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把准前沿发展方向,谋划化工新材料、无人机等产业新赛道,壮大“3+3+N”产业集群,落实补链强链路径,一个产业一个方案一抓到底,不徘徊、不折腾。大力培育“链主型”企业,深入推进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中小企业做深做精,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0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户。全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加强生产要素保障,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提档升级、创新发展,鼓励组团外出抢订单、拓市场、扩大生产。
三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擦亮农业大市金字招牌。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市。
保障粮食稳产增产。全面推行“田长制”,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防止“非农化”“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25万亩,持续整治撂荒地,确保粮食播面850万亩、产量325万吨,打造更高水平“巴渠粮仓”。加快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确保生猪出栏稳定在410万头。
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围绕“9+3”现代农业体系,重点突破发展生猪、肉牛、苎麻、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力争产值达到500亿元,持续打造“巴山食荟”“巴山青”区域公用品牌。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普及推广一批农业种养、农机装备等现代技术,推动农技人员下沉农村、深耕农业、服务农民。探索开展深丘地区智慧农业试点。持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编制乡镇片区规划,加强基础设施补短板,实施农村供水工程改造提升行动,新改建农村公路800公里,实现重点镇5G、物联网全覆盖。加强乡村治理,持续推进农村污水、垃圾、厕所“三大革命”,倡导文明乡风。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和农业合作社,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
四是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提升城镇经济发展水平。统筹推进地上美丽达州、地下安全达州、云上数字达州建设,构建全域融合发展新格局,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
增强中心城区承载力。坚持以人为中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推动中心城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优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用好“三区三线”[13]成果,高水平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增强城市功能,加快金河大道、环城路三期等项目建设,力争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凤凰山公园一期建成投用。深入实施“微治理、微改造、微更新”、地下管网综合整治,改造老旧小区480个、棚户区1900户。加快拆迁安置,探索城市土地开发建设新路径。完善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政策,落实居住证制度。积极创建省级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力争创成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加快建设东出北上国际陆港枢纽。坚持规划引领、交通先行,提高市域经济内畅外联水平。持续打好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加快建设成达万、西达渝高铁和绕西、镇(巴)广(安)、开(江)梁(平)高速,开工建设大(竹)垫(江)高速,全速建设达(州)渠(县)、达(州)万(源)等8条快速通道,强力推进渠江风洞子航运工程。推动金垭机场高标准高效运营,力争航线达到35条、客运吞吐量达到100万人次。大力发展仓储物流、网络货运,争取达州保税物流中心尽快获批,启动达州铁路集装箱基地、川渝陕快递分拨中心等牵引性项目建设,提升三向班列[14]运营质效,加快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力争挤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名单。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支持县(市)分层分类发展,鼓励探索各具特色的城镇化路子。完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快补齐发展短板、补强薄弱环节,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争创全国百强县和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支持开江融入主城发展,支持万源、宣汉和大竹、渠县特色发展。实施中心镇改革发展“六大提升行动”[15],培育一批省级百强中心镇和市级重点中心镇。
五是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促进“两业”融合发展。大力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着力构建现代服务业新体系,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
加快服务业恢复发展。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做强做优通川复兴都市商旅拓展区、达川杨柳商贸集聚区,争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支持本地骨干商超企业做大做强,推进大市场、大卖场、商业综合体集中规范管理。积极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稳定增加金融投放,落实房地产存量贷款合理展期,优化资金监管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理性复苏,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促进新兴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瞄准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培育和催生一批创意设计、数字体验、信息咨询等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发展。促进各类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创新搭建数字金融平台,加大对制造业、小微企业、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力争存贷比提高3个百分点。强力推进“险资入达”,争取更多金融机构在达落地,全力打造万达开区域金融中心、财务结算中心。深入实施企业上市培育计划,积极发展总部经济。
推动文旅产业突破发展。协同推进“大巴山·大三峡”川渝文化旅游环线建设,谋划打造一批区域精品线路。支持巴山大峡谷创建5A级景区,持续推进八台山等重点景区建设,提升打造一批农旅融合、医养度假和近郊旅游特色景区。推进文旅融合数字化发展,探索建立数字文化产业园区。支持万源、渠县争创天府旅游名县,支持各地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充分依托现有航空条件,积极培育文旅企业,大力吸引外来文旅消费,打造国内重要旅游目的地,确保文旅产业收入增长12%。
六是营造优良环境,坚定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力开展“民营经济提振”行动,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7.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