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全面实施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度,组建全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联盟,加强与区域内外和国内国际演出行业的交流,开展公共文化巡展巡讲巡演服务。支持和鼓励民办文化场馆、经营性文化设施等提供优惠或免费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引导国有文化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运营,制定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加快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到2025年,全市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基本完成,所有村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有效运行。
7.提升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运行效能。
以公共文化事业推广、公共文化产业推进、创新公共服务新业态为抓手,创新打造公共文化服务集群示范平台,形成一批示范性公共文化服务集群。推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入城乡居民生活,推动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充分保障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和流动人口等特殊群体文化权益,建设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推进绿道、骑行道、游憩道、郊野公园等综合公共设施建设,更好满足国民休闲权利。
8.加快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
推广“互联网+公共文化”,继续实施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等重点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提升公共文化场馆数字文化服务水平,创新推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方式,推动基层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提档升级。鼓励公共文化机构与数字文化企业对接合作,大力发展基于新技术应用的数字服务类型,拓宽数字文化服务应用场景。推进加强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化业态在公共文化场馆的应用。鼓励与企业合作,探索有声图书馆、非遗馆互动体验等新型文化服务方式。
9.全面推进“智慧广电”建设。
以深化广播电视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为重点,统筹有线、无线、卫星、互联网等多种手段,争取将广播电视网络打造成为智慧城市、智慧乡村的核心承载网络、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战略资源基础设施,为“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提供高宽带、广覆盖的网络连接。建设上下贯通、统一联动、分级负责、安全可靠、快速高效的市县乡村四级应急广播体系,提升“九江文旅”广播影响力,实现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全覆盖。促进广播电视技术、内容、业务形态、功能等各方面的转型升级,提升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效果,加快优秀数字文化资源“进村入户”。加快提升超高清电视节目制播能力,创新有线电视收听形式,打通基层宣传“最后一公里”。
三、构建新时代艺术创作体系
10.推进文艺精品生产创作。
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守正创新,聚焦中国梦时代主题,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为引领示范,推动音乐、舞蹈、戏剧、美术、影视等各艺术门类的精品创作。立足于九江精神图谱和本土文化符号在新时代的创新和表达,组织开展实施重点革命题材、重大历史题材、重大现实题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大主题创作,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推出一批根植人文内涵、反映时代气象、讴歌人民创造的文艺精品,加强文艺人才培育。健全戏曲艺术保护传承体系,推动地方戏曲振兴发展,擦亮九江戏曲品牌。建立健全扶持优秀剧本创作、促进剧目创作演出的长效机制,推动全市艺术创作迈上新台阶。
专栏3 文艺精品生产创作工程 |
1.实施戏曲振兴工程。采取省市县共建等办法加强本土传统剧种的传承保护繁荣,积极开展对濒危民间传统剧种的传承保护工作,组织小戏、传统戏展演、精品剧目创排、传统戏剧文化进校园等活动,扩大宁河戏、西河戏、武宁采茶戏、瑞昌采茶戏等剧种扶持力度。 2.建立健全扶持剧本创作、促进剧目生产表演、鼓励演职员多演出、剧场供应布局合理的长效机制。推进艺术精品创作与旅游景点景区演艺项目需求的对接融合。 3.加大对有艺术创作职能文化事业单位的创作业绩考核力度,以“结对传艺,比武竞艺”为重要途径,开展年度剧本新人创作大赛、年度表演新人评选、年度美术新锐评选等活动,发现、选拔和培养艺术精品创作青年人才。持续推动我市县(市、区)艺术创作、各艺术门类均衡发展,全面提升艺术创作水平,勇攀新时代文艺高峰。 4.下大力气抓好国家艺术基金、江西省艺术基金和其他基金资金的申报力度,进一步争取创作扶持。研究制定《九江市文艺精品创作资助管理办法(试行)》,探索设立九江市文化艺术基金,大力支持九江市优秀文艺创作生产,统筹推进舞台艺术与美术创作、新创作品与复排作品、大型作品与小型作品均衡发展。参加中国艺术节、江西省艺术节等活动。 5.建立完善文艺评论工作体系,定期组织文艺评论研讨活动,提高文艺评论者理论研究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