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山西省)运城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4月17日)

  (二)聚力三农发展,促进乡村全方位振兴

  做优做强农业产业体系。坚持以“四个农业”为抓手,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产业全链条升级,提高农业效益。壮大特优农业。聚焦“粮、果、菜、畜、渔、药、林”七大产业,稳步推进“四南四北”产业转型。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全面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推进黄汾百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建设,稳步提高水浇地面积,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28万亩,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不少于808.5万亩、总产不低于57.9亿斤。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种业强市“一核心五基地”建设,加强特优新品种育种攻关和优势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培育推广一批市场认可度高的优良品种。做强工业农业。按照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全政策链扶持的思路,实施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行动,打造一批国家级产业强镇和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促进更多优质农产品“接二连三”、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全年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达到560亿元,精深加工产值突破300亿元。大力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支持夏县争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打造品牌农业。深化“南果”战略,建设10万亩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打造10个高标准设施水果示范园。大力发展道地药材种植,持续推广“运城面粉”“运城苹果”“运城蔬菜”三大品牌,支持新绛县打造全省最大的特色有机蔬菜产业基地。推动农产品和农业生产两个“三品一标”协同发展,叫响“运农优品”,力争创建“圳品”等名优品牌75个,不断提升“运”字号农产品影响力和带动力。全力争取“山西省地理标志展示推广中心”落地运城。发展数字农业。依托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打造10个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加快智慧农业云平台运营,完善乡村资产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农业农村重点数据融合互通。启动晋南苹果交易市场平台。支持新绛国家数字设施农业创新应用基地、临猗智慧农业产业园、万荣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推动盐湖海晟源数字化养殖、永济硕成渔业等项目建成投产。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补齐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推动危房改造动态清零。每个乡镇至少建成6个新能源公共充电桩,实现乡镇全覆盖。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完成改厕3.7万座,扩大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范围。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探索设立殡仪服务站,支持盐湖区做好全国移风易俗试点工作。保护传统村落,集中连片连线打造65个独具晋南风韵特色的美丽乡村。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支持绛县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稳慎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探索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利用。拓宽乡村人才来源,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发展。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支持平陆创建全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推进农业生产托管试点工作,全年完成35万亩托管任务。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密切关注易返贫致贫人口收支变动、“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状况,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深化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运城行动。扎实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工作,加大就业、产业帮扶力度,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确保搬迁群众留得住、有活干、能挣钱,生活水平芝麻开花节节高!

  (三)聚力消费回暖,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

  多措并举提振消费。开展系列促销活动,合理增加消费信贷,组织绿色建材、智能家电下乡,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充分释放消费潜力。推动盬街、平常街、岚山根等特色商业街提档升级,打造“烟火气”新地标和“夜经济”集聚区。顺应消费升级方向,推动消费品工业提档升级,增加高品质消费供给。积极发展医疗、家政、信息等服务消费和数字消费、无接触消费等新型消费,拓展家庭式、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场景。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入开展服务业提质增效“十大行动”,加速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发展研发、设计、物流、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引导金融机构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全年新增信贷投放250亿元以上。支持阳光焦化、中磁科技、寰烁科技等企业加快上市步伐。推动芮城通用机场发展飞行培训、短途运输业务,拓展通航旅游等消费性航空服务。规划建设黄河金三角(运城)智慧物流快递集聚区,加速现代仓储行业发展,培育航空物流、保税物流、冷链物流。

  加快文旅产业复苏。紧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施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行动,持续擦亮“关公、盐湖、黄河”三大金字招牌,抓好绿水青山中条新生态文旅经济示范带和“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精品旅游示范带建设,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推进总投资381.4亿元的文旅融合“双十工程”,建好城市阳台、水上乐园、河东成语典故园等重点项目。加快关公故里和五老峰5A级景区创建步伐,建设河东池盐旅游度假区和泗交康养旅游度假区,推进生态体育公园、中条山文化博览园等项目完工并运营。完善全要素旅游服务体系,支持绛州澄泥砚、夏县宇达青铜、稷山螺钿漆器等企业开发更多文创产品;发展“黄河人家”、房车露营、太空舱酒店等业态,加大“四菜一汤一饼”宣传推广力度,让游客留得下、看得好、玩得欢、吃得美、住得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676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