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危方能居安,知忧才能克难。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挑战:经济总量小,产业链条短,新兴产业占比低;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进程慢,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离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市场化程度不高,营商环境需要不断优化;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不充分,出口和消费对经济拉动不明显;房地产、金融领域风险交织,生态环保压力增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部分干部进取意识和担当精神不强。问题要正视而不能回避,我们将以大无畏的精神,迎难而上,自强不息,争取新的胜利。
二、2023年重点工作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全力以赴稳经济、促增长,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抢抓国务院支持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大政策机遇,以大改革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用实际行动交出幸福答卷。必须坚持目标导向,瞄准市委三届四次全会确定的“三年大攻坚、八年大突破、十五年大跨越”奋斗目标,接续努力、接续奋斗,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起步即冲刺、实干开新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腾冲篇章。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保山市委市政府和腾冲市委的工作安排,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纵深推进系列三年行动计划,聚力发展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论坛经济和旅游消费经济,全力建设加速崛起的富强新腾冲、建设内联外通的开放新腾冲、建设蓬勃发展的活力新腾冲、建设敢为人先的创新新腾冲、建设健康宜居的美丽新腾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腾冲而团结奋斗。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生产总值增10%左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1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10%左右;进出口总额增2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15%左右;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8%和11%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单位GDP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省下达目标任务范围内。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重、挑战多、要求高,时间不等人、机遇不等人、发展不等人。我们将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高质量抓好10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乡村振兴,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全链条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走现代化、设施化、高品质农业的发展路子,大力提升科技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新改建高标准农田7.8万亩,实施10个土地整治项目。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实施大豆玉米套种、烟后玉米种植、旱稻种植等工程。提升茶叶、烤烟、生猪、肉牛等产业质效,着力延伸产业链、提高价值链。巩固“一县一业”中药材特色县创建成果,抓好林下天麻、重楼种植等项目,建设林下经济示范基地4个、中药材加工厂2个。加快实施中和肉牛屠宰场、低碳循环肉牛全产业链项目。推动雪茄烟示范种植,推进饵丝、果脯、槟榔江水牛、明光小耳猪、雪鸡等特色农产品发展,做优做强农业品牌,力争入选“云南十大名品”2个以上,认证“三品一标”5个以上。
合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扎实推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完成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村庄环境改造提升项目6个,新建自然村卫生公厕33座,推进117件农村“两污”处理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和产业振兴项目,重点实施18个农贸市场、3个生猪屠宰场、精品民居建设。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提升39个乡村振兴示范点、6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品质,完成荷花善治乡村试点建设。大力建设田园综合体,发展庄园经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完善村规民约,持续深化移风易俗,构建共治共建共享社会治理共同体,让农村既稳定有序又充满活力。
全力促进富民增收。盘活利用集体资产资源,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培育集体收入百万元的村(社区)13个以上。健全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确保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覆盖率100%,建设扶贫车间22个。聚焦庭院经济,因地制宜发展小种植、小加工、小商贸、小田园,加大手抄纸、土陶等乡土产品开发力度。大力发展电商直播产业,培养专业人才,搭建农产品流通新平台,力争农产品网络销售额2亿元以上。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3万人次以上,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推进“红色劳务”输出,转移就业27万人次以上。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户、家庭农场8户、专业合作示范社5个、“一村一品”专业村5个以上。实施脱贫人口增收三年行动,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确保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1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