉之心践行为民宗旨,让廉洁用权、干净干事在政府系统蔚然成风。
各位代表,发展春潮涌南台,琼花玉岛起风帆。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扭住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建设新时代新仓山,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