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江苏省)泰州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二)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

  1.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紧跟国家、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步伐,加快已取得技术突破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化进程。推动海洋工程总承包和专业化服务,提高海工装备总装集成能力,重点发展机电控制设备、海工装备专用设备、水下生产系统及关键设备,推动船舶动力系统研发制造取得重大突破。依托亚星锚链、曙光集团等重点企业,突破一批水下探测装备、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装备、海上作业保障装备、水下钻井和维修模块装备、海上大型浮体平台和海上救生装备等。培育壮大海洋环保、海洋电子信息、港口机械、海洋电力等新兴领域的装备制造规模。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设计能力建设,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以骨干企业为中心、服务江苏省、辐射全国的“海洋工程研发体系”,努力打造国内外有较强竞争力的研发、设计、总成、总包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基地。

  2.积极发展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依托泰州中国医药城的产业矩阵,大力发展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打造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增强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研发能力,瞄准国际海洋生物医药技术发展新动向,积极开发抗菌、抗病毒、降血糖、心脑血管、神经系统等海洋创新药物、抗体药物、生物药品和海洋现代中药;研制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靶向药物、治疗性疫苗、多肽药物等生物技术新药;建立干细胞治疗产品生产和安全评价的标准体系,发展组织构建技术和组织工程化产品,提升海洋生物技术药物规模化生产能力。加快发展活性糖类功能食品、活性蛋白功能食品、活性脂类功能食品等海洋功能食品,利用海洋生物特殊活性,开发工业用、食品用、医药用等海洋新型酶类及酶制剂等各种海洋生物功能制品。加强海洋生物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重点发展海洋药物、海洋功能性食品、海洋生物新材料等系列产品,在全球引入优质健康产业项目,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把中国医药城建设成国内一流的海洋生物产业基地。

  3.扶持壮大涉海文化产业。泰州古称“海阳”“海陵”,是海的故乡,拥有悠久的海洋历史文化。深入挖掘具有泰州特色的海洋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开展海洋文化产业创意项目,积极打造海洋文化产业新高地,丰富海洋文化内涵和形式,提升海洋文化的影响力,从而带动泰州海洋经济和文化旅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加大海洋意识与海洋科技知识的普及与推广力度,充分发挥泰州市海军诞生地、望海楼、盐税博物馆等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整合具有地方特色的系列海洋文化旅游产业,引导市民了解海军历史、海军精神和海洋文化,塑造和提升全民海洋精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促进海洋文化与泰州旅游业融合发展。

  (三)推进海洋现代服务业加速升级

  1.做大做强现代船舶生产性服务业。推动船舶设计、软件开发等专业化服务企业发展壮大,加快发展船舶物流、电子商务、市场和法律咨询、工程管理等现代服务业,大力支持企业由制造型企业向设计+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变,加快配套企业组成联盟,建立海外服务平台,促进产融结合,不断拓展产业链条、完善产业体系。

  2.有效提升航运服务业。推动港航运一体化发展,加快传统装卸港向现代物流交易港的转变,为用户提供报关报检、流通加工、包装配送等增值服务,实施“货运一单制”,提供全程可监测、可追溯的供应链式服务。加快推进航运服务功能集聚区建设,依托港口资源,大力发展中高端航运与基础服务业,提升航运物流交易、信息咨询、法律服务等中高端航运服务水平。加快发展船舶代理、货运代理、船舶供应、船员管理、船舶管理、船舶维修、船舶检验等基础服务,支持发展船舶交易、船舶经纪和管理、航运保险、海事仲裁等现代航运服务,开展保税、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和分销、配送等业务。

  3.加快发展海洋信息服务业。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向海发展,重点发展海洋信息获取、采集、加工、传输、处理和咨询服务为产业链的海洋信息服务业。着力推动海洋信息采集立体化、传输一体化、处理与呈现智能化、管控全过程可视化,推动高端海洋电子装备国产化。积极发展智能船、海洋遥感等海上态势感知手段和关键技术。

  4.鼓励发展海洋金融服务业。依托国家级金改试验区,促进金融资源向海洋经济领域倾斜,支持优质涉海龙头企业挂牌上市。推动信贷产品创新,拓宽贷款质押范围,破解涉海产业贷款瓶颈问题。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建立海洋融资项目信息库,引导采取项目贷款、银团贷款等多种模式,优先满足海洋新兴产业、现代海洋服务业等资金需求。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积极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鼓励和引导外资、社会资本支持海洋经济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优质涉海企业发起设立财务公司,发展船舶融资租赁、航运保险等非银行金融产品,推动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与风险投资、股权投资、担保机构等建立战略合作,建立海洋投贷联盟。

  五、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推动各类科技资源向海洋产业集聚,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

  (一)打造新型海洋经济研发载体。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增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支持国家级科研机构在泰州设立海洋产业科研基地,吸引一批国内外科研院所来泰州落户。进一步夯实企业创新基础,坚持把创新资源引入企业、科技服务覆盖企业、创新政策落实企业,鼓励有条件的涉海企业建立科技研发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涉海企业与海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组建海洋科技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军民融合创新平台,促进海洋领域军民兼容同步发展。采取政策扶持、股权合作、成果共享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突破一批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壁垒,推动企业研发机构提档升级,积极探索企业研发机构分类管理和绩效评价机制,切实发挥企业研发平台作用,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和创新实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80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