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装备制造业延链强链。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做优做强装备制造业。煤机装备发挥华越、华鑫、丛鑫龙头带动作用,提高本地组件配套率,推进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加快由加工组装向“智能制造+服务”转型。通用装备以阀门股份、建工申华、哈德托普等骨干企业为重点,加快技改升级,提升大口径阀、耐磨铸件等主导产品市场竞争力。光伏装备重点推动华储光电稳产达效,加快引进上下游企业,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贴息贷款,争取省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用好市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装备制造业改造提升。
加快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以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为方向,加快补上正极材料、隔膜等关键缺失环节,推动多氟多六氟磷酸锂二期、高端PVDF树脂等项目投产,加快中烜、中冀投、贝特瑞等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建设,推进华阳华钠电芯投产达效,再引进一批电池整装项目,打造平定张庄、高新区庙堰两个新能源电池产业园区。大宗固废利用产业集群,用好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政策红利,抓好大地海科、中科泓源等粉煤灰、煤矸石固废利用项目建设,发挥欧冶链金、天元绿环等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带动作用,引进再生铝、废旧家电、废旧汽车、废旧电池等回收利用项目,推动绿色循环产业集聚发展。新材料产业集群,以蓝宝石材料为中心,向产业链上下游和周边延伸,积极引进第四代半导体氧化镓外延晶片、钨钼合金等半导体材料项目,加快打造新型半导体产业。以电解铝产业为依托,推进高强高韧铝杆、高精铝板带箔等新型有色金属材料项目,大力发展铝合金深加工产业。推动PBAT可降解塑料及制品项目达产达效,加快煤层气制金刚石工业化量产,做大碳基新材料产业。
建强开发区主阵地主引擎。滚动开展好“三个一批”,抓好新兴产业谋划和在建项目投产达效,提升签约项目开工率、开工项目投产率、投产项目达效率。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推动向开发区赋权再升级,提升“区内事区内办”水平。加快建设一批标准化厂房,完善供热、供水、市政路网配套,提升园区承载力。围绕发展水平、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等重点,加强差异化考核。高新区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力争进入国家级高新区考察名单;平定和盂县经开区在全省排位稳步提升。
发挥链长制专业镇集聚作用。链长制突出龙头引领、联动发展。聚焦九大产业链,实施产业链重大项目攻坚行动,强化“政府+链主企业+产业园”作用,谋划引进一批提档升级快、承载能力强的企业。建立全流程跟踪服务、全要素协同保障、全过程常态推进机制,支持“链主”“链核”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带动链上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产业链产值和市场占有率“双提升”。专业镇突出一镇一策、梯次培育。制定总体规划和特色产业规划,重点培育耐火、砂陶、新能源电池、矿用系列材料等市级专业镇,争取获批省级专业镇。大力推进“专业镇+市场主体”培育模式,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标准和品牌,提升专业镇主导产业优势。
各位代表,阳泉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是根本出路。我们要以非常之力、恒久之功推进转型升级,实现从一煤独大到多业支撑,真正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二)全力扩投资促消费,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和消费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强化项目第一支撑。抓实谋划储备,围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打造六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和九大产业链,加大项目储备包装力度,做实“五张清单”,动态完善项目储备库,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滚动格局。加快项目推进,发挥重点工程牵引作用,落实省市重点工程“指挥部牵头抓总、分指挥部板块化推进”工作机制,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链条,抓实领导包保、联席联办、专题研办、一线督办、专班服务,开展项目建设堵点难点疏解行动,全面提升项目开工率、竣工率、达效率。强化要素保障,扎实开展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攻坚行动,解决项目“最先一公里”难题。紧抓“三区三线”划定成果正式启用机遇,落实用地预审简化政策,保障项目用地需求。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资金支持,发挥好金融顾问作用,破解项目融资难题。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全面掀起大招商新热潮。建立由市级领导牵头负责、部门县区和“链主”企业参与的招商专班,发挥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和商会作用,构建市县一体招商大格局。紧盯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组织专题推介活动,精准开展长板招商、以商招商、滴灌招商、会展招商。探索招商部门“三化三制”改革,提高招商市场化、专业化、精准化水平。出台激励政策,建立包联推进责任制,为企业和项目提供全链条全周期全天候服务,推动招商引资规模再突破、质量再提升。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落实好省促进民间投资40条政策,常态化向民间资本推介优质项目,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鼓励民间投资项目参与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支持民间资本参与盘活城市老旧小区、老旧厂房、文化体育场馆等资源资产。
多措并举提振消费。广泛开展促消费活动,适时发放政府消费券和消费补贴,促进重点领域消费加快恢复。聚焦居民消费升级,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绿色建材、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扩大大宗商品消费。促进住房消费,落实购房补贴、公积金贷款额度、首付比例调整等政策,满足群众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持续改善消费环境,再谋划打造一批重点商圈和特色街区、夜经济集聚区,不断提升城市“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