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4日)

  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工作主基调,严格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深入推进“一平台三机制”,推动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有效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全面激发农民创新创业活力,深入推广实践“村集体+社会经营主体”合作模式,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力争100个以上村(社区)集体经济突破20万元。深化农村厕所革命和“两污”治理,建设农村卫生户厕4550座、公厕38座。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积极创建东山水井、越州潦浒、潇湘沙坝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省级绿美村庄3个、绿美乡镇1个、“美丽家园·移民新村”7个,打造市级“四美家园”1个以上。持续深入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推进沾潦公路提升改造,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30公里,改造危桥4座。扎实开展农村供水保障三年专项行动,完成2件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加快推进三宝水厂等城乡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启动潇湘水厂、茨营法克水厂、智慧水务二期、珠街青龙联合管网延伸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麒麟特色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示范点。

  全面提升治理水平。持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加强城市风貌管理,持续开展城区“两违”建筑、违法用地清理整治。建立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系统,提速推进再生资源综合处理中心项目,推动城区餐厨垃圾规范收运处置全覆盖。巩固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积极探索新时代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模式。持续推进内涝防治、物业管理、划行归市等工作,加快城市公共空间微治理、精提升。持续深入建设“城市大脑”,加快探索智慧城市建设,大力拓展智慧社区、智慧城管、智慧停车等应用。加强农村自治法治德治建设,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弘扬公序良俗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开放包容“强辐射”,在商贸服务业聚集区建设上筑巢引凤、汇商聚人

  坚持以高水平开放驱动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内循环”、促进“双循环”,持续提升核心区辐射力和影响力,全力打造辐射滇东北和黔西南的区域消费中心。

  加快打造区域综合消费中心。提升传统消费能级、加快新型消费发展、优化消费平台载体,突出打造阿诗玛、麒麟花园两大品质商圈,差异化提升龙潭市井、古城新巷等7条特色商业街区,集中连片打造白石江、潇湘江夜间经济带。支持企业导入旅游休闲、文化创意、会展演艺等特色元素,打造集地方美食、个性零售、休闲社区、文创体验于一体的商业文化消费综合体。扎实推进全国第二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统筹开展智慧商圈、智慧商店示范创建,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打造龙潭、鼓楼、官坡、金江等示范点。提速“退二进三”,推进低端专业市场改造升级,盘活老街区、老厂房等特色资源,打造精品民居、民宿等消费业态聚集区,不断拓展服务空间、拓宽消费渠道。

  提速构建现代商贸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两圈两园”城市商业网络体系,推动汇泰新天地投入运营,推进亚龙广场、中集麒麟国际中心等商业综合体建设,支持京东等城市旗舰店健康有序发展,打造中部高品质商贸服务圈。强化“五馆一中心”区域商业配套,举办特色赛事活动,推进体育产业化发展,打造北部文体会展商圈。实体化、专业化、市场化运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引进龙头企业,整合关联企业建设区域电子商务产业园,打造东部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总部聚集,增强城市经济活力,打造南部总部经济产业园。高标准建设东部物流产业园,加快推进区级物流配送中心、农产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推动区、镇、村三级商业网络体系建设,促进农村商贸业繁荣发展。

  着力发展高端文旅康养产业。加快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打造集休闲、旅游、康养、餐饮、电商等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完成潦浒古镇核心区建设,加快国家气候生态标志品牌“避暑旅游目的地”申报工作。深入实施麒麟水乡、东山克依黑2个4A级景区提升改造工程,完成珠街涌泉红色文化特色村打造,实质推动温泉、南部新城、金麟湾、麒麟湖片区开发。积极探索周末休闲、旅居养老、健体康养、文化体验、露营旅游等新型旅游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微旅游”“微度假”等新兴旅游形态,推动文旅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四)凝心聚力“优服务”,在发展环境优化上破除顽瘴痼疾、打造发展洼地

  坚持实体兴区,强化改革驱动,优化麒麟服务,厚植营商沃土,凝聚推进全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强劲动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大开源节流力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债务风险可控。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发展三年行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资产资源配置,积极争取区城乡投、区工投获得AA+主体信用评级。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持续拓宽社会融资筹资渠道。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减少和优化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统筹推进农业农村、教育医疗、生态环境、社会保障等各领域改革,让改革红利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强化要素支撑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创新方式、超常手段破解各类要素瓶颈制约。“一地一策”加快闲置和批而未供土地处置力度,持续推进园区动态收储土地1000亩以上。扎实开展区域环境总量核查,全力服务好重点项目、转型项目和新建项目的环评手续。做好新增用能保障、存量用能优化、落后用能淘汰和节能技术改造的加减法,促进能源高效利用,为优质项目腾出能耗空间。着力稳存量、拓增量,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加强专项债券争取。健全完善项目从谋划储备到竣工投产全链条闭环管理工作机制,优先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落地,确保签约项目早开工、早投产。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774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