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15%,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强经济、增后劲,在产业创新发展上提升综合实力。以产业为核心,加快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新格局。
1.发展特色农业。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树立大食物观,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责任制,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确保三大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不少于11.5万亩。持续深化“田长制”改革,推广赤眼蜂防治病虫害,加大黑土耕地管护力度。推进数字农业发展,不断增加对耕地黑土保育及土壤墒情监测,新增遥感监测点位4个。大力发展中药种植,力争全年扩种、改造、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有所提升。实施农业“提质、扩面、增效”三项措施,推动“一村一品”提档升级。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加快推进太保镇农产品储藏、运输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农业深加工产业链条,积极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紧盯农产品仓储、培育、精深加工等环节,加快推进众鑫粮油大豆制品加工、中华村粉条加工、四合村蔬菜加工、稻壳生物质颗粒燃料等项目建设。探索发展特色养殖业,在原有“一猪一牛”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梅花鹿、柞蚕养殖规模;对接我省鹅产业振兴行动计划,充分开发鹅资源产业潜能,谋划推动我区鹅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中华村肉驴养殖和牛蛙繁育项目,构建驴、鹿、鹅、蚕、蛙新型特色养殖发展新格局。严格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绿色有机食品有效认证面积稳定在2100亩以上。进一步完善我区农产品电商中心功能,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大农业发展资金扶持力度,力争全年落实“县域数字化普惠金融”贷款1500万元以上。
2.做强新型工业。坚持工业强区思路不动摇,锚定写好“三篇大文章”,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亿元。培优育强实体企业,力争净增规上工业企业2家。改造升级“老字号”。积极推进东方、双吉、新兴、顺兴达4家煤矿改造升级,力争早日投产达效;持续助力盛安民爆提升释放产能、提档升级。深度开发“原字号”。做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龙冶科技装备制造镀锌铁线及钢绞线生产加工项目建设步伐;支持食品加工产业联合做大做强,引导榛尔美高钙果罐头、果汁食品加工,树莓加工等中小微企业有序发展。培育壮大“新字号”。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借助采煤沉陷区闲置场地资源,加快新能源产业布局,助力伟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推行工业“标准地”出让模式,加大闲置用地处置力度,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产出效益“双提升”。
3.繁荣第三产业。依托资源禀赋、结合发展实际、聚焦优势领域,加快推动第三产业扩大总量、提升质量,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以黑龙江三江农资、农机批发市场为依托,充分发挥市场集散地作用,为全区种植、养殖业提供服务保障。培育现代化物流业发展升级,依托集当公路、双七公路、同江口岸公路铁路大桥外联内畅的交通网络,以太保镇商贸、物流集散镇发展定位为起点,培育支持网营物流做大做强,推进冷链物流终端建设,围绕农畜产品收储,建设保鲜冷库2座。纵深推进全域旅游布局,持续丰富新业态,依托紫云岭公益性公园、花海、农业示范园,打造集旅游休闲、文化展演、农旅研学“三位一体”综合性旅游品牌;挖掘魏晋文化、民俗文化、矿区文化,加大旅游宣传和市场培植力度,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二)强服务、争先锋,在项目创新引进上增添赶超动力。树牢“项目立区”理念,全力打好项目会战,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大力度谋划项目。立足发展实际,加强项目谋划,储备一批强支撑、促升级的产业项目,补短板、增后劲的基础设施项目,惠民生、增福祉的社会项目。放大区位优势、平台优势,主动顺应“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等重大发展战略,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力争年底实现开工建设省、市级百大项目3个,千万元以上项目4个、完成签约项目10个。
2.高效率推进项目。扎实开展项目建设领域大会战,加强项目调度,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推动双吉、顺兴达煤矿改扩建、镀锌铁线及钢绞线生产加工等项目复工建设,东荣、集贤煤矿提能改造项目如期建成,确保符合入统条件的项目应统尽统。
3.全方位保障项目。落实区级领导干部包联制度,聚焦项目招引、落地、建设、投产、达效,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监管。紧盯上级政策导向、产业发展方向、市场资源投向,多渠道保障项目建设资金。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原则,争取各类要素指标支持,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土地、水源、能耗等资源配置。建立政银企对接长效机制,帮助解决项目建设难题。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强管理、抓特色,在城乡创新建设上彰显颜值魅力。坚持统筹城乡、建管并重、融合共进,不断提升协同发展效能。
1.做优区镇品质。在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基础上,严格“三区三线”管控,提升城乡治理能力和水平,推进腾迁净地步伐,为城区发展腾出空间。全力服务省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太保镇中华村等6个村道路硬化建设,促进区、镇、矿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太保镇供水、生活污水改造和边沟治理项目。有序推进城乡矿区“拆墙透绿”工作,高效利用闲置用地和边角地块,适当建设小广场、绿地等配套设施。持续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打造干净整洁、美观有序、舒适宜居的城乡环境。开展美丽乡镇建设,分步提升改造集镇,完善功能配套,更好发挥连接城区、引领农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