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25年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青春之城”建设加快出新出彩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各项决策部署,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聚焦产城人文融合发展,锚定“青春之城”建设主战略,继续开展“三个年”活动,迭代推进“五个十大”,深化运用“十个必须”工作经验,实施“六大行动”,全面开创“青春之城”建设新局面,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区县实践上虞新篇章。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2025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R&D经费支出占比达3.4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完成上级下达的能源和环境指标计划目标。
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必须增强“一片赤诚跟党走”的政治定力。坚持党对政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到党委有所指、政府有所应,党委有所向、政府有所为,淬炼对标看齐永追随的绝对忠诚。二是必须增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发展耐力。锚定“青春之城”建设主战略,全面对标先进城市,遵循“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成事之道,握稳接力棒、跑好新征程,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图景。三是必须增强“一以贯之抓落实”的执行战力。大力弘扬“六干”精神,始终把“强执行、快落实、不走样”作为政府工作的最鲜明特质,以拼的姿态创新创优干,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往前赶、赶在前,当先锋、争一流。四是必须增强“一心为民谋福祉”的实践合力。切实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真正把政府“想干的事”变成群众“满意的事”。
围绕上述目标要求,重点抓好七方面工作:
(一)坚持创新深化,激发产业竞争新优势
聚力聚焦科创赋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实施科技企业扩面增量、研发机构提质增效、研发活动全面覆盖等创新行动,全年申报重点研发计划5个以上,实施重大科技项目10个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0%以上,再夺省科技创新鼎。深入推进“三位一体”高质量示范区建设,构建杭州湾联合创新中心体系,加快曹娥江实验室、天大浙江绍兴研究院、浙大半导体材料联合创新中心、复旦曹娥江创新中心、中试创新基地二期建设。实质性运行精准医学概念验证中心、中国技术交易所杭州湾创新中心。引育省级以上领军人才30名以上,招引就业大学生2.5万名、高技能人才2700名。启动全国质量强县创建,新增品字标企业8家以上,力争省政府质量奖、标准贡献奖实现再突破。
培大育强产业集群。围绕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4+4”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七个一”工作机制,推动先进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主导产业产值分别突破1400亿元和800亿元,夺取“浙江制造天工鼎(金鼎)”。强化企业梯度培育,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省科技中小型企业15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家以上。创新设立制造业产业并购基金,组建科创子基金2个以上,新增上市(过会)、新三板挂牌及辅导报会企业5家次,实现并购重组和直接融资100亿元。稳妥推进“好房子”试点,力争建筑业总产值增长5%。
大力推进数实融合。积极打造智造城市,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谋划推进数字化改造2.0版,加快建设杭州湾上虞数创港,完成电机行业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全年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100个以上,数字经济制造业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e游小镇推动杭州湾元宇宙应用示范产业园、绍兴影视数创谷等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引进优质数字产业企业5家以上,创成全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园区)。
(二)坚持项目为王,夯实区域发展新支撑
前瞻谋划抓招商。谋深谋实一批围绕“青春之城”建设的引领性重大项目,高质量举办第四届项目谋划擂台赛。实施产业链招商,依托龙头企业引育链主型项目2个以上,力争全年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17个,其中百亿级2个。持续开展“百团千企拓市场增订单”行动,外贸出口占全国份额基本稳定,力争实到外资2亿美元。
赛马晾晒快建设。实施“四季比拼、五榜赛马”行动,全面落实重大项目双月服务,加快推进总投资超3000亿元的267个“五个一批”项目,确保新建项目开工率“一季度达到50%、二季度达到80%、三季度100%开工”,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30亿元以上,制造业投资增速快于面上投资增速。确保省“千项万亿”工程项目、省集中开工项目、省重大产业项目、专项债项目开工率“4个100%”。
千方百计争资源。对准对牢上级重点跑道赛道,争取超长期国债、专项债等政策资金50亿元以上,列入省“千项万亿”项目19个以上、省重大产业项目3个以上、EOD项目1个。新增土地戴帽指标800亩、能耗指标20万吨标煤以上,消化利用“四未一低”土地5000亩。
(三)坚持改革突破,释放市场主体新活力
迭代完善政策体系。加强政策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用足用好“1+9”惠企政策体系,落实“免申即享”,兑现各类惠企资金17亿元,确保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55%以上。深化开展“政企服务直通车”和新生代企业家能力提升等系列活动,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全力提振民营企业信心,创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新增市场主体1.2万家。
持续优化改革服务。以打造全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典范为抓手,全面畅通“企呼我应”渠道,建设服务主导产业链等“一类事”场景,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强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推进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杭州湾经开区产业金融协同发展等改革试点,力争新增省级以上改革试点20项以上。做强做优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加快实施综合改革五大工程,力争全年新增市场化项目10个以上,年经营性收入超130亿元。
加速平台提能升级。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打造“材智”新城,加快推进化工集聚区扩容提质,高质量培育精细化工核心区、集成电路协同区产业集群,规上工业产值超1800亿元,力争在国家级经开区排名中争先晋位。曹娥江旅游度假区启动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创建,力争列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培育名单。曹娥江经济开发区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新建未来产业社区2家、建成5家,规上工业企业亩均增加值同比增长8.5%以上,综合排名在全省同类别开发区中保持进位。
(四)坚持统筹协调,彰显现代城市新风貌
整体化建设三城片区。“未来城”编制完成未来场景落地实施方案,加快曹娥江文化艺术中心建设,推动TOD商贸综合体落地,力争引进精准医疗产业项目10个以上,全力创成省合成生物未来产业先导区。“活力城”完成平阳山等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加快推进蝶梦中心、高铁新城青春驿站等项目建设。全年改造老旧小区17个,力争完成20年以上电梯更新、15-20年电梯应换尽换,房屋征收40万平方米以上。“文旅城”开工建设英台古建筑酒店、金科汤姆猫酒店,加快皂李湖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等项目落地,全力打造“孝德传承地、江南不夜城”。
网络化构建交通格局。编制完成曹娥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规划,力争诸嵊东延至余慈高速列入“十五五”省重大交通规划。加快推进绍兴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上虞段、南北中心大道全线高架、104国道南移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力争全年实现交通投资60亿元以上。开工建设S307四环东南环线、新彩虹桥、江东路南延等项目,完成江东路拓宽工程。谋深谋实杭甬高速上虞段扩容、104国道东复线、章镇连接嵊州北站快速路、江西路贯通等项目前期工作。编制完成低空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谋划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加快飞行营地和通用机场规划审批,不断拓宽低空基础网、航线网和服务网。
精细化推进城市管理。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区域向周边集镇延伸,向背街小巷、居民小区拓展,综合利用边角地建设口袋公园、城市小品12个。开展城市管理“暖心行动”,推广机动车违停“首违免罚”等惠民举措,集中整治“桥头跳车”等问题隐患。投用瓶装燃气储配中心,加快城南生活交通港建设。新建改建供水、污水管网70公里以上,争创排水设施一体化运维省级试点。实施建筑垃圾“定点投放+预约收集”模式,美化彩化城乡道路4条,新增城区公共座椅300个、停车位2000个、充电桩450个。
青春化打造创客城市。启动实施“1520”专项计划,调整优化十大创客集聚区,开展“最佳创客”评选、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等系列活动。建成投用杭州湾创新生态园,差异化建设“零创湾”3个以上,打造15分钟创客服务圈。积极构建热带雨林式人才政策体系,为来虞创客提供30天免费拎包入驻式“青春公寓”,力争全年集聚各类创客群体5000名以上。纵深推进融杭联甬接沪,建设落地上虞接沪创新转化中心,全年招引长三角地区亿元以上项目10个。
(五)坚持一江引领,打造都市经济新样板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打造“一江两岸”总部经济集聚区,新投用、建成总部楼宇各4幢,招引生产性服务业企业20家以上,力争引进链主型企业总部1家以上。实施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创新照明、伞具、户外用品等“直播+平台+跨境电商”模式,谋划建设跨境电商大楼,实现跨境电商出口总额翻一番。持续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精心举办“浙东新商都”购物节系列活动,发放专项消费券4000万元,鼓励支持城区主要商圈提升焕新,争创省级以上高品质步行街。
全面打响文旅品牌。用活用好“4+X”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启动第二次全国非遗普查试点工作,开工建设运河文化博物馆,建成曹娥江流域越窑青瓷基因库。实施“城市氛围感”行动,以市场化理念精心策划音乐节、咖啡嘉年华等长三角(上虞)户外休闲旅游系列活动,力争全年全域旅游人次、接待过夜游客人次均增长8%以上。推动品质文化创优破圈,推进“悦读·越青春”阅读之城建设,上虞博物馆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开展“阳光文化”“百戏下乡”等惠民演出400场以上。
丰富拓展两岸业态。以公园城市理念打造“一江两岸三城四季”品牌,做优做美两岸风貌9公里,深化“漫游娥江”项目运营,招引落地脱口秀、黑珍珠餐厅等沿江新业态5个以上。统筹推进曹娥江夜经济集聚区建设,开街运营“曹娥里·十三弄”历史文化街区,串联中华孝德园、里直街、风情街夜市等节点,点亮焕新上虞夜经济新地标。
(六)坚持民生为本,共享美好生活新成果
深入推进千万工程。以缩小“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聚焦幸福城市建设,谋深做实强城、兴村、融合文章。迭代升级区内山海协作“6510行动”,完成村社组织换届,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项目10个,力争全区行政村年均经营性收入达到115万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7以内。组团推进白马春晖、江南威尼斯、竹海瓷源等共富片区建设和虞南绿色高质量发展,试点推动覆卮山景区“国资+民企”运营,引育丁宅洲际酒店、长塘桃花源等市场化项目5个以上。加快和美乡村三大行动试点建设,争创省级未来乡村3个、省级农村特色文化礼堂5家,和美乡村覆盖率达60%,力争夺取省乡村振兴“神农鼎”。创新“上虞尚品”品牌运营体系,推动“梁湖年糕”申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土特产”全产业链产值达50亿元,争创省级“浙农智富”品牌。蝉联全省产粮大县,创成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着力提升教体事业。加快竺可桢未来学校、春晖舜元美术馆、上浦镇中心幼儿园等项目建设,谋划推进职教园区、高铁南站高教园区等项目。实施春晖教育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创建省现代化学校4所以上,创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实现学校心理辅导课程全覆盖。积极承办高规格国家级体育赛事,办好第十四届区运动会,争创全国第二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
加快建设健康上虞。深入实施区域卫生健康现代化系列行动,积极构建邵逸夫医院绍兴院区、区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三级转诊链”。整合优化曹娥片区医疗资源,实现7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全覆盖,高分通过健康浙江考核。探索“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谋划建设区老年活动中心,投用康养中心,新建“孝德乐龄中心”5家、“晚晴餐厅”10家,开展“山区百村孝德乐龄流动集市”300场以上,争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个。迭代完善生育激励政策,建设城北儿童公园,筹建区未成年保护中心,加快“养育协同、优质普惠”幼托一体建设。
(七)坚持安全发展,提升治理效能新水平
筑牢安全环保底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四大”行动,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存量清零,确保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深入推进地质灾害风险智控提能升级和城市气象安全保障三年行动,规范化建设避灾安置场所20个。深入打好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全年PM2.5平均浓度完成上级下达目标,县控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争创全省全域幸福河湖示范县,蝉联省“大禹鼎”银鼎。
补齐风险防范短板。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动态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举措,有序推地、优地优商,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密切关注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风险,严守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严格落实财经纪律,进一步加强财政收支管理,确保债务率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
打造社会善治样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预防性法治体系建设,健全完善“五情直通”“五控四联”机制,确保信访积案动态清零。全力打好重点时段维稳安保硬仗,深化多警种扁平化管理改革,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五霸”整治等专项行动,持续优化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确保平安上虞建设“护鼎加星”。
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残联、红十字会等作用,做好双拥、退役军人、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审计、统计、档案、史志、气象、邮政、融媒体、外事、老龄等工作。
各位代表,为了更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我们按照“群众提、委员议、代表定、政府办”的方式,遴选12方面34项民生实事提交大会,请各位代表审议并票决。我们将实行项目化管理,努力把每一件实事办实办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决策部署,全面干出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
(一)始终把政治建设摆首位,做到“忠诚干+团结干”。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来,确保不走样、不跑偏、不搞变通、不打折扣,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广泛团结各方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做到有工作一起干、有难关一起闯、有责任一起扛。
(二)始终把躬身为民落到位,做到“担当干+创新干”。切实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谋民生大事、办关键小事。牢固树立“事事讲高效、件件抓执行”的鲜明导向,以拼的劲头敢担当,以拼的实绩论英雄,把全部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做到说了就干、定了就办、办就办好。坚持守正创新、科学谋划,以创新之策破万难之事,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区人民。
(三)始终把勤政自律融入位,做到“务实干+廉洁干”。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对标先进、快人一步,善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敢做难而正确的事。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基层干部腾出更多精力为发展加力。坚定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腾出更多财力为发展赋能。
各位代表,征途漫漫,唯有强执行、快落实、不走样,方能行稳致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创变求发展,笃行抓落实,奋力开创“青春之城”建设新局面,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