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山西省)运城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4月17日)

  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深入开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坚,抓好战略性、牵引性重大改革。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以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目标,统筹布局电力源网荷储,继续做好能源互联网试点市建设,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有序推进垣曲一期抽水蓄能项目建设,力争垣曲二期、绛县2个项目年内开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稳妥推动新纺、磷肥厂等4家企业打包改制工作,强化对国有企业全方位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制定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加强税收征管,促进应收尽收。严控“三公”经费,压减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发展关键点、民生紧要处。同时,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改革,不断改出活力、改出创造力。

  走好开放必由之路。加快运城国际机场改扩建,做好航空口岸正式开放迎检工作,争取开通直飞日本、韩国、东南亚以及港澳台地区航班。抓住“中国(运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契机,申建保税物流中心,打造跨境电商核心产业园,培育认定一批市级示范企业。加快临猗黄河大桥及引线等重大工程进度,积极推进运三高铁、南同蒲铁路改线、韩河侯客专、晋潼高速(阳城至永济段)等项目前期。培育一批本土外贸企业,发展服务贸易,开展文化、中医药等特色服务出口及国际劳务输出。精心筹办好关公文化旅游节、池盐文化旅游周、果博会等重大活动。加强与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合作,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

  各位代表,创新、改革、开放三者内核相通、机理相连,我们将坚持系统观念、一体推进,以勇闯新路赢得发展主动,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七)聚力区域协调,促进城市能级加速跃升

  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深化“1+5”组团发展,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净化城市立面,加快市会展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市民服务中心建设,打通槐东路、魏风街、周西路等“断头路”,开工建设学苑路北延、大禹街西延等项目,实施老旧小区改造40个,持续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新开工棚户区住房改造920套。加快海绵城市建设,开展地下管网攻坚行动,重点实施人民南路、中银路、凤凰路、槐中路等雨污分流及道路改造项目,新建20处雨水调蓄池,一体推进“十湖”共治,继续推进官道河、姚暹渠、常硝渠等排洪通道改造,增强城市防汛排涝能力。布点建设岳坛、汤里等输变电工程,提升城市供电可靠性。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推动城市品质和市民素质双提升,让城市更智慧、更韧性、更宜居。

  推进“盐临夏”一体化发展。加强顶层设计,打破行政分割,推动优质资源共享和产业分工协作。研究出台土地、人才、投资、财税等配套政策,提升一体化内生动力。建立盐临夏全覆盖均等化政务服务体系,优化整合民生服务事项和工程建设项目,实现“一网通办”“异地可办”。推动G209运临连接线改造、G521盐湖段改建、河东东街延长线、涑水河旅游公路等项目年底贯通。

  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深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优化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促进人口向县城集聚、产业向县城集中。支持各县(市)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禀赋优势,统筹本地产业培育和外部产业承接,推动产城融合发展。逐步完善停车场、充电桩等市政交通设施,健全防洪排涝、水电气暖网等配套设施,补齐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等公共服务短板,丰富农贸市场、大型卖场等县域商业体系,加快智慧县城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县城的承载力、吸引力。

  (八)聚力绿色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打好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人防+技防”相结合,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优化升级河湖长制,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坚持控源、治线、清尾系统治理,强化入河排污口监管整治,改善水库、湖泊水质,确保国考、省考断面水质持续好转,汾河流域(运城段)水质逐步向Ⅲ类提升,涑水河达到Ⅳ类标准。严控土壤污染源头,有序实施垃圾分类工作,推动全域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加强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监管,全力维护土地安全。

  加快生态修复治理。继续谋划实施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双十工程”,今年抓好267个、总投资998.1亿元的重点项目建设。接续打造“五条绿色走廊”,整体推进沿线自然生态修复、人居环境整治以及“农文旅”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美丽画卷。研究制定奖补政策,加大中水利用力度,开展整治违规取水专项行动,切实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积极推进水土保持治理,全年完成36.9万亩治理任务。推深做实林长制,实施“绿满运城”行动,完成全年植树造林任务。加快中条山生态修复治理,常态化打击非法采矿行为。

  持续推进减排降碳。强化能耗强度管控,合理控制能耗总量,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确保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9%。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煤炭消费减量替代,严格控制重点行业企业煤炭消费。大力推动绿色建造,加快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落实全面节约战略,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各位代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运城的老百姓享受到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生态福利”!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676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