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辽宁省)数字锦州“十四五”发展规划

  第二节 统筹资源要素基础支撑能力

  进一步规范数据资源目录,强化数据资源整合归集。完善政务信息需求目录,推动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和应用。开展数据清洗和治理,完善基础数据库、主题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充分运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提升全市数据资源应用水平。

  强化政府数据统筹管理机制。持续开展数据资源普查,完善数据资源目录,通过对政府部门应用系统、数据项、字典的梳理,形成“活化的”数据资源目录。按照共享交换平台目录元数据要求,编制生成基础类、主题类和部门类的数据资源目录。健全数据需求管理和属地回流落地机制及时跟踪处理数据需求,实现闭环服务管理。

  提升数据资源分类管理水平。加快建设完善人口、法人、信用、空间地理和电子证照等公共基础数据库,实现各级各部门政务数据、各渠道社会数据汇聚融合。重点建设公共主题数据库体系,以部门为主体,以服务对象基本信息、服务资源基本信息、服行政务结果基本信息为核心,建设公共主题数据库,促进全市各级各部门数据共享。围绕城市管理、宏观经济、市场监管、交通运输、能源管理、生态环境等领域的数据资源,结合应用场景需要建设各类专题数据库。

  提高数据资源综合治理效能。开展数据归集及治理工作,打造“数据仓库”。先期整合政府相关数据,通过各部门“三定方案”、政务服务事项、已建系统应用及物联网设备终端,对各项数据进行归集整合治理。从完整性、准确性、规范性、时效性等维度制定数据质量标准和数据质量检核规则,开展数据质量评估、检查、监测、分析等工作,强化数据使用全过程管理,推进政务数据质量提升。按照各业务部门履职需要,确立权责事项与数据资源关系,界定各级、各部门采集、治理、共享数据资源责任,形成由各数据提供部门负责的数据治理良好格局。

  加强政府数据开放服务能力。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公共数据分级分类开放目录和动态更新机制。完善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提供数据注册、集中发布、便捷检索、数据申请、安全存储、统计分析等功能。聚焦社会民生、城市管理、教育科技、商贸金融等领域,优先开放一批群众迫切需要、社会化再利用能力高、商业增值潜力强的高价值公共数据资源,公共信息资源社会开放率达到20%以上。

  专栏2 数据资源管理专项行动

  建设一体化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依托大数据共享平台,统筹全市各类政务数据资源,加快推进各部门政务类信息系统整合对接,实现多领域、多系统、多版本兼容贯通。完善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和需求目录,开展数据治理,全面提升数据融合、交换、共享、分析等能力,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率达到90%以上,为全市提供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数据应用服务。

  建设数字赋能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要素进行分析利用,根据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个性化需要,对原有数据进行治理加工,挖掘数据价值,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数字化赋能。加强数字赋能基层减负应用,为全市各部门、各基层单位提供统一、便捷的信息查询和统计应用服务,提高部门间工作效率,减轻基层填报表格和信息等工作负担。

  建设知识资源服务平台。构建面向政府、公众、企业的知识库管理系统,融合多领域、多业务知识信息,提供便捷的知识获取、管理以及服务功能,实现细粒度的知识支撑,提升基于通用模型算法的智能化支持能力。

  第三节 提升数字应用基础支撑能力

  依托数字基础和资源要素支撑能力,构建全市共建、共享、共用的数字应用基础,为各部门业务应用提供多样性的统一支撑,最大限度满足业务应用需求,提升业务协同处理能力。深入推进业务应用创新,做活数字锦州建设发展生态。

  统一基础应用支撑系统建设。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为基础,构建全市统一身份认证中心,为各级各类政务服务系统提供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建设公共支付系统,支撑非税收入支付业务线上缴费。建立统一的消息通知系统,为公众提供官方通知渠道,逐步实现各类消息通知的智能管理和自动分发。建设统一电子档案系统,实现各部门政务服务档案电子化归档、存档、调阅,实现“一人一档、一企一档”。

  统一综合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建设可复用的业务中台,为各部门提供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电子印章、信用信息、电子档案等综合应用支撑服务。统筹建设完善物联网平台、视频融合平台、区块链平台、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人工智能平台等共享共用技术支撑平台。

  统一电子印章电子证照应用建设。加快电子印章和电子证照在政务办公、政企办事、公共服务、社区服务、商事领域的全面应用。建设材料共享中心,形成全量材料资源目录和索引,实现各类材料的动态化管理及应用。加强“区块链+政务服务”应用,确保政府内部数据报送安全可信,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重复提交材料、证明等问题,电子证照使用率达到95%以上。实现企业电子营业执照与电子印章同步发放。

  专栏3 应用支撑建设专项行动

  建设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集成时空信息云平台,完善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利用城市数字模型技术,对地上地下全空间数据、物联网实时监测数据、各领域全时空数据资源进行存储、融合和一体化表达。基于统一标准和规范的城市信息模型,打造城市数字孪生综合体,为城市防汛、空间规划、生态环保、应急管理、社会治安等领域应用提供可视化演示和模拟仿真推演等服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db/854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