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山西省)运城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4月17日)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同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1万人。约束性指标不折不扣完成省定任务。以上各项指标在实际工作中尽可能争取更好结果。

  做好全年工作,必须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六个坚持”的世界观方法论,在短期波动中把握长期趋势,在风险挑战中捕捉发展机遇,在复杂局面中赢得工作主动。一是让发展的信心强起来。稳预期、强信心是当务之急和关键所在。必须坚持以既定目标作为战略牵引,围绕产业发展全链条和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发挥好政策“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努力用政策“红包”激活市场“细胞”。二是让经济的油门轰起来。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亦是退。必须牢牢把握稳与进的关系,既稳字当头,抓好投资之稳、三产之稳、社会之稳;又稳中求进,确保经济增速、经济总量、经济质效争先进位,努力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赶超跨越。三是让社会的活力涌起来。运城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的“你我他”。必须更好统筹外联与内聚,对外积极融圈入群,对内调动一切因素,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让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活力充分释放。四是让安全的屏障筑起来。没有安全这个“1”,其他一切都是“0”。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底线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总体国家安全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确保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行稳致远。五是让幸福的指数提起来。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既谋划实施好治水兴水、农业基础设施、现代综合交通运输、教育发展、区域创新、生态环境、公共卫生、文化服务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惠民生的大事要事,又全力解决好群众“业教保医”的烦恼、“衣食住行”的需求,让河东百姓安居乐业、幸福满满。

  各位代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勤劳智慧的运城儿女,一定能够干出精彩、拼出未来,全面奏响与新时代同频共振的最强音!

  三、重点工作安排

  今年各项任务艰巨繁重,必须牢固树立“五种理念”,一仗接着一仗打,一锤接着一锤敲,重点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聚力转型升级,促进工业新型化重塑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用好省市技改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投入,提升传统产业含绿量、含新量。以绿色工厂、数字工厂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新稷河闻工业转型发展区,实施钢铁行业限制类装备改造升级,推动增品种、提品质、精深加工;推进煤炭智能绿色安全开采和清洁高效综合利用,确保完成省定增产保供任务;电力行业积极发展超超临界机组,加快推进河津电厂三期项目;焦化行业重点实施设备升级、化产回收、化产延伸,全面开展干熄焦改造,4.3米及以下焦炉全部关停。加强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力争新增2家废钢和1家废铝加工企业。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415”十大工业产业集群培育工程,持续推动“合汽生材”新兴产业地标成形成势,带动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要重点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丰富和拓展工业物联网应用,新培育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认定企业10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5家,带动全市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不断做优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要重点提升产业体系的协作配套和核心竞争力,发挥大运汽车“链主”作用,加快高端新能源乘用车批量生产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研发,带动夏县、永济、平陆等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集聚。支持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要重点推动专利仿制药、新药创制及中医药与康养、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支持亚宝药业带动链上企业做大做强,推进永津9000吨医药中间体、朗致医药物流基地、大禹功能性微生物生产线等重点项目,加快构建晋南新特药基地。新材料产业要重点发展以优质钢材、铝镁铜合金、稀土永磁、碳基新材料、绿色建材等为主导产业的特色新材料,强化中铝新材料、银光华盛镁业的“链主”作用,打造国家级铝镁精深加工和碳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运威精密线缆、梅山湖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泰石岩棉制品等重大项目进度,争取早日投产达效;推动平陆投资100亿元的稀有金属绿色科技产业园年内开工建设。

  抓好链长制专业镇。聚焦10条重点产业链,完善“链长+链主”工作推进机制,实施政策兴链、金融活链、项目固链、创新强链、链主引链、招商延链、数字畅链、供应稳链“八大行动”,力争新增1家省级“链主”企业和1家百亿级企业,实现“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壮大盐湖潜水泵、永济机电制造、闻喜玻璃器皿、稷山纸包装、临猗渔药等专业镇整体规模和综合实力,做精专业产品,新增省级专业镇1个、市级3—5个。到“十四五”末,打造5个省级专业镇,市级专业镇实现县域全覆盖;万荣外加剂实现企业突破百户、产值突破百亿的“双百目标”。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核心产业,积极创建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加快5G基站建设,年底力争达到8000座以上。启动“灯塔工厂”创建行动。在钢铁、焦化、装备制造等行业打造一批5G工业应用场景,努力建设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676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