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山西省)应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4月3日)

  应县十七届人大

  四次会议文件(28)

  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在应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长 王晋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应县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按照县委“实施‘六大工程’,推动‘六个转变’,奋力谱写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塞上绿都应县篇章”的发展思路,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9亿元,增长4.3%;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1247元、15164元,分别增长4.9%、7.4%,三项指标增幅均居全市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3%,排名全市第三。三次产业结构比优化为31:15:54,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一年来,我们抓招商、上项目,发展基础更加厚实。项目推进有力有效。全年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工程项目130个,总投资124.1亿元,华电光伏发电、下马峪至清凉庄段旅游公路等75个重点项目全部完工。开发区“三个一批”项目开工率、达效率均为100%,排名全市第一。出台了《关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考核奖励办法等系列文件,重奖了阿拉丁隔热节能材料深加工项目第一引荐人,有效激发了全员招商热情。全年共签约引进项目15个,总投资85.1亿元,完成率102.9%。工业经济稳步增长。扶持培育规上工业企业6家,累计达到55家,形成了以陶瓷、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完成了3家陶瓷企业骨瓷技改生产线建设和7家陶瓷企业装备智能化改造,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开发区工业投资始终保持高速增长,提前3个月完成了全年考核任务,主战场、主引擎效应凸显。大力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了6个集中式光伏和4个储能项目,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现代农业提质升级。新建高标准农田6.2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6.1亿斤,位列全市第一、全省第九。发展设施农业2000亩,总规模达到1.5万亩,与露地蔬菜相比亩均增收1.5万元,生产效益明显提升。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认证“三品一标”绿色农产品10个,农业品牌不断做强。种植青贮玉米、苜蓿、燕麦草13万亩,升级改造标准化养殖园区3个,全县奶牛存栏量达到6.4万头、肉牛饲养量2.56万头、肉羊饲养量116万只、生猪饲养量28万头,草牧业发展势头强劲。文旅商贸融合发展。下马峪文旅康养小镇、小石峪生态旅游点、中曹山采摘园等景点串联成珠,逐渐成为广大群众休闲放松的“后花园”。应县耍孩儿被文旅部列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名单,应县木塔入选山西省首批“文化记忆”项目名单,应县木塔区域被评为首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应县被省民政厅、省委党史研究院、省文旅厅评为“千年古县”。商贸物流加快集聚,新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10家,限上电商网络销售平台实现“零”突破。发放政府消费券561万元,拉动消费2960万元。以经纬通达为龙头的物流网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福通物流填补了全县限额以上实体交通物流运输行业的空白。

  一年来,我们抓基础、提品质,城乡面貌喜焕新颜。分配公租房1242套,改造县城老旧小区18个、背街小巷4条,亮化美化道路6条,完成了新建南路、长征路、昌盛街等5条道路改造及雨污分流工程,推进了县城集中供热、供气管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了8条道路及公园游园景观绿化提升工程,绿化覆盖面积达到505.2万平方米,城市颜值更加靓丽。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13个,推进了水务一体化城乡供水和8个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完成了下社建制镇水污染防治工程,建成长城1号旅游公路50公里、“四好”农村路23公里,改造农村危房1036户、户厕2000座,乡村环境更加宜居。下社镇石庄村被评为全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大临河乡圣水塘村被评为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一年来,我们抓生态、筑屏障,绿色发展更加出彩。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营造林11.4万亩,应县大地绿色越来越浓。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清洁取暖改造29178户,空气优良天数325天,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省考李家小村断面水质达到四类标准。加大地下水超采治理力度,推进了地表水源置换、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地下水水位实现止降回升。

  一年来,我们抓创新、促改革,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行政效能不断提升。率先在全市推出政务服务“不打烊”——自助终端大厅开放工作,最大限度利企便民。“互联网+监管”系统监管事项认领率、检查实施清单完成率、监管责任落实率和“12345”热线工单办结率均为全市第一,解决了一批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堵点难点问题。园区改革不断深化。开发区自成立以来,累计引进重点项目34个,新增升规企业11家,成为我县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和带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8.5亿元,同比增37.3%,占全县总量的38%。深入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率先在全省实现全域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供地801亩。中园区位调整顺利完成。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年内净增5601户,累计达到25652户。新增市场主体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15.3%,排名全市第二;千人拥有企业同比增速、民营企业净增占市场主体比重、新增涉税市场主体占比三项指标排名均为全市第一。累计减税降费1.2亿元,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创新动力不断释放。新增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专精特新”企业9家,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785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