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创优环境搭平台,市场主体逆势增长。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扎实开展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制定“1+1+10+1”政策体系,构建链长制、专业镇等十大平台,推动新能源电池、新型碳基材料等9条重点产业链集群成链,支持12户“链主”企业、20户“链核”企业发展壮大,重点培育耐火、砂陶、新能源电池等专业镇,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6户。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五有套餐”,66个高频审批事项实现市域通办,市级行政许可事项全程可网办率达97.3%,“证照分离”改革惠及企业1.4万户,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通过国家验收。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3万户,增长32.1%;新登记4万户,增长170%;企业数量3.3万户,增长21.2%;涉税市场主体6万户,增长25.8%;规上法人单位达到904户,增长4.1%。
(五)改革创新求突破,发展活力持续释放。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22户“僵尸企业”破产程序全部终结,公司制改革全面完成,分离办社会职能和“三供一业”维修改造创出阳泉经验,市属国企资产总额增长4.8%,营业收入增长3.6%。政府性融资担保市县一体化改革顺利完成,地方金融机构清收处置不良资产42.7亿元,全市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实现“双下降”,是全省唯一无高风险金融机构地市。农村改革不断深化,郊区“五有五建”乡村治理实践路径、东梁庄村农村土地二轮到期延包试点经验成为全国样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提前完成“百万百村、十万清零”目标。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阳泉产业技术研究院升级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省级创新平台增长33%,新增国省“专精特新”企业24户,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17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家以上,培育高科技领军企业4家,发展动力更加充沛。
(六)统筹城乡促融合,发展空间不断拓展。聚焦建设中部城市群东翼,突出“六协同六率先”,签订中部城市群“6+1”合作协议,太行城镇带、盂平寿昔城镇组团列入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规划,青银高速旧关至太原段改扩建工程列入全省省道网规划。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国土空间布局不断优化,用地保障持续增强。加快城市扩容提质,完成供水、供热、老旧燃气、建成区雨污分流排水管网改造260.9公里,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42个、122.7万平方米。万达广场开业运营,奥特莱斯商业中心加速推进,市中心医院开工建设,生态新城开发步伐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特”“优”“精”发展,打造“1+10+100”富硒农业全产业链,与山西农业大学共建富硒产业研究院,培育富硒农产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6个,认证富硒农产品52个。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建成高标准农田6.9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4.7亿斤。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提升行动”,改造农村户厕1.5万户。平定县获评国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盂县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平定甘泉井村、盂县泥河村、郊区固庄村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郊区咀子上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7个村列入第六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国道307、207线阳泉市绕城改线工程全线贯通,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阳泉境内主线贯通,“四好农村路”完成285.7公里,城乡道路更加通达顺畅。
(七)四治一体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扎实开展碳达峰阳泉行动,72家重点用能单位接入在线监测系统,开展节能监察和诊断,能耗强度完成省定任务。新能源车辆增长44%,充电桩达到2343个,车桩比4.1∶1,居全省前列。绿色出行比例达71%,成功创建全国绿色出行城市。作为全省唯一入选城市,被列为“十四五”时期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城市。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造林绿化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2.3%。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夏季臭氧和秋冬季大气治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空气质量居全省3个重点保障区城市第一。PM2.5平均浓度下降4.7%,改善率排全省第5;优良天数增加8天,比例为73.7%,排全省第6;水质优良国考断面占比达到80%,劣Ⅴ类国考断面全部退出。
(八)用心用力惠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市首家市级零工市场启动运行,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招聘活动,新增3家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城镇新增就业196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高于经济增长水平,分别提高1836元和1027元。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9所,新建平定评梅学校,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020个。16个教育集团开展办学试点,覆盖全市44所中小学。启动“智慧教育示范市”建设。持续推进“双减”工作,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以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组建职教集团。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和实训基地分别入选全省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和高水平实训基地。工程技术学院建成“矿区生态修复与固废资源化”省级重点实验室。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设数字媒体技术、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新专业。深入推进“三特兴医”工程,新增省级重点专科2个、市级重点专科8个,市三院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市疾控中心搬迁新址。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参保率、缴费率、待遇领取率均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在全省率先完成房屋产权登记确权颁证“清零行动”任务,惠及群众9万余户。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开展文化下乡演出1万余场,推出沉浸式人文体验剧《遇见娘子关》,平定紫砂艺术展、百团大战陈列展获得全省第二届博物馆精品陈列展览推介,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深入,在国内国际大赛上阳泉籍选手屡创佳绩。安全稳定持续向好,深入开展“两个行动”,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连续151个月杜绝重特大事故。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等专项行动,平安阳泉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九)担当作为抓落实,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坚持政治引领,严格落实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开展清廉政府建设,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化依法行政,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268件、政协提案358件,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2件。完成数字政府基础能力平台建设,获批全省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试点。把狠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1+N”抓落实工作机制,优化“13710”督办功能,形成抓落实的闭环管理,政府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