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生态旅游
充分利用尉氏旅游发展优势,整合生态旅游资源,依托森林公园、湿地资源、主题公园及纪念园、花木园等丰富生态旅游载体,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高生态旅游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大力发展康养健身游、美丽乡村旅游和历史文化游等,促进产业链向森林体验、度假休闲、森林运动等方向延伸,着力培育精品生态旅游线路,全面完善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发展森林旅游、休闲、康养,促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5、木板材加工产业
在尉氏县现有板材加工基地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木材加工制造产业发展集群建设,在实现木材加工制造与用材林基地同步建设的同时,形成原料加工、产品制造与深(精)加工和产品销售的产业服务体系。
(四)森林城市建设支撑规划
1、森林资源管护
持续强化基层管护队伍和管护设施,要稳定县、乡镇各级专业养护、防治队伍和专、兼职监测巡查员。逐步完善尉氏县林政资源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为维系和改善森林生态环境提供制度和执法保障。
2、森林防火
全面提高森林火灾防控能力,加强森林火灾预防、扑救、保障建设,新设防火宣传牌150个、宣传栏110个,警示牌350个。至规划期末,确保森林火灾受灾率控制在0.9‰以下。
3、有害生物防治
规划一期建设县级检疫实验室1个,新增检疫执法设备2套;二期、三期各新增检疫执法设备1套。
4、智慧林业建设
建设林区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和林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打造全县统一、完善的林业视频监控系统及应急地理信息平台。开展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推进林业基础数据库建设,初步建设一体化、智能化的林业管理体系。
5、科技支撑
加强对优良乡土树种的选育和种源试验,保障造林绿化、环境美化和特色经济林木种植的良种苗木需求。建立健全科技推广机构,使科技成果有一个顺畅快捷的转化渠道,实现科技与生产的有机融合。加强对林业科研人员和林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继续抓好专项技术培训,加速人才交流。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县委、县政府强化领导机制,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实行领导干部责任制。成立尉氏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林业副县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林业发展中心,由县林业服务中心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创建日常工作。各乡镇也相继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坚定工作信心,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各项决策部署上来。牵头单位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工作指导,做好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的组织实施、沟通协调、督促检查等。责任单位要主动担当,形成工作合力,“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作为直接责任人,要具体抓、抓具体,成立工作机构,围绕本单位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制定执行方案和工作措施,明确分工,明晰职责,狠抓落实,确保工作任务、时间进度及工作成效整体推进。县政府将把创建森林城市纳入县政府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对创建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对创建工作推进不力的单位将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二)政策保障
充分发挥好政府的调控、指导、服务作用。政府用政策和制度来激励公众;政府的政策能广泛、充分地调动积极因素,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促使国内外资本、技术、人才、劳力等要素在市场资源配置中流向森林城市建设。 健全生态建设法制体系,制定和健全森林城市文化建设、保护方面的制度与政策;依法查处侵占林地、毁坏绿地林木、乱砍滥伐等破坏绿 化成果和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大力推进林权制度改革,采取个人承包、联合经营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各界参与造林和林木管护,为造林绿化工作提供持久动力。
(三)资金保障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森林城市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保持林业财政投资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切实保障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经费。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城市森林建设投入,积极整合各类林业资金,相关资金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并视财力增长情况逐年增加,将《河南尉氏县省级森林城市建设规划(2021-2030 年)》的建设工程纳入政府投入预算计划中,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林业产业发展,保证森林城市建设工程的完成。城建、交通、水务、林业、国土等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向上争取,加强项
目、资金整合力度。并多方融资,拓宽投资渠道,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和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有效机制,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公民投资或捐资造林绿化。以政府投资为主,推进古树名木保护、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生态景观林带工程建设;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全民参与的积极性,推进森林进程、森林环城、森林乡村和立体绿化等其它类型的增绿工程建设。
(四)技术保障
加强林业技术人员培训,做好森林城市建设的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加大林业、科技攻关、课题研究及林业新技术推广力度,强化林业科技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积极推行科技人员项目承包,促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化,不断提升林业科技发展水平。建立健全科技推广机构,实现科技与生产的有机融合。支持林业协会的发展,建立专业队伍与协会组织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相结合、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和林业技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