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安徽全椒经济开发区“十四五”发展规划

  3.2 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十三五”以来,园区不断完善服务机制,主动解企忧、帮企困、促发展。推进实施“片区划分、小组包保”, 成立18个工作组对园区重点工业企业实行“点对点帮扶”,确保服务全覆盖。常态化推进“四送一服”活动,组织开展“四送一服”涉企政策培训班,向企业宣讲科技、金融、税收等相关政策。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管理机构,政务服务更加高效便捷。组织开展107家企业城镇土地使用税、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总部经济税收奖励、产业基金等优惠政策兑现初审工作。开发区紧抓全省“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活动机遇,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主动深入企业,倾听企业需求,助推企业发展壮大。完善干部联系企业制度,明确班子成员牵头包保、部门具体联系帮办,对开发区核心区、杨桥工业园、十谭现代产业园435家企业实施网格化管理,实现了企业帮扶全覆盖。

  第4节 平台建设有序推进,创新发展成效明显

  4.1 平台建设有序推进

  “十三五”以来,园区加快构建和完善载体平台,由全椒县政府与滁州博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滁州一号产融孵化器为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搭建公共服务平台,颐高市级众创空间项目建成集网货交易、企业孵化、物流配送、产业服务、综合配套等多功能、现代化的电子商务产业园,构建“现代商贸+电子商务+智慧社区”相融合的产业平台。建立“园园”合作机制,与江苏、上海、浙江等5家园区签订合作协议,强化产业合作、人才、技术交流。推进创新平台建设,中国家电研究院安徽分院建成投运。积极鼓励促成企业和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平台,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产学研合作平台等。

  4.2 创新发展成效明显

  “十三五”期间,全椒经济开发区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及占比逐年增加,2020年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达58752万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64%。园区以获批 “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安徽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和“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园”等为契机,落实加快工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各项政策措施,创新创业工作成效明显。截至2020年底,园区已有50家左右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签订了产学研科技合作协议,全柴集团获批“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功申报国家“国家级人才”1人、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园区已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政企合作科技孵化器已完成建设并入驻企业17家。

  图4-1 2016-2020年研究与发展经费(R&D)支出情况统计图

  第5节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5.1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十三五”期间,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增加,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42.98亿元。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严管理,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作,不断完善“一区两园”基础设施,着力打造全市一流产业承接平台。园区累计建成道路51条115公里,雨水管网240公里,污水管网240公里,绿化面积210万平方米;建成变电所6座,铺设供电线路40公里,10KV线路11条;铺设供水管网230公里,日供水量5万吨;铺设供气管网35公里,日供气量2万方。建成1座集中供热中心,铺设供热管网20公里,日供热量280~300吨;建成17万平方米3242套公租房、1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1座规模2万吨/日污水处理厂、1座化工集中区消防站、1座化工集中区污水处理站等30余项重点工程。

  图5-1 2016年-2020年园区基础设施投资情况统计图

  5.2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十三五”期间,园区全面开展环境保护大排查及整治工作,积极采取各项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园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高度重视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事项及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要求,完成福润禽业片区截污纳管。推动实施污水处理厂在线联网及验收工作,快速推进化工集中区污水处理站建设。对园区“未批先建”、“久试不验”、“散乱污”等突出环保问题进行摸底排查并有序做好整治工作。推进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常态化,扎实推进“百日除患铸安”专项行动,排查安全生产隐患,建立台账并实行销号整改。

  第6节 存在的问题

  6.1 产业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开发区目前主导产业为机械、电子,机械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都有一定的基础,需要强化产业链招商,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传统工业产能(服装行业)加快过剩,需要加快对产品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使产业链和产业结构更能适应市场需求。园区增量发展以引进来为主,内生动力不足,耦合协同的产业生态效应偏弱。园区企业仍然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层次,园区空间布局较为散乱,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6.2 产业集聚效应有待增强

  主导产业的经济总量和企业规模都偏小,产业配套和带动能力较弱,产业集聚度较低。各产业缺乏核心主导企业,企业间往往处于同一层面的低层次竞争,没有形成分工协作的完整产业链。由于产业层次偏低,产业关联度不高,难以促进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和产业集聚效应的持续放大。

  6.3 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完善

  受财政压力和融资渠道狭窄等多种因素制约,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相对不足。园区发展格局和框架虽已初步拉开,但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是围绕着单个项目而非整个产业进行配套,在生产上功能配套滞后。随着大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的不断进入,对园区更高层次的基础配套以及金融、物流等功能配套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此外,公共交通设施不便利,商业休闲设施等公共开放空间发展不足,园区景观形象仍需进一步强化。

  6.4 园区管理水平需持续提升

  园区营商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园区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园区专业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在引领特色产业发展、推动自主创新、促进招商引资等方面尚未充分发挥作用。“十四五”期间应加快智慧园区的建设,以智能化、信息化的手段提升园区管理效率,实现全面的科学管理、高效的电子政务、便捷的公共服务,有效降低企业的社会运营成本,加快园区管理模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园区的整体竞争力。

  第二章 “十四五”发展形势分析

  第7节 新机遇

  7.1 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带来强力支撑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引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领域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为重点,增加创新要素、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前瞻布局信息基础设施,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有利于催生新兴行业、改造传统产业、塑造产业格局。全椒经开区应充分利用产业基础和创新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开发区平台载体作用,积极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促成科技赋能和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7.2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引领迈向新阶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实现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相互联动,有利于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全椒经开区是全椒县对外开放、吸引利用外资的主阵地,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开发区准确把握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41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