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荣县十五届人大
二次会议材料之一
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2月8日
在得荣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得荣县人民政府县长 廖大洪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得荣发展史上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极为不易的一年。2022年,我们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全力落实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凝心聚力促发展,众志成城抗疫情,全力以赴保安全,倾心倾力惠民生,圆满的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23亿元,同比增长3.8%,增速居全州第4位;工业增加值完成2.24亿元,增长9.3%,增速居全州第5位;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长20%,增速居全州第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4亿元,增速居全州第7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8%,增速居全州第10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2675元,同比增长4.6%,增速居全州第9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5603元,同比增长6.4%,增速居全州第11位;一般公共预算完成0.7亿元(含留底退税),同比增长14.85%,增速居全州前列。全县社会经济呈高速、高质、高效发展态势。
一年来,我们立足一心护县,疫情防控实现新转段
精准防控常态长效。扛起“入川首站”责任,设置健康服务站16处,优化提升2个入川卡点,组织5600余名医务人员、公安干警、干部群众、志愿者等迎难而上、冲锋在前,累计开展风险排查2885场次、5.5万人次,取消各类聚集性活动268场次,切实管住大小“网格”,实现了“零传播、零输入、零病例”的重大防疫成果。
能力建设加快提升。投入1608万元,完成标准化方舱医院、方舱隔离点改造建设,配齐医疗设备。县城储备隔离点6个、隔离房170间、救治床位200张。投入234.8万元,采购核酸检测设备2台,设置15个检测点,组建100人采样队伍,落实全员核酸筛查42轮,累计免费检测56.97万人次。建立疫苗接种动态清零管理台账,累计接种新冠疫苗6.4万剂。
处置救治快速高效。积极响应“千里大转运”号召,挑选医护人员、优秀干部、志愿者90名,调配13辆车驰援巴塘和白玉,体现得荣担当,树立得荣形象。紧盯“后疫情时代”防疫,设置亚定点医院1个、监护床位53张、负压救护车2辆。组建28人医疗救治队伍,设立发热门诊(诊室)13个,开展救治相关业务培训12场次,覆盖300余人。
一年来,我们立足产业强县,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
特色农牧蓄势发力。坚持产业差异、融合、互补发展,誓在最难农业中创造财富。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3+3+3”产业发展思路,酿酒葡萄、藜麦、中藏药材三大优势产业不断规模化,建成特色农业产业基地3.11万亩,其中川贝母基地建设流转土地522亩、建成大棚156个。酿酒葡萄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创建高分通过省级验收,成功创建藜麦省级科技园区,彭州川贝母饮片厂项目提上日程。树椒、中蜂、藏桔三大传统产业不断标准化。建成树椒加工厂1个,改建中蜂保种繁育基地2个,推广种植树椒2200亩,藏桔864亩。藏香猪、藏香鸡、玛格绵羊三大养殖产业不断集群化,建成特色畜禽养殖基地27个,成功申报玛格绵羊国家级种质资源。全县特色畜禽存栏7.71万头,出栏5.67万头。39个不同规格农特产品成功入驻“圣洁甘孜”天真平台,线上线下、认购订购、展览展销得荣农特产品1400万元。严把“米袋子”“菜篮子”安全底线,建成高标准农田2600亩、蔬菜基地8205亩,耕地撂荒整治128.5亩,粮食总产量达1.33万吨。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97亿元,带动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火”了特色产业,“鼓”了群众腰包。
生态能源乘势而起。坚持以水电抓工业、水电促投资。旭龙水电站项目批准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0.68亿元。奔子栏水电站取得国家统一项目代码。加强去学、古学电站监管,稳定发电量12.04亿千瓦时,实现产值2.52亿元。编制完成得荣县51万千瓦光电总体规划,去学水电站水光互补白松21万千瓦光伏项目破土动工。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78亿元,增长10.8%,增速居全州第5位。
文化旅游破困前行。坚持走绿色崛起、全域旅游之路,以A级景区创建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突破口,成功创建瓦卡情舞花海国家级4A景区。投入5500万元,重点打造“一核一馆两桥三故事”等红色景点景色,编排红色实景剧《牛圈边上的支委会》,首个红军长征文化陈列馆开馆运行,岩体军旗成为新文化地标打卡点,正申报认证世界纪录。举行首届“花开太阳谷·寻找最美桃花”系列活动,白松“万亩桃林”再次入镜大美中国央视镜头。投入5000余万元,实施瓦卡、茨巫藏乡田园景区基础设施等旅游功能服务提升项目,南北呼应旅游格局成效显现。新打造特色鲜明乡村旅游酒店1个,民宿达标户3家,旅游从业人员培训195人次。全年接待游客78.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81亿元。
一年来,我们立足生态立县,治理能力再现新突破
生态质量持续提升。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持发展和保护两条主线,紧盯空气和水两大指标,PM2.5下降率36.4%,PM10下降率15%,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为100%,全县空气质量排名全省第八。“河长制”完成巡河6902场次,清理河道垃圾3.9吨,完成小水电清理整改任务,清退小水电4座。对149个污水排口实行监测,均达到国家Ⅱ类水质以上标准,排名全省前列。