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黑龙江)延寿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1月9日)

  二、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开局关乎全局,收官要见成效。县委十七届七次全会从十个方面对事关全县大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部署,使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明晰了路径、找准了定位,吹响了延寿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按下了延寿现代化建设的“加速键”。从发展大势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宏伟蓝图、发出了改革强音。省委、市委出台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建强“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使命任务,建设“六个龙江”和“八个振兴”的实践要求,蓄势能、大发展的天时之势扑面而来;从大环境看,全国经济回升向好趋势明显,富民惠民政策叠加发力,我县生态优势独具特色,产业基础更加坚实,资源要素加速聚集,康养旅游更趋成熟,蓄势能、大发展的地利之势奔涌而来;从自身情况看,2024年我们干成了一批关乎发展的大事要事、办成了一批利民惠民的实事好事、化解了一批历史遗留的急事难事,全县干部群众用行动凝聚起实干担当的强大合力,蓄势能、大发展的人和之势汇聚而来。只要我们锁定发展目标不懈奋斗,激发自身优势潜能,就一定能在延寿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2025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县委工作部署要求,聚焦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内需潜力,把“寿”文化作为延寿振兴发展总牵动,深入挖掘长寿内涵,赋能全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五色产业”,不断扩大新动能、新优势,增强经营主体活力,稳定市场预期,提振社会信心,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25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GDP增长。

  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坚持量质提升,在打造“五色产业”上聚力攻坚

  围绕县委发展“五色产业”部署要求,着力固底板。把握绿色健康方向,做强绿色食品产业。推动瀚钧卵磷脂原料药及制剂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早日投产。依托鼎鑫生物、延寿亚麻等龙头企业,加快推动沙棘、亚麻产业提档升级。拓展胚芽米、婴幼儿粥米等特色稻米深加工,建设“水稻文化公园”,持续提升延寿大米品牌价值。积极锻长板。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医药企业科技含量,帮助企业提升出货量。推进香其黄酒、液态醋发酵、鼎鑫生物茶饮等项目建设。培育壮大林下经济,推动农田碳汇项目早日交易。鼓励加信镇红辣椒种植面积稳步增长,打造全省庭院辣椒种植小镇。大力育新板。以长寿文化为牵动,赋能黄精等长寿食品产业深度开发。借助科研院所技术优势,加强黑米产品研发,谋划建设黑稻研究所,打造中国“黑米之都”。依托松江省史迹陈列馆、国防教育主题广场等地,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开展延寿冰雪旅游“百日行动”,大力发展冰雪旅游产业。

  (二)坚持大上项目,在抓经济谋项目上奋力突破

  全力以赴扩投资。坚持项目为王、实干为要,加快推动在建在谈产业项目。依法依规处置闲置资产。促进产业、工业、制造业、民间投资稳定增长,以高质量投资支撑高质量发展。

  千方百计抓招引。聚焦“五色产业”,精心谋划招商项目。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未来趋势,制定计划、完善政策,提高招商引资精准性、项目落地成功率。深刻领悟没有招来新项目落地,就没有经济发展新动能;没有新项目落地,就没有县域经济发展源头活水的基本经济规律。继续完善园区配套功能,提升服务企业发展水平。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与企业家真诚交往,亲清有度,规规矩矩谈合作,干干净净谋发展。真心帮助企业解难题,让投资者成为延寿招商代言人。

  深挖长寿文化。以“寿”文化为统领,做优康养文旅产业发展规划,推动长寿山、长寿湖整体改造升级。优化长寿泉周边环境。推出迎亚冬冰雪游项目,扩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满足游客休憩、野餐等个性化旅游需求。发展乡村观光民宿旅游,力争打造新城村特色文旅小镇。

  (三)坚持兴农富民,在促进乡村振兴上勇毅前行

  做优做强农业产业。坚持以“四个农业”为抓手,做好“土特产”文章,谋划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全县作物种植面积稳增不降,三大作物优质品种率达到95%以上。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20万亩。加快东亮珠河、驿马河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积极发展畜禽养殖,扩大规模总量。力争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个,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数量达到60个。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放在突出位置,持续整治“脏乱差”,提升垃圾收转运能力,促进乡村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推进农村公路、农道桥涵、污水治理等项目建设,加强乡镇中心地段基础建设,提高供水、供电、排污等保障能力,打造农民满意的样板村。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巩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聚焦产业、就业两个关键,促进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依法依规用好用足衔接资金,大力发展产业项目,力争带动脱贫人口增收700万元。

  (四)坚持内外兼修,在提升城市内涵上精雕细琢

  抓好基础建设。升级改造北卫东路、景阳胡同等街路,确保山河大道如期通车,力争消灭南宏伟路、南东风路等“断头路”“黑灯路”。改造老旧管网23公里。完善市政交通设施,加强城区水系改造治理,健全防洪排涝、水电气暖网等配套功能,不断提升城市承载力。

  抓好内涵提升。将2025年,定为城市内涵提升年。加强城市规划,为未来持续发展留好空间。提升亮化水平,打造材质简朴耐用、形象赏心悦目、美观大气的城市夜景。高标准推进城市绿化,新增小微绿地20处。将“寿”文化元素融入景观小品,建设口袋公园,实现城市功能、品质“双提升”。

  抓好精细管理。树牢“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突出专业精细管理、部门协作联动、全民共同参与的“大城管”工作格局。常态化开展卫生环境、交通秩序、违法建设等专项治理。巩固弃管小区治理成果,下大力气解决好停车、充电难等问题。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打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更有韧性的城市新环境。

  (五)坚持绿色发展,在建设美丽延寿上久久为功

  推进污染防治。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抓好入河排污口监管整治,确保省考断面水质持续好转。强化黑土地保护,严控土壤污染源头。实施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新增垃圾堆放点位30个、垃圾箱100个,推动全域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

  加快生态修复。厚植绿色发展底色,统筹山水林田湖一体化保护和系统修复,抓好森林草原火灾综合防控,坚决依法打击破坏森林、湿地、矿产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加快侵蚀沟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矿山修复等项目建设。完成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

  推动绿色发展。合理控制能耗总量,确保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6%以上。推动出租车行业新能源车辆更新换代,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新方式。

  (六)坚持人民至上,在守牢底线红线上强基固本

  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杜绝政府新增隐性债务。打击非法集资、恶意逃债等违法违规行为。坚持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深入细致做好邻里纠纷、涉法涉诉等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精准有效为群众排忧解难,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处置在源头,严防极端事件发生。

  守牢安全生产底线。时刻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聚焦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化品、消防、燃气等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严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气象监测预警,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提升防治能力。强化应急管理、物资储备和处置能力。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发挥自治、法治、德治联动作用,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体系。强化“12345”热线作用,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反恐处突,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加大电信网络诈骗打防宣力度,坚决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依法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推进双拥共建,支持工会、残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

  (七)坚持民生为本,在增进群众福祉上彰显温度

  巩固社会保障。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完善就业服务,力争新增就业1500人以上。推动灵活就业人员、生活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参加社会保险,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功能。力争完成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300户。建设社区托育机构2个,家庭托育点11个。加大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力度,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提升教育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改造学校硬件基础条件,持续用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力争高考本科入线率稳中有升。持续巩固“双减”成果,提高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占比,提升课堂教学水平、课后服务质量,严查乱补课行为。消除校园安全隐患,保障供餐安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都能在阳光下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增进健康福祉。积极回应人民关切,更好保障病有所医,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救治能力,引进优秀医疗人才,完成县域医共体建设,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加强医保基金规范化常态化监管,守住守好百姓“救命钱”。加强特色科室建设,努力实现“小病早日康复”“大病不出县城”。

  繁荣文体事业。借亚冬会举办东风,激发全民健身热情,针对性举办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快公共体育场馆、户外运动设施建设,力争改造大小运动场地5个,推动全民健身。

  今年我们将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持续办好民生实事。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没有止境。我们将以更大力度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持续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是永葆忠诚之心,持续打造服务政府。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牢固树立为民、务实的政府形象,真心实意听取群众心声,实实在在解决群众诉求。优化政府机关运转效能,推进政府工作闭环管理。2025年,不研究问题的会不开,没有明确指导意见的文件不发,不解决问题的决策不做,让广大干部拿出时间把更多精力用在本职工作上、用在县域发展上、用在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上。

  二是永葆公正之心,持续打造法治政府。必须坚持依法行政,确保政府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坚持合法性审核和备案审查制度。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多用法律和政策解决民生难题,让公平正义可触、可感、可信。

  三是永葆奋进之心,持续打造高效政府。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提高“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干在前、冲在先、做表率,事不过午、件不过夜、马上就办,不折不扣、雷厉风行,全面提高政府各项工作质效。

  四是永葆廉洁之心,持续打造清廉政府。坚决扛起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整治群众身边“微腐败”,完善清廉政府建设。强化财政收支、民生工程等重点领域审计监督。坚持“过紧日子”思想不动摇,严控“三公”经费,“有保有压”,把有限财力用在发展关键点、民生紧要处。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不破“防线”,不踩“红线”,不越“底线”。

  各位代表!延寿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思想合心、目标合力、行动合拍,一张蓝图、一个步调、一以贯之,为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新延寿而努力奋斗!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1197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