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

  搭建人才培养载体。强化政校合作,积极利用省内外医学院校资源,构建系统规范的医疗卫生人才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推进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医教协同,多途径、多形式组织基层人才开展实训学习。组织开展“技能竞赛”等活动,锻炼、培养和发掘专业人才,对各类储备人才实施跟踪培养,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全面落实基层卫生骨干人才遴选政策,发挥基层卫生骨干人才带头和引领作用,形成长效激励机制,稳定基层人才队伍。

  (二)科学规划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根据需求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委托医学生培养、卫技人员继续教育、在职学历教育等工作。实施基层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定向设岗、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继续落实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医生晋升高级职称前到基层机构服务的工作机制,鼓励医联体内上级机构卫生技术人员下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兼职,由兼职的卫生机构给予适当的工作补助。推动医联体内人才共享,加强卫生人才交流,注重基层工作经历。

  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国家和省基本标准,加强公共卫生机构人员配备。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按辖区常住人口比例核定,2025年前人员逐步配备到位。在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探索建立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

  重大建设工程5: 建“名科”、促“名医”工程

  推进重点专(学)科发展,扶持提升薄弱专科,遴选一批薄弱专科予以重点扶持。

  培育区内“名医”队伍建设。依托“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科教强卫工程”、“江苏省妇幼健康重点人才”培养计划等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省、市、区级“名医”队伍。

  七、促进社会办医,构建多元办医体系

  (一)深化简政放权,激发医疗行业发展活力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扩大社会办医空间,建设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使民办机构来弥补公办医疗在医养融合、0-3岁托育等服务的缺陷,发展特需行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力促形成多元办医体系。进一步优化医疗行业的准入政策环境,推进宽进快办严管便民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务服务效率、便利申请人办事。推动审批服务理念、制度、作风全方位深层次变革,着力打造“宽进、快办、严管、便民、公开”的审批服务模式。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水平,加快推进电子化注册系统横向联通以及更广范围实现功能集成、构建一体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让更多事项“一网通办”、“一办到底”。

  (二)创新服务模式,丰富医疗资源供给

  继续推进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健康体检中心、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安宁疗护中心、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等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精准对接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和差别化的健康服务需求,补充和加强医疗资源供给,建立平台化服务模式,实现医疗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共享。

  (三)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激发社会办医活力

  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清单管理,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建立简约高效、公正透明、宽进严管的行业准营规则,大幅提高市场主体办事的便利度和可预期性。

  (四)积极推动卫生健康制度化进程

  健全领导机制、强化领导责任、加强法治学习、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建立推进考核机制、推进工作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全行业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以及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能力。加强卫生健康领域制度化建设,规范办事流程,简化审批程序,公开审批进程,提高服务效率,明晰权责关系,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深化监测数据和相关信息分析,健全食品安全流行病学调查机制。

  (五)营造民众主动参与医疗卫生服务的社会氛围

  建立区域内居民紧急救援和诊疗咨询机制,建立孕妇、婴幼儿、老年人、慢病患者和高风险职业人群定期巡访制度。通过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指导在区域内营造主动健康的氛围,依托医药园区优势,开展施医赠药公益慈善项目,提升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积极性,倡导全生命周期的主动健康理念。

  八、推进健康信息化建设

  (一)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共建共享共用

  统筹全区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推进各类应用系统的集成和统一部署。加强医疗卫生领域网络环境建设,统筹推进“泰康云”建设,打通公卫、医疗等信息壁垒,拓展健康医疗大数据汇聚和应用范围。加快推进“泰康云”健康医疗数据平台建设,完善全员人口、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建设,升级完善平台功能应用,强化平台综合管理、数据交换枢纽、资源统一共享、应用集成整合等功能,充分发挥平台作为业务系统连接枢纽、运行支撑作用,实现内外共享、上下协同,实现国家、省、市、区平台互联互通。加快实现远程心电、远程影像、区域检验、远程会诊等覆盖全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与公安、民政、医保等相关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和交换共享。推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与平台规范对接,充分发挥平台在支持分级诊疗、居民健康管理和行业综合监管等方面作用。开展大数据分析和挖掘,加强对各种传染病、慢性病、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智能监测和精准预测。依托市“基卫云”平台,建设集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家庭签约三位一体的信息系统。到2025年,“基卫云”综合业务系统实现全覆盖,形成高效完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信息运行机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82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