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北京市)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4日)

  助企纾困成效显著。顶格落实国家和本市各项稳增长政策,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恢复发展22条措施等一揽子区级政策,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近500亿元,为中小微企业减免租金12.8亿元。区级财金协同平台向731家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34.64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5668.68万元。年末本外币存贷款余额预计5.83万亿元,增长13%。搭建“创融海淀”政金企对接平台,助力1.43万家企业借贷405亿元。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落实“服务包”、服务管家制度,协调解决企业诉求3156项。

  (四)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全面落实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措施,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加快提升区域创新能级,高质量发展势头更加强劲。

  先行先试改革落地见效。制定实施落实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工作方案,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科技应用场景建设、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等,一批重大项目和改革案例落地。华为、联想等8家领军企业与11家中小微企业签署技术集成采购协议。北京银行等5家金融机构发布科技金融创新产品。支持小米牵头组建3C智能制造创新联合体、筹建人形机器人创新联合体。推动人才支持类改革措施落地实施,教育部向12所高校下达与新型研发机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专项指标173个;外国人出入境服务厅建成投用,实现外籍人才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两证联办”。率先施行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基础研究支出加计扣除、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分期纳税,切实减轻创新主体税收负担。

  原始创新策源功能显著增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预计740件,增长20%;技术合同成交额预计3400亿元,增长15%。全力服务保障国家实验室和启元实验室建设,国家实验室起步区实现入驻办公,启元实验室科研条件平台一期建设完成。持续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智源、微芯分别发布智算平台“九鼎”、大规模对等网络通信技术“若水”,量子院量子通信样机直通距离创世界纪录,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34个项目完成立项。以自然科学基金助力企业破解基础科学问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总规模已达7000万元。大力加强底层技术创新,在人工智能等11个前沿领域布局,支持一批底层技术项目。深化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全国首个临床医学概念验证中心——中关村科学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医学概念验证中心揭牌运行。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继续实施研发投入倍增计划,科技企业研发费用预计2751亿元,增长15%。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巩固数字经济发展优势,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15项配套任务扎实推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0%。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8家,累计265家。高新技术企业收入预计3.8万亿元,增长7.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预计1.6万亿元,增长12%。推动高精尖产业项目落地,动态跟踪重点项目721个,新增签约项目54个。拓展大信息产业集群优势,在互联网3.0、区块链、RISC-V等新兴领域加快布局,提升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基础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建设超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平台和区块链先进算力实验平台,加速研发集成电路IP核,加快推进自主可控软件创新中心和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建设。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药物、智能医疗研发,腾盛华创新冠病毒创新药物以及凡知医学、小蝇科技等7家企业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罗森博特、爱霖医疗等产品进入国家创新器械创新通道。贝伦产业园实现100%入驻,入驻医药健康企业23家。积极布局氢能领域,依托国际氢能中心建设,支持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依托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前沿技术创新中心,搭建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时空信息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质量强国建设工作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创新生态优化升级。积极构建科技服务体系,统筹协调、加强调度,职能部门、国有企业、财源专班和各街镇各司其职、协同联动,服务更加专业高效。着力提升园区管理服务水平,推广东升科技园“精耕细作”运营模式。不断优化知识产权环境,设立规模1000万元的知识产权运营担保基金,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成为全国首批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首批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地区。鼓励支持平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支持字节、快手、百度、小米等头部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积极创新网络市场监管服务模式,获批创建全国首批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以“集群注册”方式为互联网直播服务主播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强化科技金融服务,中关村科创金融服务中心揭牌,为科创企业提供并购贷款、科技人才贷、认股权贷款等;支持股权投融资机构发展,获股权投资企业511家次,已披露获投金额490.77亿元。做好企业上市服务,新增上市企业19家,现有上市企业268家,数量稳居全国地级市(区)之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华为等企业引进高水平青年博士后科技人才74人。“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连续6年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两区”建设扎实开展。实际利用外资63.7亿美元,增长2.1%,全市占比37.1%。出口额预计1500亿元,增长2.2%,全市占比26%。促进全产业链制度型开放,形成制度创新案例21个。新增项目639个,其中外资项目125个。加快推动中关村综保区报批工作,研究制定规划建设方案。扎实推动数字贸易港建设,全面梳理项目清单和诉求清单。落实外债便利化试点政策,为53家企业办理外债便利化业务,涉及金额42亿美元。推动招商银行海淀支行开展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试点。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快培育。优化商圈布局,7个现有商圈和西北旺、永丰2个待培育商圈纳入全市重点商圈名录。加快推进五棵松商圈数字化建设,华熙LIVE成为多元业态网红打卡地,开创“沉浸式”互动体验商业模式。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引入各类首店31家。麦德龙PLUS店开业。持续优化生活服务业网点布局,新建、升级改造便民商业网点50个。积极促进消费市场恢复发展,举办北京消费季·悦动海淀系列活动等,推动商旅文体等消费融合发展;坚持以有效投资推动结构升级,实施促消费资金支持政策,全方位推动消费层级提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425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