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筹推进教育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投资1000万元,对全区中小学校进行提升改造。
2.建立食品检测站点2个,设置流动检测车1辆,面向群众开展“你点我检”活动,保障群众“舌尖安全”。
3.打造1200平的区级退役军人综合服务中心,为全区万余名退役军人提供多元化服务。
4.完成日检测4500余人次的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技术保障。
5.有序推进古城子广场、玫瑰城广场、西丰园、本溪路绿地等游园广场改造,提升居民文体活动阵地质量。
6.实施海城街等5条街路“植绿补缺”行动,为百姓打造优美、整洁、宜居的城市环境。
7.维修改造城乡道路9条,修补路面4000延长米,让城乡居民出行更便捷、更舒心。
8.新增施划停车位2000个,进一步缓解“停车难”问题。
9.完成建平、机修等7个老旧小区改造,改善7000余户居民居住环境。
10.深入推进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学,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500个以上。
名词解释:
1.“六稳”“六保”:“六稳”分别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六保”分别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2.“六个望花”:区委十一届十九次全会提出了建设“创新望花、文明望花、绿色望花、法治望花、幸福望花、实力望花”的发展目标。
3.“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4.河湖“清四乱”:指乱占、乱采、乱堆、乱建。
5.“三横三纵”:三横主要是指丹东路、雷锋路和鞍山路,三纵主要是指北镇街、康平街、昌图街(右下)和辽中街(右上)。
6.“四化”建设: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
7.产业图谱:围绕辖区重点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进行细化分解,明确招商引资的重点企业和重点方向,提升招商引资成功率。
8.“1+3”四新产业:主要指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新装备配套产业和新服务业。
9.“一网通办”:指打通不同部门的信息系统,群众只需操作一个办事系统,就能办成不同领域的事项,解决办不完的手续、盖不完的章、跑不完的路这些“关键小事”。
10.“四减”:即审批服务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次数。
11.“治改提创”行动:即治理脏乱现象、改造老旧设施、提升生活品质、创新管理模式。
12.“六助”:即为老年人提供助乐、助餐、助浴、助医、助行、助洁服务。
13.“双减”: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14.“装户图”工作机制:即社区工作做到一户一记录,不少一户、不漏一人,可为基层社会治理、疫情防控等提供便捷的数据支撑。
15.“法律七进”:指的是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寺庙、进企业、进单位工作。
16.“三落实”专项行动:即辽宁省“带头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层层抓落实”专项行动的简称。
17.“一张图”:即将辖区国土空间规划、各大企事业单位、在建项目、规划项目等在一张电子地图中体现,为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18.“一核一带三区”:“一核”,即雷锋文化核心区;“一带”,即城区老工业转型升级带;“三区”,即望花经济开发区、西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塔峪现代农业示范区。
19.“1+4”产业政策体系:在优化完善望花区原“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形成的集“域外引资、智能制造、商贸服务、科技创新”四项政策为一体的产业政策体系。
20.“三篇大文章”:即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
21.“带土移植”:是指让科研人员连同其科研成果,一同进入民营科技企业,实现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22.“一园三板块”:区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要做实西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着力打造西部创新融合先导园,以今日装饰城为主体的家居建材商业板块,以新钢铁智慧物流基地为主体的钢材智慧物流板块,不断提升传统服务业板块。
23.“带方案挂牌”:是指先对拟上市地块进行规划设计,形成具体设计方案,再通过竞价确定竞得人的方式。
24.“标准地出让”:是指在城镇开发边界内具备供地条件的区域,对新建工业项目先行完成区域评价、先行设定控制指标,并实现项目动工开发所必需的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等基本条件的可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
25.“四早”原则: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