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人民政府市长 刘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锚定“156”战略举措,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群众顶压奋进、克难前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各项指标稳中有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中国式现代化晋中实践迈出坚实步伐。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蹄疾步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7.6:53.5:38.9,一产和三产占经济总量比重分别提升0.2和2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提升2.2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特”“优”农业扩量增质。全市粮食总产超过30亿斤,平均亩产810斤,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新高,寿阳景尚示范区玉米单产达2540斤、全省最高。突出晋中国家农高区引领,实施“22510”行动,山西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揭牌运行,8大类9个品种种子随神舟16号飞船完成太空诱变搭载实验。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八大产业集群,获批“全国名特优新”品牌6个,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实现营收204亿元,增长33%、排全省第3位。150余种晋中特优农产品在北京新发地成功推介。继太谷之后,寿阳又获批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数量全省最多。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3%,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39.1%。8个新兴产业链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牵引非煤工业产值突破16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7.3%,安泰、尚太成为全省第二批重点产业链“链主”。晋中产甲醇重卡在市内形成千辆应用规模,建成完备的甲醇加注体系,“醇车一体化”应用场景示范引领,“醇、车、站、运、捕”全链条生态加速构建。甲醇经济示范区五年发展规划重磅发布,甲醇汽车成为晋中先进制造业鲜明标识。梯次培育省、市、县三级专业镇,榆次纺机液压入选第二批省级专业镇,全市省级专业镇达到4个、全省最多,授牌榆社医药包材等6个市级专业镇,省市专业镇全年产值308.9亿元、增长10.1%。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8885个。晋中开发区工业互联网转型促进中心成为全省首批三个区域性省级中心之一。三产服务业复苏增长。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84.5亿元,增长4.5%。奥莱晋中店接待客流超1200万人次、增长40%,营收超30亿元,居全国奥莱门店前五。13个“夜经济”集聚区入驻经营主体1088个。快递业务量完成3.45亿件、增长48.7%。全市A级景区增加到43家,接待游客1383万人次,达到疫情前的1.1倍,平遥古城持续上榜全国5A级景区百强榜前十,介休入选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榆次、介休荣获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又见平遥》文化产业园印象新街成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央视《中国民歌盛典》《非遗里的中国》分别在左权、灵石拍摄,晋中文创产品首进央视春晚。《太行奶娘》《烽火家书》《战地黄花》唱响红色文化主旋律。晋剧表演艺术家郑芳芳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我市时隔20年再次迎回“梅花”,晋中文旅知名度显著提升!
(二)持续强化政策撬动,发展动能强劲有力。创新方式抓招商。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市场化委托招商奖励办法,组建工作专班常驻长三角地区蹲点对接洽谈,市县领导干部带头走出去、引进来,构建开放大招商格局,全年招引项目183个,总投资1325亿元、完成省定任务的116%。全力以赴攻项目。坚持“四全工作法”,发挥项目指挥部、工作专班等机制作用,强化要素保障,优化调度服务,推动总投资2073.1亿元的146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3.7亿元、完成率115%;积极争取上级各类资金,128.5亿元国省资金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落实落地,带动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9.1亿元。与全省同步开展四次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项目开工率、投产率、达效率均排全省前列。千方百计增活力。精准落实助企纾困政策,为企业减免税费82.2亿元、增长25.8%,为130户企业周转应急资金57.6亿元,为1.4万余户企业提供担保合作资金30.2亿元。全市经营主体数量达到44.5万户,增长5.8%;梯次推动“个转企”191户、新增“小升规”93户,数量均居全省前列,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1154户、全省最多;新增“晋兴板”挂牌企业21户、累计达到102户,提前两年完成“十四五”目标。介休凯嘉、金泉和平遥煤化3户企业进入“百亿企业俱乐部”、个数实现翻番。11户企业上榜全国能源企业500强,17户企业上榜全省民企百强,均为全省最多。
(三)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内生动力加速释放。聚焦改革赋能。纵深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累计建成智能化煤矿8座、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90余处,寿阳新元矿通过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验收,全市煤炭产量达到1.28亿吨、创历史最高,能源保供任务超额完成。4.3米焦炉全部关停。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8.3%,能源电力结构进一步优化。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我市再生水出让方式成为全国首例再生水有偿转让范例。灵石和左权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榆次完整社区试点改革等全省领先。深化创新驱动。推动市校协同创新发展,与驻市高校合作共建研发、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63个,达成合作事项36项,带动全市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06%、排全省第3位;203场博士大讲堂好评如潮,179项科研成果、一批有效发明专利加速落地转化。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39家、连续六年稳居全省第2位,“专精特新”企业达到245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达到12家。提升开放能级。玛钢、碳素、玻璃器皿、光伏电池及组件和特优农产品等优势产品加快走出国门。中鼎物流园中欧(中亚)班列累计开行759列,通达15个国家40多个城市,全年带动货物出口30亿元。中通物流园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物流集散中心。和邢铁路开通运营,成为“晋煤东运”新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