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加快新兴产业培育。推进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确保云中药业中药材鲜切饮片项目投产。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培育新型商业中心和社区便民商业网点。提档升级住房、汽车、家电、家居等实物消费,提质扩容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加快养老、托幼、家政、物业、金融保险、农村电商等服务业发展。引导商贸企业拓展线上业务、发展连锁经营。建成县级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统筹配送中心、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建设县域经济产业数字供应链平台。支持本地建筑企业发展,建筑业产值增长52%。
(四)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成果
一是优质教育成就孩子梦想。坚持大抓教育、抓优教育,加强集团化办学,用好教育帮扶资源,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校长职级改革,建强校长、教师队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覆盖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造滇西北一流优质高中教育品牌。规范民办教育。办好职业教育,“两后生”90%以上接受职业教育、毕业后90%以上实现稳定就业。持续推进“双减”“双升”工作,巩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成果。实施好城区三幼和县民族中学改扩建等项目。落实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树立多劳多得、优劳优酬鲜明导向,实现在编在岗学前和高中教师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收入持平。
二是坚实保障托举幸福底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200人,培训技术技能人才3400人。推动社会保险精准扩面,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9万人以上,加强社保基金监管。推进低保、特困供养和救助等精细化管理、精准化保障,更加关注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严厉打击恶意欠薪。加快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建设通甸、营盘敬老院,推动老年公寓社会养老。落实“三孩”配套措施。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完成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抓好搬迁安置和后扶工作。
三是一流医疗守护全民健康。抓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认真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就医、防疫需求。巩固医疗机构创等达标成果,加大重点专科建设,强化全科医生培养。加快“三医联动”改革,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首诊能力。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重大疾病和慢性病防治。完成县妇幼保健院搬迁,实施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扩建和2号住院楼建设,建设安定精神病医院。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发展中医药事业。规范社会办医。
四是文化体育浸润千家万户。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持文艺精品创作,做强全媒体传播,讲好“兰坪故事”,传承“革命老区精神”。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开展文化惠民演出。加强文物、非遗保护及活化利用,命名第五批县级非遗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做好“大剧院”开馆运行工作。完成684个自然村应急广播终端建设。加强科学普及。倡导全民阅读。启动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建设县游泳馆,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协调发展。
(五)坚定不移守护美丽家园,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一是加强生态保护。推深做细林长制,夯实各级林长增绿、护绿、管绿责任。加强天然林资源、自然保护地生态管护,加大湿地保护修复,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力,启动全县生物多样保护资源本底调查。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加强林政管理,依法严惩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行为。抓好绿美兰坪“八个创建”,义务植树30万株,营造林3万亩,创建1个省级绿美乡镇、2个省级绿美村庄。持续巩固“保生态、兴产业、防返贫”和“澜沧江花谷”生态建设成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做好绿美园区和绿色矿山创建。
二是狠抓环境治理。严格按照时序完成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任务。压紧压实各级河(湖)长责任,提高水生态综合管护水平,持续推进沘江流域水质改善提升行动,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保持100%。以 “四尘、三气、三烟”防治为重点,提升空气质量管控能力。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抓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强工业固废、建筑垃圾全过程监管。开展土壤污染成因排查,积极争取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土壤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91%以上。重拳整治各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三是推进绿色发展。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严格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监管执法。统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能耗“双控”工作,严格执行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清单管理,开展碳资源普查。引导重点行业实施清洁生产改造,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推动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加快林业生态扶贫PPP项目建设,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利用项目。推广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开展绿色生活创建,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绿色消费、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六)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一是全流程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投资和建设项目审批、商事制度等领域改革,扩大“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容缺承诺审批”范围,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落实审慎包容监管措施,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常态化开展市场主体直接评价营商环境。发挥工商联和商会作用,完善民营企业权益维护机制。坚持市场主体接待日,建立企业问题、政府服务“两张清单”,开展领导干部入企走访活动。健全信用承诺制度。
二是全领域深化改革创新。继续深化国企改革,以“管资本”为主推动县属国企高质量发展。强化财政零基预算和绩效管理,大力培植财源,兜牢“三保”底线。统筹推进供销、殡葬、社保、水利、生态等领域改革。推进质量强县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支持龙头企业创建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设立小浆果、中药材产业专家工作站。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培育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