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优化区划地名公共服务功能。构建适应新型城镇化要求的行政区划管理体系,结合地方城镇体系规划,进一步优化行政区划格局。推动地名管理服务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部门间地址信息互通、共享和协同机制,提升地址信息的规范化和准确性;推进数字化门牌设置,加快地名地址空间信息采集。加快地名普查成果转化,更新政区、城区图,出版富春山水、地名故事等特色地名书籍。加强地名文化保护建设,以试点推进全区范围内“小地名”采集归档工作,争创地名文化保护富阳模式。做好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深入推进“智慧边界”和平安边界建设。
(六)全面构建“数智共享”的智治体系
24.深化民政数字化改革。提速民政领域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实现“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螺旋上升、迭代升级,撬动民政领域系统性重塑。构建对象精准画像、需求精准识别、服务精准供给、过程精准高效的民政数字化服务体系,形成“数据采集+需求分析+决策实施+评估修正”的工作闭环。规范网上服务事项,优化网上服务流程,实现整体智治和高效协同,推进全领域民政服务“一件事”实现“码上联办”,促进各项服务向基层延伸和服务渠道下沉,推进服务事项网络化。
25.完善民政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标准化体系,提升民政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深度推进标准化和智慧化相结合,探索建立“智慧民政指数”体系,全面做到“标准引领,指数衡量”。注重标准全过程应用,全面发挥标准在服务扩面、精准管理、效能提升的引领作用。
26.构建数字化“民政驾驶舱”体系。全面推进民政数据“整合、开发、使用、监管”一体化体制,以业务需求推动数据共享,以数据需求推动政策协同,形成综合集成、智慧高效工作机制。按照“统一数据标准,规范数据资源,技术框架安全”等原则,聚焦智慧基层治理、智慧社会救助、智慧养老服务、智慧公益慈善、智慧专项服务等为载体,建立富阳民政业务数据资源中心,整合汇聚民政业务体系的业务数据。推进民政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强化便民惠民的智慧民政场景建设,实现业务数据统计查询、分析挖掘以及异常情况实时预警。
专栏6: 实施“数字赋能”先锋行动
1.提升民政大数据的智慧化运用。以数字赋能加快区域治理现代化步伐,切实为基层减负。完善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强化数据分类分层开放共享,加强数据安全监测预警和态势感知能力建设,保证民政数字系统稳定安全运行,基本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
2.形成民政数字化改革的考评体系。以提升民政工作数字化、民政资源数字化和民政服务智能化为抓手,形成科学的民政数字化改革考评指标体系。在数据共享基础上提高民政工作队伍的业务管理效率和水平,通畅信息上传下达。
(七)健全完善“凝心聚力”的文化体系
27.坚持以民政文化为引领。以“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推进新时代民政文化建设,为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全面加强“红色文化”建设,着眼于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弘扬孝亲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传播扶危济困、乐善好施和助人悦己、团结友爱的慈善理念,完善移风易俗现代文明等有机结合的民政文化体系,发挥民政文化在引领社会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等方面作用。聚焦“最美民政人”先进典型,讲好“民政人”故事,宣扬民政价值精神,打造“服务先锋·贴心民政”品牌。
28.强化民政法治化建设。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立法、学法、执法、守法、普法一体化推进,严格规范权力运行,全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推进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健全民政依法行政,全面落实民政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双随机监管、“互联网+监管”机制,推动民政执法规范化、常态化、数字化。加强民政部门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政府购买法律专项服务,落实配备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等。增强民政干部依法行政意识,提高民政执法整体水平。
专栏7: 实施“自信自强”先锋行动
1.设立民政文化展厅。民政事业的创新发展需要民政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的支撑来凝聚起民政人的力量。打造一流民政文化宣传阵地,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政文化内涵,使得民政文化通过“有形”元素来打响民政文化品牌,民政文化展厅将成为民政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2.加大民政文化实践。规范民政人的职业行为,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核心价值理念,要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民政文化实践“大合唱”。着力推进“四个一”民政文化工作举措,即培育实施一批民政文化精品工程、推出一批深受群众欢迎的优秀民政文化作品、选树一批民政系统的优秀典型和标兵集体、打造一批富有民政特色的文化精品项目。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定党对民政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民政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党建政治优势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穿到民政事业发展的全过程。把握党建工作规律,立足民政工作全局,把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出来,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展现出来。全面提高民政机关和所属事业单位的党建质量,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形成民政特色的党建品牌。深化“清廉民政”建设,严格执行“四责协同”机制,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着力整治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二)完善经费多元投入
加强兜底性、基础性民政工作经费保障,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为主导,福利彩票公益金、慈善捐赠资金、社会资金相结合的经费筹措机制,形成以政府财政保障为主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经费保障机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民政事业经费在财政预算支出中的比例,重点高效精准保障各项先锋行动和规划项目落地。加大民政事业服务设施建设和公益性民政事业服务项目支出,创新社会捐赠和社会互助机制,充分运用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和支持民政事业发展。健全民政资金使用管理和项目建设规范,加强内部控制、资金监管和绩效评估,优化资源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