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水利工作提出新要求。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必须把握我市水利发展过程中不充分、不平衡的主要矛盾,解决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实现人水和谐。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拉动作用,同时通过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水安全保障。
三是重大发展战略为水利发展带来新任务。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乡村振兴以及建设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在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我市要按照服务区域发展战略的要求,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发挥对区域协同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为重大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四是经济实力持续增强为水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近年来滁州市经济发展势头良好,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32.1亿元,稳居全省第3位,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20年滁州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十四五”滁州市将全面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全市可用财力显著增强,投融资渠道不断拓宽,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五是治水兴水能力持续提升为水利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发展,将水利纳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我市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治水管水能力不断提升,水利基础条件不断夯实。人民群众对幸福河湖的期盼,全社会爱水、节水、护水意识的提高,都为水利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和氛围。
(三)存在问题
“十四五”时期从全市水利发展现状情况来看,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一是防洪减灾体系存在短板。全市防洪体系仍存在突出短板,淮河尾闾不畅,中下游中等洪水高水位持续时间长;滁河、池河及中小河流系统治理不够,部分易涝区排涝能力不足,部分水库、水闸、堤防存在不同程度安全隐患,城市防洪能力与城市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洪涝灾害防御能力有待提高。
二是水资源保障能力不足。全市骨干引调水工程体系尚未建成,区域水资源配置能力不强,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尚不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滁城工程性缺水形势依然严峻,城乡生活、工农业生产用水供需矛盾突出。
三是水生态环境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河湖管护治理任重道远。全市尚存在水土流失面积1159平方公里,人为水土流失现象仍较严重。河湖管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四乱”问题仍然存在。农村河道水系仍有淤塞萎缩,少数河道水生态环境状况有待改善。全市河湖水生态修复和水环境治理任务仍然繁重,河湖管护任务仍然艰巨。
四是涉水事务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监管能力亟待提升。监管制度体系尚未系统建立,水资源管理、河湖管理、工程管理等仍需进一步加强。监测体系仍不健全,自动化、信息化、智慧化水平亟待提高。部分地区水行政执法机构不健全,水行政执法力量不足。水利监督体系尚不完善,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是体制机制改革仍需深化,科技创新能力亟待加强。水资源刚性约束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水权水价水市场改革仍不充分。水利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不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员缺乏,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等突出问题,已成为影响水利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总体上,“十四五”期间是我市水利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抓住机遇,实施“滁州水网”工程,加强河湖生态保护,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强化涉水事务管理,深化水利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提升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第二章 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聚焦河流湖泊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城市防洪安全,实施“滁州水网”工程,建设幸福河湖,着力提升行业监管能力,不断深化水利重点领域改革,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构建与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滁州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二)基本原则
坚持人民至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水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环境等问题。
坚持节水优先。把节水作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优先举措,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加强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以水而定,量水而行,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坚持系统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统筹流域与区域、上下游、左右岸、地表水与地下水、城市与乡村,系统解决水问题,推进河湖系统治理和水生态环境整体改善。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防洪减灾短板、水资源供需矛盾、河湖水生态环境等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提高防范化解水安全风险的能力。
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继续深化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投融资改革,加强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增强水利发展动力和活力。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市城乡水利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滁州水网”框架基本形成。防洪减灾能力全面提升,城乡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重点河湖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明显增强。
——防洪减灾。补齐流域防洪排涝和农村水利短板,滁州市清流河中心城区段堤防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县城及建制镇防洪标准达20~50年一遇;主要支流保护区、中小河流保护区防洪标准总体达到20年一遇。滁州市中心城区排涝标准达到30年一遇,县城及重要建制镇排涝标准20年一遇;农村圩区排涝标准达到5~10年一遇。
——供水保障。水资源优化配置以外引、内联、增蓄、提效为思路,重点构建“六纵两横”的引调水工程布局,完善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用水总量控制在24.37亿m3以内(不包括直流火电和非常规水),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18.5%、14.5%。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耕地灌溉面积达到500万亩,新增供水能力2亿m3。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应急供水能力进一步加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