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聚焦城乡融合,力争在乡村振兴上实现新突破。围绕“一区五带”发展布局,大力实施“四化行动”,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实施基础农业优化行动。抓牢粮食安全生产,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新建1万亩高标准农田,系统整治农村沟渠36.6公里,做好节粮减损工作,确保正常年景粮食产量稳定在1.2亿斤以上。有序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土地集约化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到60%以上。持续做好“秸秆变肉”工程,为规模以上养殖户拓宽融资贷款渠道,提高保险覆盖率,大力扶持鼓励牧业企业扩大养殖规模,全区肉牛养殖量突破1.3万头。实施特色产业强化行动。发挥城郊村区位优势,引进社会资本加快高端棚膜示范建设,与本地特色产业融资合作,扩大草莓产业规模,扶持乡土品牌领军人物,在源头上参与“一村一品”“一屯一品”建设,提高本地农产品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培育特色鲜明、优质健康、物美价廉的地标农特产品品牌,全年新建棚膜面积150亩,果蔬产量达到1.2亿斤以上。实施人居环境美化行动。以巩固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水平为抓手,抓住“百村提升”政策机遇,高质量谋划一般债项目,加快补齐农村厕所、生活垃圾、粪污治理等短板。统筹政策资金,重点向示范村倾斜,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打造“四好农村路”精品线2条,创建省级示范村2个。实施三产融合深化行动。纵深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文章,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在推广升级原有特色品牌的基础上,全力引进金澄玉米、容嬷嬷食品等项目,丰富农副产品种类。积极发展“农业+电商”“农业+物流”,推动农业产业化水平整体跃升。
三是聚焦实体经济,力争在工业提质上实现新突破。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紧盯工业倍增“三大目标”,推动产业集聚隆起。紧盯重点企业增产扩能。夯实“服务企业年”成果,进一步压实区级领导及部门包保责任,持续开展“六解一协调”遍访企业活动,制定政策引导企业引进人才、科研创新。纵深推进“备胎计划”,助力重点企业稳产增产,全年新增入规企业3户以上。紧盯重点项目投产达效。对谋划的工业项目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力促快落地、快开工、快投产,全力支持金钢股份装备升级改造,重点推动顺邦智慧农机生产制造基地、亿丰机械智能化车间、航天宏图无人机制造等10个项目竣工投产。紧盯重点产业创新升级。围绕农机、换热器产业优化提升,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推进提质扩能,全力推动康达农机、欧维姆总部企业调优产品结构、增加生产份额,促进巨元集团、顺邦农机等企业产品迭代升级,推动换热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继续实施“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四是聚焦转型升级,力争在三产跃升上实现新突破。坚持激活力、挖潜力、增动力,在“两引领、两提升、两保障”上下功夫,实现三产发展新态势。突出商贸、文旅的产业引领。充分发挥吾悦广场、仁兴商厦等市场主体作用,实施仁兴步行街整体提升改造,加快巨展活力城招商,打造“熙和九里”特色商业街区。推动构建以“两区一带六节点”为核心的乡村休闲旅游布局,全力推进丛泉湖、西湖湿地等生态景观提档升级。有机整合问耻钟亭、三道林子战斗遗址、马仁兴铜像广场等红色教育资源,做强红色文旅精品线。抓好电商、物流的壮大提升。实施实体电商孵化行动,以电商产业园为载体,深化与美团、京东等龙头企业合作,大力发展传统平台电商、直播电商和社区团购电商,全年举办电商对接会2次。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推动四平保税仓、农产品电商直播基地建设,切实发挥区位优势,努力打造区域重要物流枢纽节点。做优政策、载体的服务保障。以拉动消费增长为着力点,出台促销奖补方案,加快释放消费潜力,拉动服务业消费热潮。推动商贸文旅深度融合,结合休闲旅游、红色文旅精品线,全年开展“嗨购日”、丰收采摘节、直播带货节、冬季冰雪节等活动15场以上,进一步繁荣消费市场。
五是聚焦提质扩容,力争在城市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不断增强城市承载力、吸引力、亲和力,促进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提升。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46个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在改造中探索增加外挂电梯等功能,让更多家庭共享发展成果。加强弃管小区市政管线维护,做好人行步道、健身器材修缮管理,实现硬件适老化、通行无障碍。优化城市生态宜居环境。实施绿化提升工程,对滨河广场等树木和绿地重新进行规划、补植,提升城区绿化水平。美化小区居住环境,每个社区重点打造一个精品小区,形成“一区一品”的城市风貌。按照“雪中清雪、边清边运”原则,统筹调配机械设备、清雪人员,保障道路畅通和市容整洁。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探索建立执法部门牵头、职能部门协同、街道属地落实的“门前五包”工作体系和巡查机制,强力整治“脏乱差”顽疾,让城市更有秩序。加大物业管理覆盖面,以电业小区为试点,推动新物业公司依法进驻,探索“以工代费”、消费积分抵费等物业费抵缴模式,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共建。
六是聚焦关键领域,力争在生态治理上实现新突破。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贯彻实施生态强省战略,持续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各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果,着力绘就美丽生态新画卷。提升大气环境治理成效。全面打好“控尘、控车、控煤、控排、控烧”组合拳,深度治理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突出抓好秋冬秸秆全域禁烧,确保实现“零火点”目标,力争空气质量稳定在国家二级标准。提升河湖环境治理成效。进一步完善河流联动监管机制,纵深推进“三三五八”辽河流域治理模式,加快条子河治理工程绿水长廊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林家国控断面水质稳定在四类以内。坚持从“治污”向“控污”、由“水清”向“景美”转变,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推动河湖生态提升,夯实治污基础,绿美河湖环境。提升土壤环境治理成效。科学有效落实黑土地保护政策,完成保护性耕作2.4万亩。强化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污染管控,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落实环境监管职责,全面开展受污染耕地周边涉重金属企业的排查整治。提升碳排放治理成效。以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推动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技改升级,提高能效水平。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