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浙江省)龙泉市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把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加快林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把扩大开放、培育多元主体作为搞活林业经济的途径和手段,建立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资源整合、资本集聚、产业集群,推动林业产业化发展。

  (5)坚持转变发展方式,提质增效

  大力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按照重点突破,统筹推进的要求,加速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扩大林业经济总量。加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力度,提高科技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项目化管理和园区化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林业产业发展质量、速度与效益的统一,使林业产业发展与增加就业、农民增收、兴林富民紧密结合。

  4.3规划依据

  (1)《浙江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2)《浙江省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3)《浙江省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4)《浙江省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方案(2021-2025年)》;

  (5)《浙江省林区道路建设中长期规划(2021-2030年)》;

  (6)《浙江省新一轮“一村万树”五年行动计划》;

  (7)《浙江省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方案(2020-2024年)》;

  (8)《浙江省自然保护地总体布局和发展“十四五”规划》;

  (9)《浙江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

  (10)《丽水市美丽林相建设总体规划(2016-2035年)》;

  (11)《龙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12)《龙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

  (13)《百山祖园区总体规划(2020-2025年)》;

  (14)《龙泉市国土绿化建设规划(2020-2024年)》;

  (15)《龙泉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杉木良种基地发展规划(2021-2025年)》;

  (16)《龙泉市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0年)》;

  (17)《龙泉市小微企业园高质量发展五年规划(2018-2022年)》;

  (18)《龙泉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2018-2035年)》;

  (19)《浙江省龙泉市林场森林经营方案(2018-2027年)》;

  (20)《龙泉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21)《龙泉市美丽林相建设总体规划(2016-2035年)》;

  (22)《龙泉市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4.4发展目标

  以高水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绿色发展为主线,以优化生态、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美丽生态、兴林富民、平安林区为总目标,切实加强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大力弘扬森林生态文化,整体提升林业智治能力,全面深化林业综合改革,不断强化林业创新驱动,逐步提升林业现代化建设水平,努力让“森林龙泉”成为现代林业高水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重要窗口”。

  ——高标准实施资源保护。全面落实最严格生态保护制度,森林、湿地得到全面保护,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强化,形成系统化资源保护体系。全市森林覆盖率保持在84.42%以上,森林保有量386万亩以上,林地保有量稳定在397.29万亩以上,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达到6.67立方米/亩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2500万立方米以上,重点公益林面积稳定在173.15万亩以上,天然乔木林面积稳定在109.52万亩以上,湿地保有量稳定在4.59万亩以上,自然湿地保护率达100%。

  ——高质量推进生态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统筹推进,国土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森林质量大幅提升,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修复,森林系列创建持续推进,城乡人居生态显著改善。全市新增国土绿化20000亩,完成战略储备林建设1.5万亩和中幼林、木本油料等森林抚育16.5万亩,建设美丽生态廊道3万亩,建设健康森林5.64万亩,创建国家森林乡村5个、省级森林城镇2个,“一村万树”示范村10个,实现丽水市级绿化示范村全覆盖,建设湿地公园1个。

  ——高效益发展富民产业。三大主导产业蓬勃发展,产业效益显著改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优质林产品供给明显增加,林业富民能力显著增强。提质发展竹木产业,建设竹林高效培育基地1万亩,改造毛竹低效林10万亩,打造浙江省竹业特色产业示范县。建设竹木电商园,打造“天下龙泉”竹木公共品牌。建设国家竹木产业示范园区,培育竹木加工小微园17个,建立竹资源转化综合示范平台1个,提升竹木精深加工产业园1个,建设森林经济综合体。提速发展林下经济,发展木本油料2000亩、林下菌药(黄精、灵芝、三叶青等)200亩,新建“一亩山万元钱”示范基地2000亩,培育林业新型经营主体10家。融合发展康旅产业,建设森林氧吧5个、森林康养名镇2个、森林康养示范基地3个和森林康养特色村4个及森林人家4个。累计建设林区道路500公里,实现林业行业年总产值125亿元以上。

  ——高品位弘扬森林文化。生态文化产品更加丰富优质,生态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科学普及全面深化,生态共享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化知识得到广泛传播。实施“一园三山”生态文化设施建设,营造高品质的自然生态体验场所。全市修复开发森林古道50公里以上,建设古树名木主题公园3处,建立自然教育学校(基地)1处。

  ——高效能提升智治能力。加快建设智慧林业云平台,全力推动“益林富农”场景应用建设,提升林业“一张图”建设应用能力,数字林业建设不断深入。专业队伍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林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森林火情预警处置能力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力不断加强,森林火灾受害控制率稳定在0.8‰以下,林业有害生物成灾控制率稳定在6%以下。

  ——高成效深化综合改革。全面建立林长制,借助林业“一张图”等数字系统,搭建林长制服务平台,全面建设“林长制”运行机制。深化“三权分置”,推进集体林地地役权改革和林地经营权流转。加强林业数字化改革,提升林业便民服务能力。创新林业金融产品,优化集体林地地役权收益质押、公益林收益质押、林下经济收益预期等金融贷款产品,加快自然灾害保险全覆盖,融合推进森林银行试点建设。巩固和完善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加快建立国有森林资源监管体系,积极推进现代国有林场创建。

  ——高水平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林业科技创新,探索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开展乡土专家等林业人才培训行动,培养林技指导员20名,林技推广能手100名和培训林农2000人次。制定标准2项。推动林业种业创新发展,开展以杉木、木荷和珍贵用材树种为重点的林木种质资源建设、培育和示范推广。探索林业碳汇建设,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增加森林蓄积,持续加强森林固碳增汇能力。制定出台林业碳汇“内销+外供”运行管理办法。开展“碳中和”林建设,探索低碳乡镇(街道)、低碳社区、低碳村、低碳工业园区等试点建设。

  表4-1 龙泉市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29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