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福建省)漳州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三是试点乡村道路驿站建设,建设乡村振兴服务综合体。参考日本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道路驿站建设经验,利用国道、省道、县道交通网络,结合乡村历史文化展示、产品展销和停车需求,建设乡村振兴综合体。综合体功能含道路引导设施、停车设施、道路信息传播设施、气象信息传播设施、地域产业展示中心、紧急物资储备和配送设施、居民临时避难点、防灾应急指挥中心等。对城乡防灾体系形成补充,形成满足乡村停车、防灾支援、乡村物流和乡村振兴等多功能的综合体。

  四是加强乡村集体用地集约高效建设工作。依据自然资源规划局审定土地兼容性用途,积极探索以自主开发、合资合作等方式发展相应产业,多种形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切实抓好乡村集体建设用地集约高效建设工作。

  五是深化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探索装配式农房建设。围绕服务保障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两个提升、七个改善”要求,结合正在推进的铁路、高速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推广市级重点示范村二农、国家级示范村田头试点示范效果,进一步提升沿线市容村容景观颜值,整村推进铁路、高速公路沿线村庄的平改坡、裸房整治、绿化提升、环境卫生等,探索装配式农房建设,形成串点成线连片效果,到2025年,辖区福厦铁路、沈海高速等沿线基本形成具有厦门地域特色的村庄建筑风貌。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落实公厕改造提升、明确管护标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计划至2025年,全面完成农村公厕改造提升及新建工作,达到“布局科学、管理规范、村民满意”的目标。

  六是创建绿盈乡村,加强乡村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按《福建省乡村生态振兴专项规划(2018-2022年)》要求,推广东辉村、深青村、二农社区等3个初级“绿盈乡村”建设经验,以创建“绿盈乡村”为抓手,推动富有绿化、绿韵、绿态、绿魂的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组织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百园千道”生态产品共享工程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梯次推进富有绿化、绿韵、绿态、绿魂的乡村生态振兴村建设。加大专业指导服务力度,帮助基层找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短板弱项,统筹项目资金实施提升工程。到2025年,乡村生态环境明显提升,实现全区“绿盈乡村”占比80%。

  (7)推进地下空间建设

  编制集美区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把地下空间的开发作为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成长的重要内容。结合集美区总体规划,根据集美区城市发展布局,形成“以规划地铁线和城市主干道网络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骨架和轴线,以集美区新城、区域中心、商业区、交通枢纽、城市绿地、广场、主干道交叉点以及大型公共设施等为开发的节点,结合城市建筑物的地下空间开发,至2025年,逐步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体系”的发展模式。

  一是提高城市空间的容量和集约化利用程度。地上的城市功能与地下空间的开发内容相协调和补充,形成地面上下相贯通、有机联系的空间体系,使地下空间之间通过地铁等地下交通线路相连,地下与地上加强连通、方便出入,逐步由单一系统向复合系统发展。形成地上地下一体化交通系统,地下综合管网、地下商业街与文化娱乐、停车等综合一体化的多功能地下活动空间。

  二是通过地下空间利用带动区域发展。利用现状地下空间如地铁线路、地下综合管廊等引导集美区空间结构的成长,尽可能通过地铁线路把城市各级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居住区等串联起来,并向新开发地区延伸,发挥地下空间在城市要素整合和完善方面所具有的触媒作用,成为区域发展的带动力量。

  (8)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着力实施“碧水工程”。持续推进河(湖)长制,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推进饮用水水源地“划、立、治”,落实饮用水源负面清单管理。加强截污控源,推进入河入湖排放口整治,推动生态补水,充分利用中水回用实施溪流补水。优化顶层设计,绘制好后溪、深青溪、瑶山溪、杏林湾“三溪一库”综合性水环境治理蓝图。重点抓好杏林湾流域九天湖试点片区水环境治理和马銮湾全流域水环境系统治理,推进龙舟池赤潮治理和高集海堤清淤整治,实现彻底截污清淤。推进后溪、深青溪、瑶山溪流域整治,加快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湿地保护、水环境平台等项目建设。巩固日东公园等受污染水体整治成效。以正本清源为抓手,推动全区雨水管网混接、错接排查,实施雨污分流整治,建设智慧管网。

  稳步推进“蓝天工程”。加强源头防控、过程管理和末端治理,提升全区空气质量管控成效,排名保持全市前列。紧盯PM2.5浓度超越目标,分阶段缩小差距。持续推进机动车污染减排,深入实施高排放机动车限行政策,加强移动源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强化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升级改造,加强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管控,加大挥发性有机物和锅炉窑炉污染整治,强化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和露天焚烧的整治力度,实现空气质量从气候控制型向排放控制型转变。

  持续推进“净土工程”。严格落实土壤环境监测制度,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推进污染修复和风险管控。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建立污染地块清单和重点管控名录;健全污染地块联动监管机制,加强对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建设用地排查力度,督促土地使用权人依法开展风险评估、管控和修复。加强农用地分类管理,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提升医疗废物、工业固废处理处置能力,强化涉重金属污染防治。

  加快推进“海洋工程”。强化海洋综合管理,推进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陆海统筹,强化直排海重点污染源管控,加快推进入海排放口整治。持续开展近岸海城生态综合治理,大力推进海域清淤、红树林种植、增殖放流等系列工程。加强海漂垃圾收集处置,推进美丽海湾建设。

  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22%。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7.5%,在全市各区保持前列。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83.3%,基本消除劣V类水。生态岸线整治达到50%,滨水慢行系统网络基本建成,生态环境效益充分显现。全面提升城镇污水处理水平,到2025年,城市污水处理率保持在95%以上,建制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0%。污水处理厂出厂水水质全面提升,并实现稳定达标排放,污水利用率达到20%。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海洋保卫战,构筑“一轴,两湾,三带、多廊道”的绿化结构。巩固提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到2025年,基本实现“山、海、城”相融的山水城市生态格局。

  2、完善中心城区功能,建设活力新城

  十四五期间,大力增强“一心”的极核功能。规划用地面积77.7平方公里,依托新城核心区、软件园三期、灌口机械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文化创意与旅游、机械装备制造、商务商贸等,做足产城学人融合、聚人气集商机两篇“大文章”,做强与集美城市中心相匹配的高端商务、创新创业、文教居住等功能。城市建设上重点完善中心城区公共设施与服务配套和慢性交通系统建设,推进老旧社区改造、完善同集路商业带、集美新城核心商圈、北站商圈建设,促进夜间经济聚集,持一批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城建项目,争创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到2025年,完成中心城区活力构建。

  (1)完善三大商圈建设,提升商业活力

  同集路商业带、集美新城核心商圈、北站商圈三大商圈初具雏形,十四五期间应立足区域现状基础和国土空间规划,加强商街布局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城市人口分布和区域环境等衔接,合理划分商业板块,优化商业设施布局,突出产业特色与滨海特色,推动片区商业多元化、差异化发展。

  同集路商业带:作为传统商圈,以大中型商业设施和特色商业街区为主要形态,商圈以满足市民日常生活消费为主。加快商街环境提升,推动设施改造、加快社区商业网点统一规划、定位、布局、管理,鼓励品牌聚集、业态互补,满足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消费群体需求,推动社区商业形态创新升级,搭建智慧社区商业平台和社区共享服务平台,营造社区商业消费新场景。

  集美新城核心商圈:随着集美大悦城完成土地拍卖、云城万科里街区开业,世茂及IOI商业综合体即将投入运营,集美新城核心商圈初步形成。核心商圈主要功能定位为金融商务和商业购物,配套休闲娱乐、住宿餐饮、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文化旅游、广告会展、教育培训等功能,形成与政务中心、商务中心、现代产业相匹配的高端商圈。核心商圈应进一步完善步行系统,将大交通分割孤立的商业网点形成连片,充分利用空间打造商圈,使城市建设有序连片发展。

  北站商圈:定位为以站前经济和旅游购物为特色的交通枢纽型商圈,服务北站大交通枢纽,突出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商务等基本功能。十四五期间重点结合北站交通枢纽的衔接与导流,增强北站商圈的商业活力。加快名品名店名牌集聚,鼓励引进国内外品牌首店、旗舰店和体验店等业态,形成品牌凝聚效应和辐射带动能力。

  (2)提升夜间空间活力,深入发展夜间经济

  发展夜间经济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通过供给端发力,有效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集美应大力发展“夜游、夜娱、夜食、夜购、夜宿”等新业态,进一步完善“夜集美”新地标和生活圈,提升夜间空间活力,深入发展夜间经济,发挥财政资金作用,支持一批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城建项目,争创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一是完善公共设施与服务,平衡城市安全与活力。改善夜间照明,延长夜间交通,在夜间出行活跃度较高的商业网点、商务区等处,增加夜班公交线路、加密车次,方便市民出行;支持指导夜生活集聚区开展夜间灯光造景,做好街景打造、装饰照明、标识指引等工作,营造良好夜间消费氛围。

  二是合理布局夜间经济项目,完善夜间经济业态。丰富夜间经济业态。鼓励重点街区及商场、超市、便利店延长营业时间,积极促进夜间产品多元化,发展“夜间经济区”与特色商圈。鼓励重点街区及商场、超市、便利店延长营业时间,积极促进夜间产品多元化,发展“夜间经济区”。在老城区、历史街区或者居民较少的独立区域,配备夜间设施完备,引入歌剧院、剧院、博物馆、美术馆、商业性画廊、电影院、酒吧、餐馆等业态,形成较为独立的商业生态。在海滨、河流开发水秀、主题光影秀、声光电大型演出等夜游项目,丰富文化、体育、竞技、表演、康养之类的产品,形成夜间经济集群。推动购物中心、大型百货商场延长营业时间,引导企业建设24小时便利店,联动全区夜间经济街区,培育多元化夜间消费模式。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1084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