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民生保障提升行动。建立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挂钩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以市域为单位,按照上年度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30%~40%,制定当年度低保标准。特困人员供养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低保标准的1.3倍,照料护理标准根据特困人员自理能力分类分档制定。
实施辅具适配和无障碍环境改造工程。紧紧抓住便捷化试点工作机遇,加强宣传引导,提升专业能力,优化服务内容。通过不断改革创新,适应新的形势,取得新的突破,更好地为广大残疾人群体提供便捷化、智能化、人性化的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提升残疾人满意度。继续为有需求的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提高无障碍改造覆盖面和质量水平。
持续推进社区康复示范点建设。根据省社区康复服务示范点提升实施方案,继续推进我市社区康复示范点建设,培训和调配康复技术人员、完善康复服务流程、规范康复服务档案,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康复服务,提高社区康复服务水平。
实施各类康复救助项目。继续做好持证精神病人免费服药救助和服药补贴救助以及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救助工作,有效预防和减轻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对社会、家庭和自身造成的危害。继续开展好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项目和免费假肢、矫形器、助听器项目,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优质救助服务。
残疾人之家改革。截至目前我市共建成28家残疾人之家。残疾人在残疾人之家接受就业、培训等服务,已建好的残疾人之家很好地促进了基层服务的开展,是打通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的有效基地。“十四五”期间,残疾人之家将发挥更多作用,一是成为所在镇(区、街道)残疾人各项服务提供的主阵地,为残疾人提供社区康复、辅助性就业、职业培训、体育娱乐等各项服务;二是作为残联在各镇(区、街道)工作开展的主抓手,各镇(区、街道)残联工作将以“家”为核心,围绕残疾人之家建设开展各项业务工作。
法律援助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健全法律援助服务标准,深化法律援助事项范围负面清单,优化法律援助案件指派方式,引导激励名优律师承办案件,丰富法律援助律师资源库,提升法律援助服务品质,法律援助群众满意度达到95%以上。
十、构建行有所畅公共交通格局
(一)深入实施城市公交发展战略
继续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以南通市建设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为契机,建立完善公交优先综合协调机制,推进实施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按计划落地,推进公交专用车道、信号优先及公交地点等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公交设施更完善、线网更科学、换乘更便捷、服务更优质。
(二)持续推进镇村公交攻坚提质
着力实施镇村公交提质攻坚工程,全面实现智慧化公交、信息化公交,开展镇村公交“回头看”和“再优化、再提升”工作,对已通达镇村公交运行情况全面排查,完成运营信息核实登记。重点线网优化、主体资源整合、服务规范落实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的举措,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积极探索毗邻公交可持续性发展模式,推动定制客运、网络约车、共享出行等服务模式向农村覆盖,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直通车。
(三)全面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以“通皋同城,对接上海,融入苏南”为目标,加快完善“三横两纵一支”铁路网布局,构建“三横两纵一联”高速公路网布局,形成“一环六射”快速路网体系,进一步完善普通国省干线网,建设层次清晰、功能完善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推进与周边重大枢纽南通西站、南通新机场的快速联系通道建设,共享利用周边枢纽资源,充分发挥交通强国、强省示范区先行县带头作用,为如皋建设“跨江融合发展样板区”提供坚强的支撑和保障。
专栏8 行有所畅重点工程
快速路网规划建设。加快推进通皋大道通州段(二期)建设,快速融入南通快速路网体系。适时推进如港公路S603快速化、S356港通快速化研究,加快两城(长江镇与如皋、南通主城区)之间快速互联互通。
普通国省道公路规划建设。加快S226如皋段建设工程,提升普通国省干线网连通度。推进G345如皋段、S355如皋段前期工作。开展省道公路网修编研究,争取将江曲线、林吴线等纳入新一轮省道网规划。
高速公路及过江通道建设工程。推进“三横两纵一联”高速公路建设,做好G40沪陕高速如皋段、张皋过江通道建设的服务保障,全力推进沪陕高速如皋港东互通建设,推动S30如常高速如泰段工作,将东如高速纳入省高速公路网规划。
铁路网完善工程。积极配合北沿江高铁建设,围绕打造“轨道上的如皋”和全国铁路枢纽重要节点的目标,以如皋站为龙头、如皋南站为联动,加快推进如皋西站(吴窑)建设,构建服务全域、辐射周边、集聚高效的高铁枢纽群。同时继续强化如皋南站枢纽集疏运体系,利用盐通高铁实现如皋市域与南通、上海、南京等长三角城市和国内主要城市的快速联系。预控研究如皋港区铁路专用线,适时启动建设。城际与市域轨道方面,积极推动靖江至南通城际铁路规划建设,努力争取南通西站经海门至新机场线(江海快线)向长江镇延伸。
客运枢纽重点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如皋南站客运综合枢纽全面投运,重点建设如皋西站综合客运枢纽。提升综合客运枢纽一体化水平,加快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多种运输方式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同步建设、协调运营、协同管理,引导推进立体换乘、同台换乘,推动中转换乘信息互联共享和交通导向标识标准化。
十一、扎实推进美丽宜居城市建设
(一)强化饮用水安全保障
优化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应急水源地的布局以及周边产业设置,强化流域区域、重要河湖水系保护。加强应急水源地管理,规范设置水源地勘界立标及隔离防护。持续推进水源地风险隐患整治,加强水源地流动风险源监管和风险防范。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保持100%。巩固提升城乡供水一体化水平。
(二)做好生活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